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紳士的運動(1)

紳士生活 作者:(英)愛德華·伯曼


愛好運動是紳士精神氣質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們希望紳士們個個都是運動高手。維多利亞時代的人通過各項運動,將早已有之的紳士概念,轉化為一種男性魅力。事實上,主要是通過那些運動和紳士、議員、明星的表現(xiàn),十九世紀的英國才得以名揚天下。他們不僅制定了諸如高爾夫、賽馬、拳擊等個人運動的比賽規(guī)則,而且向外輸出了諸如足球、橄欖球、板球等今天已經風靡世界的團體賽事。

愛好運動是紳士精神氣質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們希望紳士們個個都是運動高手。從實際情況看,也的確如此。

維多利亞時代的人通過各項運動,將早已有之的紳士概念,轉化為一種男性魅力。事實上,主要是通過那些運動和紳士、議員、明星的表現(xiàn),十九世紀的英國才得以名揚天下。他們不僅制定了諸如高爾夫、賽馬、拳擊等個人運動的比賽規(guī)則,而且向外輸出了諸如足球、橄欖球、板球等今天已經風靡世界的團體賽事。在這些運動項目推廣和發(fā)展的背后,潛藏著這樣一個觀念:團體運動項目能夠激勵人們恪守已經建立起來的規(guī)則,把孩子培養(yǎng)成有責任感的社會成員。但是,現(xiàn)代評論家有時候會對在社交圈子形成的過程中學校所起的作用橫加指摘。一些人認為,孩子要是知道自己將來會成為社會領袖的話,會產生“領袖崇拜”,因而表現(xiàn)得狂妄自大且心胸狹隘。不可否認,一個極其普遍的傾向就是,把生活甚至戰(zhàn)爭看做一種游戲。這種錯覺一直延續(xù)到愛德華七世時代結束之后。1914年3月號的《賽馬與獵犬》雜志的一篇文章曾經寫道:

就個體而言,英國人之所以比一些野蠻人優(yōu)越,是因為英國人與生俱來的對各種各樣運動的熱愛。的確,打獵是培養(yǎng)人自信、敏捷和冷靜的絕佳途徑。

然而,他們的某些觀念可能已經被誤導。在今天這個商業(yè)化的世界里,開球的時間和比賽的規(guī)則都被電視臺所左右,在比賽的過程中更是不惜代價贏得勝利。如足球運動員可以憑借引導對方犯規(guī)而使對方被罰點球的技巧讓隊友們歡欣鼓舞,哪怕是運用戲劇化的假摔動作。在他們看來,維多利亞時代后期、愛德華七世時代早期英國中產階層的運動員精神顯得無比天真浪漫。

維多利亞時代的精神氣質,或許可以在一個名叫哥林多隊的業(yè)余足球隊中找到。在運動專業(yè)主義傾向不斷加強的年代,他們尋求并堅持著運動的業(yè)余價值。他們認為,為金錢而比賽會給輸贏帶來新的負擔,他們抵制任何可能對比賽結果產生影響的規(guī)則變化。例如,他們反對罰點球,因為他們堅持認為沒有哪位紳士會去故意犯規(guī)。這種觀念的一個直接的邏輯結論就是:他們拒絕通過罰球得分,也不愿意去改變一個對他們不利的判罰。這種態(tài)度自然有些不合時宜,最終導致了他們在比賽中屢戰(zhàn)屢敗,運動隊本身也可能因此不復存在。比如,1996年,漢普郡伍德曼科特村板球隊就因為“過于專業(yè)”,而被逐出了國家錦標賽。

哥林多隊也拒絕參加任何頒發(fā)獎杯的比賽,他們認為,頒獎違背了重在參與的體育精神(皮埃爾?德?顧拜旦男爵倡導的著名的奧林匹克精神,就認為“最根本的一點不是征服,而是奮斗不息”)。他們不僅禁止對裁判的判罰說三道四,其中一些人甚至認為,在紳士們參與的比賽當中,裁判的存在毫無必要。有一次,他們甚至公開發(fā)表文章,建議一名同裁判發(fā)生了激烈爭執(zhí)的曲棍球運動員從俱樂部辭職。在他們看來,唯其如此,這位運動員才可能贏得尊敬。

雖然幾乎沒有什么人會像哥林多隊這樣,在這種歸謬法中走得如此之遠,但是在有關網球和板球等體育運動的新聞評論中,對這種態(tài)度的懷戀仍然屢見不鮮。因此,從十九世紀中期開始直到現(xiàn)在,“這不是板球”這句話的一個含義是“不公正”,或者“沒有運動家風范”。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