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到達小鎮(zhèn)中心的時候,格尼拐下了鄉(xiāng)村公路,按照谷歌地圖上的標注上了費爾徹斯小溪路。這條路順著樹木茂密的山坡逶迤前行,走著走著,路邊出現(xiàn)了一堵用板巖砌起的墻,將近四英尺高。
長約四分之一英里的墻壁與道路平行,相距十英尺,中間開滿了淡藍色的紫菀。墻壁中間開了兩個豁口,相距50英尺,是環(huán)形車道的入口和出口。入口處的墻上貼著一個不起眼的銅匾,上面寫著:精神洗禮之家。
格尼把車開了進去。墻內(nèi)的景色美不勝收,礫石鋪就的小路旁應季花朵蓬勃怒放,留給外人的印象是天然美景。但格尼卻明白,這看似不經(jīng)意的景象其實是刻意設計過的,就和梅勒瑞本人一樣。許多低調(diào)的富人都想要表現(xiàn)得表面上不拘小節(jié)、實則細致入微。乍看上去是順其自然、沒有人為的介入,實際上凡是枯萎的花草都被修剪掉了。沿著小路,格尼來到了一棟18世紀中期的大宅邸前,宅子和花園一樣整潔漂亮。
宅子前站著一個長著姜黃色胡子、專橫跋扈的男子,正饒有興趣地打量著格尼。格尼搖下車窗,向他打聽停車場在哪里,那人用濃重的英國口音回答說,順著小路走到頭便是。
格尼按照他的指點往前走,卻走出了精神洗禮之家,到了費爾徹斯小溪路上。他又回到入口,沿著小路來到宅子前,那位高大的英國人依然饒有興趣地打量著他。
“我沿著小路走到頭,結果到了公路上,”格尼說,“是不是我漏聽了您的話?”
“我真是傻到家了!”英國人懊惱地大叫,舉止很不自然,“我以為自己是萬事通,其實我經(jīng)常犯錯!”
格尼暗想自己是不是遇到瘋子了。這時,他忽然注意到視野里又出現(xiàn)了第二個身影,此人站在一大叢杜鵑花的影子里,目不轉(zhuǎn)睛地看著格尼和這個英國人。他皮膚黝黑、身材粗壯,好像在等著參加電視劇《黑道家族》的試鏡似的。
“啊,”英國人說,激動地指著小路的前方,“你要的答案在那里!薩拉會保護你的,找她就對了!”像演戲一樣說完這番話后,他就轉(zhuǎn)身大步走開了。那個長得像漫畫書里匪徒模樣的人跟隨在后面,與英國人保持著一定的距離。
格尼把車開到那名女子的身邊,她那張圓圓胖胖的臉上滿是關切的神情,聲音里也透著善解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