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法國——最浪漫醉人的葡萄酒圣地(9)

世界葡萄酒地圖 作者:(英)休·約翰遜


超出地圖之外的Jasni res產區(qū),主要生產一些優(yōu)良、具挑戰(zhàn)性的不甜型白詩南,以及本地Pineau d’Aunis葡萄所釀造的清淡型紅酒與粉紅酒,卻有令人容易搞混的產區(qū)名Coteaux du Loir。

Cheverny生產多種形態(tài)的葡萄酒,其中表現(xiàn)最佳的可能是香味濃郁的長相思;尖銳多酸的干白酒以Romorantin葡萄釀成, 并以Cour-Cheverny名義銷售。品質不穩(wěn)定一直是困擾著這個極北地區(qū)酒農的問題。盡管全球暖化帶來了顯著影響,但盧瓦爾河區(qū)許多葡萄園每年的成熟度仍有極大差異,以致釀酒品質難以一致。溫和的秋季有效催熟葡萄到幾乎變成葡萄干,但若遇上天氣潮濕的話,酸度將會非常高。因此,這里就發(fā)展出了重要的氣泡酒產業(yè)。

法德交界的“高貴混合”

阿爾薩斯Alsace

阿爾薩斯葡萄酒反映出一個邊境省份的矛盾情況。法國和德國之間有兩個明顯的實體分界:萊茵河和西邊平行了25千米的孚日(Vosges)山脈。萊茵河是歷史上長久以來的政治邊界,不過山脈往往才是氣候、民情甚至語言上的最大界線。除了軍事占領時期之外,阿爾薩斯區(qū)從來不曾隸屬過德國。雖然語言和市場未必完全是法國風情的,但這里卻是全然的法國靈魂。阿爾薩斯用法國的方法釀造日耳曼風味的葡萄酒。葡萄酒的風格變化取決于氣候、土壤以及葡萄品種,這些都可與德國的葡萄酒產區(qū)相提并論,事實上德國的巴登(Baden)產區(qū)就在過了萊茵河的那一頭。

傳統(tǒng)上,阿爾薩斯人釀酒追求的是極不甜、堅實、強勁的酒款,將漫長干燥夏日所累積的每一分糖都發(fā)酵轉化成酒精,甚至還在發(fā)酵過程中加糖(chaptalizing)以釀造更強勁的葡萄酒;這與傳統(tǒng)德式殘留一點天然糖分的輕盈形態(tài)形成對比。不過,近來這個刻板印象似乎有對調的趨勢,阿爾薩斯葡萄酒的殘余含糖量提高了,而德國葡萄酒則變得更不甜且強勁。萊茵河兩岸最好的釀酒者都認為這是降低產量讓每串葡萄得以更濃縮的結果,并以此自豪。

不過,消費者開始抱怨阿爾薩斯葡萄酒愈來愈難搭配食物,而且認為酒標透露的線索太少,以致無法判斷一瓶酒到底喝起來會有多甜

對法國而言,阿爾薩斯的酒標最不尋常的地方在于品種名稱的標示。賦予阿爾薩斯葡萄酒優(yōu)質特色的品種是萊茵河的雷司令(這也是德國最好的品種),其他還有西萬尼(Sylvaner)、麝香葡萄、白比諾(Pinots Blanc)、灰比諾、黑比諾以及有著特殊香味的瓊瑤漿等葡萄品種,而瓊瑤漿葡萄則是該區(qū)的最佳代言人。你無法想象一支如此純凈而不甜的酒, 果香竟然會那么濃郁。W rze的德文意思是香辛料,不過用玫瑰花瓣、葡萄柚,或時而出現(xiàn)的荔枝香等形容可能會更貼切些。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