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仲景之神思
我們前面說了,黃元御的學問是從張仲景這里起步的,他學習張仲景的思想那可是費了勁了,若干年,一頭扎進去,迷住了。
要說這張仲景的學問確實迷人(請原諒我用這樣的詞兒),把我們的黃元御給弄得神魂顛倒的,為什么呢?黃元御自己說的,自個兒以前看諸子百家的書,那都是當成了課外讀物看的,眼睛一掃,就知道那些書里面在說什么,用他自個兒的話說那是“過目而冰銷,入耳而瓦解”??删褪强催@位張仲景的書,感覺那是太難了,感覺那理論深度簡直是沒有個邊(譬猶河漢無極)。
我估計在那些時候,黃元御一定特憔悴,吃嘛嘛不香的,簡直丟了魂似的,腦袋里就一個念頭:仲景的書怎么如此深奧啊!
這種飽受折磨的痕跡可以從黃元御同志的言語中表現(xiàn)出來,他還曾經(jīng)在私下里表達過,他說這“《南華》之奇,《太玄》之奧”,可以說是夠奇幻微妙難以理解的了,可跟張仲景的這些書那簡直是沒法兒比?。ㄈ缓沃寥绱酥]結(jié)不解也)!
結(jié)果,黃元御從公元1737年開始看《傷寒論》,一直極其投入地研究,又在臨床中進行體會,最終在公元1748年,完成了這本《傷寒懸解》。
完成這本書的過程是這樣的。
當時,正好有個機會,黃元御出門辦事,來到了陽邱,正好有個姓劉的朋友,家里有個沒有人住的荒齋,黃元御一看很高興,說:這正好,我正愁沒有個清靜的地方寫東西呢,要么你這房子借我住幾天得了。
這位老劉一聽,好啊,這房子沒人住,你就隨便用吧。
這個房子所處的位置這個好啊,黃元御站在房子的前面,向北邊望去,是一條大河,河水在秋天的天空下顯得深藍,冷峻異常;向南邊望去,遠遠的那是一片崇山峻嶺,在霧色中泛著青色;房子的附近,樹林成蔭,秋天的樹葉斑駁陸離,五顏六色,充滿著成熟的色調(diào),不遠處的山坡上滿是野菊花,一片璀璨(北枕長河,南踞崇山,修樹迷空,雜花布地)。這種環(huán)境擱現(xiàn)在相當于郊外的別墅啊,黃元御呼吸著沒有污染的空氣,感覺到心胸豁然開朗,心里突然涌現(xiàn)出了創(chuàng)作的欲望。
那年頭人們的生活都很簡單,也沒有什么行李,一個人收拾收拾就搬進來了。
在這里,黃元御把院子的柴門一關(guān),開始集中精神。我從黃元御在序中的文字里可以看出,黃元御每當這個時候,就會讓自己的心徹底地安靜下來,進入一定的境界中,他自己說這個時候的狀態(tài)是“靈臺夜辟,玄鑰晨開,遂使舊疑霧除,宿障云消,蚌開珠露,沙落金呈,十載幽思,三月而就”,也就是說,僅僅三個月,黃元御就把這本書給整理出來了。
其實,我在看黃元御的這些文字的時候,同時也在想象著黃元御的生活,估計他在這里,什么好的東西是吃不到了。在當時的農(nóng)村,能有糧食就不錯了,寫了三個月,每天大概也就只有青菜下飯而已。
我總在想這樣的問題,過去這些讀書人,連自己吃什么都沒有解決好,為什么總是要關(guān)起門來寫書呢?
他們就不想想搞點什么盈利的東西?多搞點錢?魚翅燕窩搞不到,豬肉總得多吃點吧?為什么會不顧一切地寫書呢?去悟那些難懂的東西呢?
黃元御自己說,在屋子里狂寫了三個月以后,自己的兩鬢都突然變白了,可見精神損耗得嚴重。他圖的是什么呢?
