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劉家昌退隱樂壇,與夫人甄珍客居美國。2001年,劉家昌舉家回遷,在上海定居。甄珍是1970年代與林青霞、林鳳嬌齊名的瓊瑤電影女主角,劉家昌與甄珍結(jié)婚的消息曾經(jīng)轟動一時。鉛華洗盡的甄珍專心相夫教子,而劉家昌談到妻子時則說:“我們兩個蠻真的,我承認(rèn)男人有時會逢場作戲,但我在精神上可以說從來沒有背叛過她,只是,如果有得選擇的話,下輩子我希望當(dāng)她的兒子,不要當(dāng)她的先生,她對兒子愛到簡直是要到天上去摘月亮。我形容得一點都不過分,她是良母中的良母……我希望我死在我老婆之前,她不可以死在我前面,她死在我前面我就活不下去了?!?/p>
左宏元曾經(jīng)講過一件關(guān)于劉家昌的往事:有一次當(dāng)紅主持人白嘉麗找到他說想唱歌,左宏元就把她介紹給劉家昌。結(jié)果白嘉麗還在那里一邊搖動身體擺著手,一邊表情豐富地演唱時,劉老師卻不見了,只剩下工作人員與白嘉麗。唱完歌后,白嘉麗問:“老師,你覺得我唱得好不好???”再抬頭一看,老師已經(jīng)不見了。白嘉麗當(dāng)晚就找左宏元哭訴,左宏元也很著急,半夜就找到劉家昌,“你做老師怎么可以半途而廢呢?白嘉麗唱著歌,你怎么跑掉了呢?”劉家昌無奈地說:“全世界啊,白嘉麗只知道五個音,但是這五個音都不準(zhǔn)?!边@也是劉家昌的一貫風(fēng)格,他一定要歌手唱劉派的唱法,不管男的女的都是如此。左宏元當(dāng)時覺得很頭痛,只好親自給白嘉麗寫歌,如《喜相逢》、《可愛的陌生人》,這位主持人亦在歌壇走紅。
雖然兩個好朋友做事的方式不同,但是都在做著自己最感興趣的事情,音樂對他們來說是最好玩的東西。因為年輕,也因為這種玩心太重,使他們成為廣受歡迎的音樂人。
美酒加咖啡/我只要喝一杯/想起了過去/又喝了第二杯/明知道愛情像流水/管他去愛誰/我要美酒加咖啡/一杯再一杯/我并沒有醉/我只是心兒碎/開放的花蕊/你怎么也流淚/如果你也是心兒碎/陪你喝一杯/我要美酒加咖啡/一杯再一杯
——《美酒加咖啡》
詞:林煌坤曲:古月(左宏元)唱:鄧麗君
左宏元在大學(xué)當(dāng)古典音樂的助教,兼職在“臺灣廣播電臺”彈鋼琴。他每周寫一首兒歌發(fā)表在電臺雜志,這些比較流行化的兒童歌曲深受全臺灣的小孩與年輕媽媽們的歡迎,比如《大公雞》、《丑小鴨》、《太陽出來了》等。但因為怕老師反對,左宏元最初發(fā)表作品時都是用“古月”這個筆名——古月即為胡,他說寫歌就是要敢于胡思亂想。他開始為姚蘇蓉、鄧麗君、甄妮、鳳飛飛寫流行歌,同時也制作,某種程度上說,這幾位歌手的成名也得益于左宏元的栽培。歌手唱紅了之后就由經(jīng)紀(jì)人管理,他卻沒賺到什么錢,甚至當(dāng)時窮得連吃碗牛肉面的錢都沒有,但是左宏元卻認(rèn)為那是他一生當(dāng)中最幸福、最快樂的階段,他和這些藝人可以是一輩子的朋友。
左宏元放棄古典音樂投身流行音樂后,與劉家昌比拼著寫歌——劉家昌寫《梅蘭梅蘭我愛你》,左宏元就寫《美酒加咖啡》,劉家昌寫《往事只能回味》,左宏元就寫《你怎么說》。劉家昌進(jìn)入音樂界也是因左宏元的引薦,兩個人性格不同,但卻是很好的朋友。當(dāng)時唱片公司的老板大多是做盜版出身,買一張日本唱片盜了來,或者就日文歌重新填上臺語歌詞,如果成功了就到處喝酒,如果失敗了就走路躲債。劉家昌替左宏元決定“不跟他們玩了”。他們開始做電影,劉家昌不僅創(chuàng)作兼演唱,有時候也主演一把。
莊奴是臺灣真正的詞壇泰斗,曾創(chuàng)作過不少于三千首詞作。據(jù)說他為鄧麗君創(chuàng)作《甜蜜蜜》只用了五分鐘,而他與鄧麗君雖然只見過有限的幾面,卻情同父女。目前莊奴已經(jīng)舉家定居重慶,那個他去臺灣前曾經(jīng)居住多年的城市。
有人說“沒有莊奴就沒有鄧麗君”,也有人說“左宏元培養(yǎng)的歌手中鄧麗君是最著名的”,在老師們的愛護(hù)下,鄧麗君成為華語樂壇唯一可以真正稱為超級巨星的歌手。從小就以童星身份出現(xiàn)的鄧麗君,受過完整的音樂訓(xùn)練,她的歌曲及演唱技巧也影響了許多的歌手。尤其在內(nèi)地,鄧麗君的歌可以視為流行音樂的起源。據(jù)左宏元描述,年幼的鄧麗君雖然不懂得歌詞所表達(dá)的情感,但她獨特的嗓音和演唱方式,以及天生的領(lǐng)悟能力,使她演唱的每首愛情歌曲都感人至深。1995年,年僅40的鄧麗君因突發(fā)哮喘在泰國的清邁意外離世,為歌迷留下了一個永遠(yuǎn)的悵惘。
盡管擁有如此多的創(chuàng)作人才,1970年代初期臺灣國語歌曲在形式上并沒有太多改變,所以依然沒有重大的突破。除去民歌運動,翻唱西洋歌曲亦成為流行音樂的主流之一。西洋歌曲在1970年代初為知識分子所喜愛,僅限于對原版歌曲的聆聽,直到大量西洋歌曲被翻唱,新的編曲、電子樂器的使用,臺灣流行音樂才開始走上真正西化之路。黃露儀(黃鶯鶯)、茱莉(蘇芮)是當(dāng)時最著名的翻唱西洋歌曲的歌手。她們后來會成為國語流行音樂的天后級歌手,黃鶯鶯得益于劉家昌為其制作的電影主題曲《云河》,而蘇芮則得益于1980年代初李壽全的一曲《一樣的月光》。
在政治方面,因官方推行的凈化歌曲運動,造成國語流行歌曲近十年的中斷。僅1968年至1975年,禁唱的歌曲就有五六百首之多。流行歌曲的歌手也面臨著被禁唱的風(fēng)險,比如1969年姚蘇蓉因演唱禁歌《負(fù)心的人》,演員證被扣發(fā),而以美式表演風(fēng)格著稱的高凌風(fēng)則是上“新聞局”解釋說明的次數(shù)比演唱的機會還多。
某次流行歌曲作曲者翁清溪(筆名湯尼)曾在接受媒體訪問時,不斷以“我們還是不談這些吧”回避關(guān)于流行歌曲形象的問題,無奈之情溢于言表。而在《中華日報》所開辟的圍剿專欄中,發(fā)言的歌星并未提出強有力的答辯,有的甚至站在批評的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