褒姒為什么進宮后終日不見言笑呢?她真是如此的郁郁寡歡嗎?被選入皇宮,被帝王寵愛,是多少年輕姑娘的夢想啊,多少人開心狂笑還來不及呢,可褒姒卻冷眼相對,這其中有什么奧妙呢?如果用現(xiàn)代心理學的觀點來分析,褒姒很有可能是在故意擺譜。在“后宮佳麗三千”的環(huán)境中,每一位妃嬪為了取悅于周幽王,都不惜強顏歡笑,故作媚態(tài)。周幽王也是對眾多的笑臉見怪不怪了,甚至心生厭煩。突然,來了一位冷美人兒,這給周幽王帶來了一種從未有過的新鮮感,強烈地刺激著他那顆面對美女已經(jīng)日漸麻木的心。就這樣,褒姒在“三宮六院七十二妃嬪”中迅速脫穎而出,以其獨特的“冷艷氣質”奪得了“皇宮小姐選美冠軍”。而且為了穩(wěn)坐“擂主寶座”,將“冷漠”進行到底。
但是,褒姒沒有想到,周幽王居然如此的“愛江山更愛美人”,為了看到自己珍貴的一笑,不惜大動干戈,制造“彌天大謊”。最終斷送了江山,失去了美人。那么,九泉之下的褒姒是否也在悔恨當初不該太過火了?擺譜擺到了關系國家安全存亡的烽火臺上,結果一不小心,跌落下去,落得個萬劫不復的下場。
秦始皇,超越三皇,功蓋五帝
在中國五千年的文明歷史中,誰也不敢忽略秦始皇的功績,這位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的人,時至今日給我們的感覺也是極為神圣和威嚴的。只要提到秦始皇,人們首先想到的便是他滅六國、統(tǒng)一天下的英雄氣概,他奪九鼎、書同文、筑長城,在當時天下人看來是何等威風。他為后人作出了太多的貢獻,對中國乃至世界的歷史都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盡管他的大秦王朝短命而亡,但其極具開創(chuàng)性和示范性的地位是其他任何王朝都無法比擬的。當然,秦始皇有如此之多的光環(huán)罩在頭上,擺譜,對于他來說也是不可避免的,因為他確實有太多擺譜的資本和理由。
首先,秦始皇想到的是在自己的稱謂上做文章,他認為,給自己定一個好的稱號,就能和歷代的君主帝王區(qū)別開來,以顯示自己的與眾不同。
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各國諸侯都被稱為“君”或“王”。戰(zhàn)國后期,秦國與齊國曾一度稱“帝”,不過這一稱號在當時并不通行。秦統(tǒng)一六國后,秦王嬴政認為過去的這些稱號都不足以顯示自己的尊崇,所以便發(fā)動文武百官為自己“取名字”。經(jīng)過一番商議,眾多大臣認為,秦王平定天下,其功績超越了上古的三皇五帝,所以,秦王便取了“三皇”中的“皇”字和“五帝”中的“帝”字,自稱“皇帝”,其意為自己的地位至少和三皇五帝是平等的,甚至已經(jīng)超越了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