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漢代,平民告藩王是驚天動地的大案。旁觀者都不看好,江充則信心十足。
果然,長安的官府聽說有人告趙王,沒有阻攔,直接報告了漢武帝。漢武帝希望聽到官吏匯報之外的有關趙王的內(nèi)容,對趙王這個哥哥戒心滿滿,先入為主地接受了江充的控訴。他耐心地看完江充的長長訴狀。江充的文章寫得很好,把案子說得很清楚,塑造了一個罪惡滔滔的太子丹的形象。漢武帝閱完大怒,下令包圍趙王宮,收捕趙太子丹,嚴厲處治。太子丹很快被判死罪。劉彭祖為了救兒子,上書稱:“江充是個在逃小吏,以奸詐欺罔,激怒圣上,志在報復私怨,雖烹之醢之,計猶不悔。臣愿挑選趙國勇士,從軍征伐匈奴,極盡死力,以贖太子丹罪?!壁w王服軟了,交出了軍隊,漢武帝的目的達到了。太子丹被免了死罪,廢黜太子位。
案子結束后,漢武帝對訴狀的大膽、得體和通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看原告是一介平民江充,好奇地下令召見。江充不是官,不需要穿統(tǒng)一的官服,理論上愛穿什么就能穿什么。接見的那一天,江充別出心裁地穿著紗袍,圍著裙裾,戴著插有羽毛的步搖冠,加之身材魁梧,相貌堂堂,漢武帝一見就稱奇,對左右說:“燕、趙固多奇士。”談話中,漢武帝發(fā)現(xiàn)這個出身卑微的年輕人頭腦清晰、回答干脆,很欣賞。漢武帝問江充如何應對強悍的匈奴人。江充回答說:“因變制宜,以敵為師,事不可豫圖?!蓖饨诲e綜復雜,難以預測,最管用也最核心的原則就是見機行事、因變制宜了。江充對匈奴問題沒有專門研究,但有這樣的見識完全是頭腦清醒的體現(xiàn)。見漢武帝對匈奴問題頭疼不已,江充自愿要求出使匈奴。漢武帝正愁找不到合適的使者(匈奴人常常無故扣押漢朝使節(jié),朝野大臣視之為畏途),見江充主動請纓,大為激動,當場應允。江充頃刻躍升為帝國使節(jié),初步實現(xiàn)了當官的夙愿。更重要的是,漢武帝把江充的名字列在了忠臣干吏的名單里。
如果說狀告趙王是一次豪賭,江充取得了徹底的、巨大的勝利。
機遇只青睞有準備的人。江充的迅速竄紅,證明他對當時的政治形勢和漢武帝的心理狀態(tài)有充分的了解和把握。西漢王朝在漢武帝時期已走上了正軌,各項制度和大臣們都循規(guī)蹈矩,在雄心壯志、作為不斷的漢武帝看來,不滿的就是整個朝廷渾渾噩噩、僵化不前。江充言行符合劉徹期望中的大臣形象,帶來了一股清風。他這樣的異類分子最容易出位了。
巨大的成功讓江充感悟出了兩點經(jīng)驗:第一就是底層百姓要想在官場上飛黃騰達就必須效忠皇帝?!靶е一噬稀辈皇且痪淇谔?,而是切切實實的自保和發(fā)達之道,要想皇上之所想,急皇上之所急。第二,單單和皇帝保持一致是不夠的,還要發(fā)揮能力為皇帝辦事。不能解決實際問題的忠誠71 下屬只能是上司的應聲蟲,反而會拖累了上司。江充不想做那種人,決心繼續(xù)揣摩漢武帝的心思,辦事,辦好事。
江充就把出使匈奴的差使做得很好,歸來后向漢武帝提供了許多匈奴的情況。漢武帝很滿意,破格提拔江充為“直指繡衣使者”。直指繡衣使者也叫作繡衣直指御史,是西漢侍御史的一種。之所以得名是因為使者出使時持節(jié)仗,穿繡衣,以示特別和尊寵,表示這是皇帝派出的專使。繡衣使者的官位很小,又不是常設官員,看起來權小位低,但因為是漢武帝為辦理專案特設的,直接向皇帝負責,很能震懾大小官員。而漢武帝交與江充的具體任務就是督察貴戚近臣們奢侈逾制的事。
江充的這個使者做得怎么樣呢?后世的評價者批評江充只會“賣直邀寵”,大致是說他這個人立功心切,做事不講情面,專找顯貴大官的麻煩。他把主要精力用來糾劾馳道犯禁的貴族。馳道是按照“道廣五十步,三丈而樹。厚筑其外,隱以金椎,樹以青松”修建的高等級公路,專供皇帝馳行,臣民不得使用。皇帝一個人用,馳道的利用率就很低,浪費了那么好的硬件,日常交通,貴戚大臣往往犯禁占用馳道。官府乃至歷朝皇帝也睜只眼閉只眼,不聞不問。江充卻奏請漢武帝,今后若有在馳道上犯禁的,便要將車馬沒收,把人送往征伐匈奴的軍隊去。漢武帝覺得這是維護帝王尊嚴的大好事,批準了。江充便在馳道上布下了一張黑網(wǎng),大肆捕捉駕車駛入馳道的車馬,逮捕了大批貴戚及其子弟,其中包括漢武帝的姑母、陳皇后的母親館陶長公主和漢武帝長子劉據(jù)。江充將許多貴戚子弟押送到由皇帝直轄的北軍服役,列入出擊匈奴立功贖罪的黑名單。于是“貴戚子弟惶恐,皆見上叩頭求哀,愿得入錢贖罪?!睗h武帝同意貴戚人家以錢贖罪,一下子收入了數(shù)千萬的財富。當時官軍正在為軍費發(fā)愁,江充既維護了皇帝的尊嚴又解決了軍費難題。江充還嚴令門衛(wèi)禁止達官顯貴自由出入宮殿。漢武帝更喜歡江充了,認定他忠誠正直,奉法不阿,決心重用,再?破格提拔他為水衡都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