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導言(4)

棉花國之旅 作者:(法)埃利克·奧森納


棉籽也同樣樂善好施。棉籽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不經(jīng)意間,為我們的餐桌提供了相當比重的食用油。營銷商擔心標上"棉籽油"會讓潛在的消費者望而生畏,倒了胃口,便采用了一個更空泛的名稱:"植物油"。

動物也是靠棉花養(yǎng)活的,牲畜吃的是棉籽餅和棉花殼渣。

剩下的可以制造肥皂、化肥、炸藥(甘油)、殺菌劑、殺蟲劑以及合成橡膠等。應(yīng)該知道,石化工業(yè)特別愛吃這些植物殘渣,石化工業(yè)把這些殘渣送入精密化工廠的神秘廚房,然后加工成無奇不有的各種原料,其中包括塑料。

有人可能對這類加工制作動了惻隱之心,那么,我們就回到大自然的母親,回到清靜無為吧。收割之后,棉花的枝蔓將變成動物的墊草;或者,農(nóng)民由于缺少更好的燃料,便用來取暖燒飯。

這就是為什么有那么多人,包括全球各個大陸的億萬男女都在關(guān)心棉花。

也正因如此,幾年來我一直想進行這次偉大的旅行。沿著棉花之路,從農(nóng)業(yè)到紡織業(yè),中間還有生物化學工業(yè);從庫蒂亞拉(Koutiala,馬里)到大唐鎮(zhèn)(Datang,中國),中間經(jīng)過拉伯克(Lubbock,美國得克薩斯州)、庫亞巴(Cuiaba,巴西馬托格羅索州)、亞歷山大港(Alexandrie,埃及)、塔什干(Tachkent)和伏洛涅河谷(Vologne,法國孚日省),仿佛都在向我訴說著什么,我將更好地了解我們的地球。

這次漫長考察的成果超出了我的預期。

要了解各種世界化,無論是歷史上的世界化,還是今日的世界化,干什么都不如認真檢驗一片棉布。不言而喻,這片棉布是用棉線連接而成,也是穿梭旅行的成果。

您知道嗎,在臨近公元1620年的時代,新西班牙首都墨西哥城的裁縫們曾經(jīng)怨聲載道,因為有一個強大的華人群體在那里安了家,并且以摧毀競爭的價格向市場提供成衣。

如果您想進一步了解有關(guān)棉花的溫柔,我的意思是說,您想了解這種溫柔的幕后艱辛,請你背上行囊上路,親密接觸一下"羊毛樹",而且要支起你的耳朵,仔細傾聽。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