黃元御自己說:他太喜愛仲景的書了,可是,仲景寫書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多少年了,千載之下,竟沒有人能夠徹底理解仲景書的玄妙,這是多么的遺憾啊,這會淹沒了仲景先師那顆仁慈的救人之心??!所以,我黃元御即使是耗盡精神,也要把這件事情完成。
在這一年,黃元御已經(jīng)四十四歲了。
一個四十四歲的人,身有殘疾,卻不想怎么盡力去討生活,反而在這里耗盡精力給后世之人寫書,我實在是無話可說。
在《傷寒懸解》的序言里,我找到了黃元御描述自己心情的文字,他說:清苦就清苦吧,昔日文信侯如果不遷,那么也就沒有機會作《呂覽》,如果西伯侯不被囚禁,也寫不出《周易》啊。貧苦對我來說,是激勵我寫書的動力啊。我已經(jīng)四十四歲了,歲月不會等著我,時節(jié)就像流水一樣消逝,我要趁著身體還好,趕快寫啊,等到精力衰乏,就來不及了。
古人在清貧的環(huán)境里,爭分奪秒、殫精竭慮地為我們寫下了經(jīng)驗之書,如果我們學習中醫(yī)的人連看都不看,那就太對不起古人了!
我們現(xiàn)在的條件好了,要肯德基有肯德基,要吃什么有什么,您還不好好地看看書?人家古人那可是在郊外的荒齋里,自己忍饑挨餓給你留下了寶貴的書籍,您還不好好看看?
總聽到有人說,這個鼻炎中醫(yī)效果怎么不好啊?那個什么病我開中藥也不行啊,其實這些古人在書里都寫了,都是人家治療成功后的經(jīng)驗,您都看了嗎?甭說沒時間,再沒有時間,救人?本事也要長啊。
寫完,《傷寒懸解》后,黃元御心里想,既然已經(jīng)步入了仲景的門墻,那干脆,我就順勢把《金匱要略》也給注釋一遍得了。
于是,他再次靜下心來,“精騖八極,心游萬仞”,開始寫《金匱懸解》,在這一年的八月份,最終寫成了這本書。
在第二年的二月份,黃元御又寫下了一本非常重要的著作《四圣心源》。
在這本書里,黃元御更加詳細地闡述了他的“中土回環(huán)”理論,他把各種疾病的治療方法,也在這本書里做了詳細的說明。
前面我舉例子說的那個自己治療鼻炎的網(wǎng)友,就是從這本書里抄的方子。
提到這本書,我要給各位講一個同學的故事。
我們在讀博士的時候,有一批特別要好的同學,都是致力于發(fā)展中醫(yī)的人,在食堂一碰到一起,談?wù)摰脑掝}就是最近有沒有什么心得,一放假,就到各處拜訪老前輩,求取經(jīng)驗。
有個山東的同學,回到老家,聽說在某個地方有個老中醫(yī),治療婦科病十分拿手,療效很好,患者如云,于是就動身前去拜訪。
到了那個村子,等到空閑的時候,就向老中醫(yī)請教:“您療效這么好,都是讀什么書學來的啊?”
我這位同學以為他會說出一大堆的書名。
可這位老中醫(yī)特謙虛,說:“嗨,我們這個小地方,能買著什么書啊?我這就有一本叫《四圣心源》的書,我一輩子就翻來覆去地看它來的?!?/p>
您瞧見了嗎?這位農(nóng)村老中醫(yī),人家就是把黃元御的心法給琢磨透了,結(jié)果療效才那么好,可見這本書的價值。
就在寫完《四圣心源》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1750年,黃元御來到了北京,在這里,他的醫(yī)術(shù)把乾隆皇帝給嚇了一跳。
看到了皇上的模樣
清朝的皇上對自個兒的身體那叫一個在意,其實宮里他有很多御醫(yī),御醫(yī)那也都是千挑萬選出來的。清朝的規(guī)矩是,在考科舉的各省生員中,選了解醫(yī)書,通曉京語者(那年頭就注意普通話了),可通過面試,錄用為肄業(yè)生,三年期滿,禮部考試,通過者為醫(yī)士。每季度都有考試,三年一大考,都由禮部主持。
每逢寅申年,更要大考,除御醫(yī)外全部人員參加,考試過程和今天高考相似。
考試規(guī)章嚴格,考試當天,在黎明時所有考生集合,然后入座,考題按照正大光明四個字來分類,卷紙交到考生手里,考生就是一通狂寫,一直考到日落交卷,這里面當然還有很多的要求,比如涂抹的字不許超過一百個等。
考到了一等,這肄業(yè)生才有機會做恩糧生,然后再考,一級級地往上升。還要被派出去看病,各地有瘟疫等時候,經(jīng)常的出差。
您看看,這當個御醫(yī)容易嗎?
