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早期歲月(2)

外交與建筑 作者:(美)簡·洛菲勒


外交和領事業(yè)務直到1924年還是分開的。外交官們關注代表事務,領事們則負責處理護照、簽證以及相關的商務問題。領事點設立在美國人參與商務活動或商機已經成熟的地方。1840年已經有了145個領事點,20個外交駐地。1860年,領事點數量上升到了279個,外交駐地數量亦上升到33個。領事通常都是商人,熱衷于自己的商業(yè)利益,在允許的范圍內積攢財富。一旦資金充足,他們就可以在海外享受舒適生活。美國作家納撒尼爾·霍桑于1853—1857年在利物浦任領事,在這四年多的時間里積攢了足夠他日后在意大利度假兩年的財富。④

1893年,參議院核準了格魯夫·克里夫蘭總統(tǒng)對托馬斯·拜亞爾就任駐英大使的提名,拜亞爾成為首位擁有大使頭銜的美國外交官。拜亞爾是克里夫蘭首個總統(tǒng)任期內的國務卿,但克里夫蘭不想再委任他相同的職務。經過協商,克里夫蘭委任拜亞爾為首位駐外大使。盡管大使本人仍要或買或租自己的住所和辦公地,但倫敦卻因此成為了美國首個大使館所在地。同年的晚些時候,美國在巴黎、柏林、羅馬建立了使館。

貿易的擴展和保護美國基督教傳教士的雙重需要促使美國政府開始為駐外使節(jié)在遠東地區(qū)購買和租用官邸。到1895年,美國政府已經在東京和廈門擁有房產,但都不能長久適應外交機構的需要。接下來的1896年,美國又獲贈兩處房產:一處在大溪地(社會群島女王所贈),一處在曼谷(泰國國王所贈)。同年,克里夫蘭總統(tǒng)呼吁在海外重要國家的首都購買官邸,他說:

一個國家外交代表所發(fā)揮的作用毫無疑問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他住所的環(huán)境條件,像我們這樣的國家,在避免不必要的奢華炫耀的同時,應該確保不因外交機構的簡陋寒酸而有損與其他國家的關系。

克里夫蘭分別在1895年12月2日和1896年12月7日兩次向國會傳達了考慮為使節(jié)提供官邸的信息,但國會并無意接受總統(tǒng)的呼吁。

鑒于幾乎所有美國外交代表都要自己購買或租用房產,外交工作僅是擁有獨立收入人群的選擇。生活舒適富足并不是問題,在許多領事點,如何擺脫骯臟的生活環(huán)境才是真正的難題。當時這種制度無益于才能施展,而且與民主根本不相適應。1906年,眾議長尼古拉斯·朗沃思抨擊這種制度是“純粹以金錢為核心的貴族統(tǒng)治”。 朗沃思要對這一問題采取行動,不僅因為他是眾議長,而且還是時任美國總統(tǒng)西奧多·羅斯福的女婿。

1900年以后,隨著職業(yè)化趨勢席卷全美,國務卿伊萊休·魯特將外交和領事業(yè)務重組為一個系統(tǒng),人員均要求入職考試,并根據才能獲得升職的機會,最高職位除外。國務院亦首次創(chuàng)設地理區(qū)劃:拉美、遠東、近東和西歐,以反映與美國最大利益和關切的地區(qū)。在羅斯福擔任總統(tǒng)期間,美國商人在委內瑞拉鉆探石油,在墨西哥開采銅礦和銀礦,在遠東尋辟新市場。政府授權建造溝通兩大洋的巴拿馬運河,羅斯福將俄日兩國外交代表共同召集到新罕布什爾州的樸次茅斯,簽署了俄日停戰(zhàn)協議。美國感受到了不斷膨脹的自信,這種情緒反映在1893年建于密歇根湖岸的世博會館。古典式白色大理石建筑以其壯觀的藝術效果給許多人留下了長久的回憶,它是對其后多年美國商業(yè)和政府期望的完美表達。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