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葛建偉:從夢境謀殺中逃逸(3)

伊斯坦布爾的幸福 作者:(土)李凡納利


瑪麗和伊凡在這場驚心動魄的歷程中都逃逸成功了,但是西瑪爾卻留了下來?,旣?、伊凡、西瑪爾能不能看做是作家的三個不同時期的靈魂呢?他從愚昧中覺醒,踏進(jìn)名利場,接著又讓心底的良知復(fù)蘇,然后將象征暴力的西瑪爾拋棄,瑪麗逃逸成功、伊凡逃逸成功,唯獨(dú)西瑪爾被放棄,連那位隱者都不肯收留可憐的西瑪爾,西瑪爾會怎樣呢?沒有人知道。

作家或許在心底不愿面對西瑪爾所代表的暴力,他又深感無能為力,唯有放棄。當(dāng)然作家在小說中曾經(jīng)試圖拯救西瑪爾,像薩拉哈丁、像途中的賽荷和那位勇敢的老者,都在扮演著啟蒙的角色,但是只有瑪麗在逐漸醒悟,西瑪爾雖然矛盾卻不肯放棄,連作家都對西瑪爾感到顫抖了。所以他最后讓瑪麗和伊凡拋棄了。

正是這樣的拋棄讓人們感受到了絕望,或許這也是作家內(nèi)心的絕望,他沒有把握、不愿面對的同時也象征了人類世界的不可調(diào)和,這是一種象征,象征著沖突仍將繼續(xù),難以結(jié)束,那個最頑固的核心將被無情的拋棄,雖然他有可能醒悟,但沒人會愿意幫助他。

所以逃逸歸根結(jié)底還是失敗了。

三、 土耳其畫卷

作家在整部小說中以其優(yōu)美沉重的筆觸為讀者勾勒了一副憂傷蒼涼的土耳其全景畫卷,涉及了土耳其的民俗、人文、地理、歷史以及社會的方方面面。他悲憫的發(fā)現(xiàn)那些關(guān)于國土的論爭導(dǎo)致了可怕的戰(zhàn)爭,本來普通百姓和睦相處、雞犬相聞的和平景象被那些政治狂人們利用,于是兒時玩伴的西瑪爾和他的庫爾德朋友成了死敵,以愛國理論對青年人進(jìn)行洗腦無所不在。

當(dāng)然,罪惡不止這些,伊斯坦布爾無休止的擴(kuò)張,讓城市成為怪獸,定期的粗暴拆遷貧民區(qū)的行為。還有人們彼此之間的鄙夷,對不同政見的年輕人的殘酷,對于生命的冷漠與無視,還有那些女大學(xué)生們包頭巾的示威行為讓作家深感無奈,她們是受了怎樣的蠱惑呀。這些場景讓人們覺得那么熟悉。

作家沒有放棄希望,他同樣描寫了真正的宗教是使人平和善良的,薩拉哈丁和那位長老是宗教的真正使者,他們反對暴力,西瑪爾在聆聽教誨后亦有了一定的轉(zhuǎn)變,本來心底善良的他

潛意識里更加不肯殺害瑪麗了。

廣闊的土耳其對于東西方來說都帶有迷幻的色彩,有點(diǎn)像拉丁美洲,也有點(diǎn)像東亞,他們都是孤獨(dú)的國家,一方面充斥西方文化的沖擊,另一方面又有著試圖保留自己文化的本能,可惜就像邯鄲學(xué)步一樣,既沒有學(xué)會西方的文明,又失去了自己獨(dú)特的體系,以至于罪惡與沖突盛行,作家為讀者們描繪的土耳其畫卷未嘗不是所有發(fā)展中國家正在經(jīng)歷的呢?

結(jié)語

就像西瑪爾最后被拋棄一樣,這些國家的暴行實施者可能會良心發(fā)現(xiàn),可能會醒悟,但是終究沒有人愿意真正的幫助他,對于他們的恐懼讓所有的人都拋棄了他們,于是沖突仍將繼續(xù),得不到拯救的暴徒們依舊會是暴徒,逃逸成功的教授與女孩實際上陷入了另外的孤獨(dú),他們?yōu)楹尾辉笌鳜敔栆黄鸪鎏幽??因為他們從心底鄙視西瑪爾,可是沒有西瑪爾殘存的善良,他們又怎么能有鄙視的資格呢?

小說暗指人類世界難以和諧,人們之間相互隔閡,即使那些醒悟的人都不愿幫助別人,這將注定人與人之間的彼此孤立無助,就像地中海隔海相望的兩個國家――希臘、土耳其一樣彼此孤立一樣。

所有的第三世界國家和人群都在面臨著這樣的孤獨(dú),這種刻骨銘心的孤獨(dú)就像成就《百年孤獨(dú)》一樣成就了《伊斯坦布爾的幸?!贰?/p>

可惜,幸福是一種諷刺。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