但就是這樣,皇帝們對御醫(yī)還是很不滿意,估計皇帝們的想法兒是:今兒個得病,明兒個就好那才過癮呢,所以一旦御醫(yī)治療慢了,就免不了是要挨訓的。
比如說在康熙四十五年,康熙派御醫(yī)治療正黃旗護軍參領(lǐng)莫爾洪之痢疾,由于這位痢疾太重了,治療得慢了點兒,康熙就在奏折里批示道:“爾等皆因醫(yī)學粗淺之故,所以往往不能救人?!?/p>
瞧瞧,人家康熙說話一點都沒客氣,說手下的御醫(yī)醫(yī)學粗淺,顯然很是不爽。
同年,康熙還派太醫(yī)院院使和御醫(yī)治療正黃旗內(nèi)大臣頗爾盆病,這位是痔漏復發(fā),已經(jīng)潰爛得竄至左右臀,內(nèi)通大腸,這病情可夠嚴重的,估計此時御醫(yī)治療得沒有多大效果,康熙感覺很是惱火,在奏折里批示:“庸醫(yī)誤人,往往如此。”
瞧瞧,直接管御醫(yī)叫庸醫(yī)了。
在奏折里尚有“用心治”、“快快地治”等語,可見對御醫(yī)很是不耐煩。
又有一次,康熙派御醫(yī)去給正黃旗侍衛(wèi)布勒蘇診病,這位侍衛(wèi)當時是胡言亂語,說有人要來拿刀槍殺他,說有人要謀害他,御醫(yī)診斷為“狂病”,就是說瘋了??滴鯇Υ撕懿粷M意,朱批道:“此劣等大夫們知道什么?”在康熙的心目里,我們滿人怎么能瘋呢?你們這幫漢人大夫?qū)嵲谑橇拥却蠓颍尤徽f我的手下瘋了?我看是你們瘋了!
到了乾隆朝也沒好到哪兒去,乾隆二十年,乾隆派太醫(yī)院院使治療侍衛(wèi)大臣傷寒發(fā)疹,結(jié)果病勢嚴重,乾隆在手下呈遞的奏折中批示:“交給他們一個病就治壞了,你提防著點,派人去守著看,欽此?!?/p>
您看看,這對御醫(yī)是已經(jīng)很不放心了,還要派人去盯著,跟看著賊似的。
可見,能讓皇上看上眼的醫(yī)生還真不多。
對宮里的御醫(yī),皇帝們不滿意,于是他們就把目光投向九州大地,他們心里也琢磨,這天下都是我的啊,怎么精通醫(yī)術(shù)的人不能都來到我的身邊呢?
于是,皇帝就命令太醫(yī)院也接受各地方官員推薦的當?shù)孛t(yī)。由京外大臣保奏準其帶子弟一人進京,這種讓地方官員保奏名醫(yī)的詔書,各位皇帝都下過,說明他們?yōu)樽陨砜紤]得很仔細,還經(jīng)常叮囑要好言撫慰,不要威逼等,態(tài)度特溫柔,進京路費全部由官家支付。入京后由禮部考試。著名醫(yī)學家徐靈胎就曾經(jīng)被推舉入京,光緒皇帝后期治病的幾乎都是推舉入京的人員。
我給大家舉個例子吧,讓我們來看看雍正皇帝的諭示:“倘遇緣訪得時,必委曲開道,令其樂從方好。不可迫之以勢,厚贈以安其家。一面奏聞,一面著人扶持送至京城,朕有用處,竭力代朕訪求之,不必存疑難之懷,便薦送非人,朕亦不怪也。朕?有試用之道。”此朱諭雍正皇帝親筆工工整整地連寫八道,您一看就知道了,這可絕對不是一般的重視,連語氣都那么的體貼。
但是您以為皇帝傻嗎?他這么溫柔完全是為了自己的健康。那么,他們說的盡管讓各地官員推薦,他們自有測試的辦法,到底是什么辦法呢?
