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節(jié) 養(yǎng)生秘訣:心平氣和(2)

胖補氣,瘦補血 作者:胡維勤


成都一位老人在公園里打麻將,一個上午手氣都不好。到了中午,終于等來一手好牌,只差一個九條,就清一色了。別說,老人的運氣還真不錯,唯一一個九條硬是讓老人給摸了起來,老人激動不已,誰知樂極生悲,就在這時,老人突然心臟病發(fā)作,摔倒在了椅子上,手里仍緊攥著那個九條。

這個事例再次證明:任何情緒一旦過度,都會影響氣的運行。

憤怒的情緒會讓氣往上涌。

激動興奮的情緒會讓氣的運行渙散,成都那位老人就是這樣,高興過了頭,氣往外散,疾病就發(fā)作了,中醫(yī)稱這類現(xiàn)象為“喜傷心”。

悲傷的情緒會讓氣的運行消沉,《黃帝內(nèi)經(jīng)》說:“悲則心系急,肺布葉舉,而上焦不通,榮衛(wèi)不散,熱氣在中,故氣消矣。”人悲傷的時候肺葉會張開,心跳會加速,人就容易抽泣,但此時心肺之氣受阻,熱氣不能散發(fā),氣便消沉了下來。《紅樓夢》中的林妹妹就是這樣。

恐懼會讓人的氣往下走。人一恐懼,氣就會向下運行,腎在身體的下部,氣一下子都集中在了下部,腎一時怎么承受得住,腎氣不固,人就會出現(xiàn)小便失禁、遺精、滑泄等癥狀。人們常說嚇得你尿褲子,就是這個道理。

驚慌會讓人的氣四處亂走。驚慌時,人常常會六神無主,這是因為此時身體內(nèi)的氣亂了,身體內(nèi)的氣本來是按照“水升火降”規(guī)律進行的,心火下降,腎水上承,肺氣下降,肝氣上升,胃氣下降,脾氣上升…… 然而,人一驚慌,氣就會亂作一團,這就像一群兔子在草地上安閑地吃草,一看見人來了,它們便四面八方亂躥,人的氣亂了,六神自然會無主。

憂思會讓人氣結。氣結,實際上就是氣滯?!饵S帝內(nèi)經(jīng)》說:“思則心有所存,神有所悟,正氣留而不行,故氣結矣?!币粋€人總是憂慮,為瑣事煩惱,神就會凝于事,氣就會聚于某一處而不行,憂思便會成疾。中醫(yī)說“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思過了頭,脾氣就會郁結,這時人常常會茶飯不思、胸脹肋痛,除此之外,憂思還會傷胃,氣滯留在了胃里,胃氣不暢,人就容易消化不良,患上胃病。前不久,日本前首相因丑聞不斷而住進了醫(yī)院,醫(yī)院說安倍晉三患上了胃病。我一聽到這一新聞就樂了,你們看中醫(yī)是不是很準呀!安倍晉三首先整日為丑聞而憂思,中醫(yī)說憂思傷脾胃,這不,安倍晉三就患上了胃病。其實,很多人的脾胃之病,都是因為憂思過度引起的。

現(xiàn)在,許多人都將疾病的原因歸咎于外在的病毒,生怕沾染上,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摸,其實,我們最應該注意的是身體內(nèi)的病毒,當憂思、悲傷和恐懼成為習慣時,疾病就離我們不遠了。無論外界如何騷動,能保持內(nèi)心平靜的人,也就遠離了疾病,這便是《黃帝內(nèi)經(jīng)》說的:“精神內(nèi)守,病安從來?!?/p>

養(yǎng)生沒有別的秘訣,關鍵就是要想得通,想得越通,活得越長,不哀悼過去,不擔心將來,用真誠和智慧之心好好活在當下。

人是理性的,也是感性的,沒有七情六欲,人就不能稱之為人,沒有理性,人也不能稱之為人。我十分推崇古人的一句話,叫“以理節(jié)情”,就是用理性的態(tài)度來對待感情,可以喜,可以悲,可以怒,可以思,但是要有一個度,只有做到了這樣,人才能獲得長期的健康。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