原來,辦法之一就是派招來的醫(yī)生到大臣那里去看病,就跟我們以前講過的徐靈胎似的,這讓大臣也感激涕零,以為皇上真的這么照顧我,其實皇帝有自己的小心眼。
皇上當然還有另外的方法,比如我們的黃元御就遇到了。
在黃元御寫完了書以后,不知道是哪位當官的多事兒,就把黃元御給推薦了,可見當時黃元御在山東已經(jīng)很有名氣了。
當時大家也沒有把進宮給皇上看病當成壞事兒,所以黃元御就來到了北京。
估計一開始黃元御也不知道是要給乾隆看病,所以當乾隆召見的時候,黃元御也吃了一驚。
這段歷史文獻里沒有記載,是麻瑞亭老中醫(yī)傳下來的,他說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的,乾隆恰巧有病,于是就招外來的醫(yī)生黃元御前來診視。
黃元御也很擔心,自己的容貌有問題啊,自己是一只眼睛殘疾了,容貌有些嚇人,這皇帝能受得了嗎?回頭別看到了,嚇了一跳,再怪我驚嚇了皇上。
于是黃元御就跟來請的太監(jiān)說了:“我是一個草民,這模樣長得也有點兒問題,如此進宮,恐怕要嚇到皇上啊?!?/p>
這太監(jiān)就把這個情形回稟給乾隆了,乾隆倒是很不在意,說:“這有什么啊,能看病就成啊,宣他入宮,見面就正面行四叩首,不必行君臣大禮!”
同時,乾隆還讓太監(jiān)帶著綾羅綢緞和一些銀子為禮,宣黃元御入宮。
就這樣,黃元御跟著太監(jiān)來到了宮里。
當時乾隆心里也在琢磨,這位醫(yī)術(shù)到底行不行???我可要試試他。
這皇上的招法多去了,他讓一個手腳粗壯的宮女,躲在不透光的帳子里,伸出一只手,等到黃元御進宮以后,就對黃元御說這是皇上,讓黃元御給這位宮女診脈。
可憐的黃元御哪里知道皇上這么多心眼啊?就對著宮女四叩首,然后上前診脈。
診了一會兒,退下來了,沖里面再叩頭,然后就往外走。
乾隆馬上派下面的人問:“皇上到底是什么病???”
黃元御很是沮喪,說:“龍得鳳脈,無藥可醫(yī),估計怕是不久于人世了。”
這話是什么意思啊,是說皇上應(yīng)該是個男的啊,我怎么診出個女的脈來了,這樣的情況是不好的啊。
皇上一聽,嘿!這位還真厲害啊,居然給診出來了,于是就立刻讓黃元御診自己的脈。
您說這皇上的心眼有多少?
估計此時黃元御同志的心里一定是百感交集,有種被惡搞后的失落。
但是皇上的病還要好好看啊,于是就再次認真地給乾隆診脈。
診完以后,乾隆問:“朕患的這是什么病???”
黃元御回答:“皇上您不要擔心,您這是小病,本來沒有什么大問題,但是由于服藥錯誤,本來只有三分病,現(xiàn)在加上七分藥毒,所以才病倒了。我先給您開兩服解毒的藥,把前面誤服的藥毒解去,然后再治療您的那點兒小病?!?/p>
乾隆一聽,言之有理,我本來就懷疑這些御醫(yī)們開的方子不對路,果然如此??!
各位您可要記住了,這雖然是麻瑞亭說的傳說,但是這里面的真實性是很高的,黃元御說的這些話就得罪了御醫(yī),我們看到在真實的歷史中,結(jié)果就是如此。
于是黃元御就給乾隆按照自己的思路治療,結(jié)果,沒兩天,乾隆皇帝的病就好了。
這下可把乾隆給樂壞了,朕可終于找到名醫(yī)了!
皇上是誰???天下老大啊!他覺得這個人對自己有用,那就要留下。于是乾隆皇帝下旨,把黃元御同志借調(diào)到太醫(yī)院工作,讓他做個御醫(yī)。
同時,乾隆還在高興之余,干了件讓其他太醫(yī)很是不爽的事情,乾隆覺得自己的字兒特好,就寫了一個匾額,上面的字是“妙悟岐黃”,讓人就直接給掛到了太醫(yī)院的門口。
這皇上高興,喜歡怎么干就怎么干,可他就沒顧及下面人的感受,您說,這黃元御初來乍到的,一下被空降到太醫(yī)院了,還賜了塊匾額,這讓其他的御醫(yī)很沒面子啊。
而且,黃元御還在殿上說皇上的病是七分藥毒,三分病,這也太不給大家面子了,這不等于說我們在給皇上下毒嗎?
可以想見,大家對黃元御的態(tài)度一定不是很好。
乾隆題匾的事兒可就不是傳說了,這是真的,而且,黃元御確實就此成了讓乾隆信任的御醫(yī),但是,由于工作環(huán)境太惡劣了,他才干了幾個月,就受不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