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詹姆斯的執(zhí)政生涯中,他聲明“國王不會犯錯”,因此國王的行為從來不能被質(zhì)疑。法官們也不敢像柯克那樣主張法律高于國王的權(quán)力,因為他們沒有實權(quán),而且觸怒龍顏可沒有什么好下場。1616年,詹姆斯提出,涉及國王本身的訴訟,他有權(quán)召集法官進行秘密“磋商”??驴朔磳@個提議,這次與國王的對抗使他丟掉了首席法官的飯碗。為了保住自己的權(quán)力和財富,擁有超凡膽識的柯克,在行賄手段上也不亞于任何人。他逼迫年僅14歲的女兒嫁給白金漢公爵(DukeofBuckingham)(喬治?維勒斯)那癡呆的兄弟以重新巴結(jié)王族。為了這門親事,他不惜和妻子從大街上吵到法庭上,還將女兒綁在床柱上鞭笞,直到女兒聲淚俱下地答應(yīng)。要挑戰(zhàn)絕對王權(quán),需要的可不是這種人,他們應(yīng)該擁有更堅定的信念去抵擋世俗的財富和權(quán)力的誘惑。柯克失權(quán)后在議會里成了斯圖亞特王朝的反對者,并撰寫了著名的《法學總論》(Institutes)。這本書后來成為約翰?庫克這一代法律學生的教科書,教導他們將《大憲章》敬為英國人民自由之源。要理解和適用英國法律,法官需要在判決理由和宣判方面進行培訓,而國王顯然沒有經(jīng)過這樣的訓練,因而不可以成為普通法的詮釋者??驴说挠^點是:法律是一門藝術(shù),一個人需要經(jīng)過長時間的學習和實踐,才能擁有運用它進行審訊的資格。這不僅是對君主裁判理論的反對,更是主張專業(yè)性的宣言。這同樣也是在倫敦法學院苦讀教科書和先例的七年制學生們所期待的前景?! ?/p>
而在查理這位年輕的威爾士親王的心中,君權(quán)神授的思想已經(jīng)根深蒂固。他生活在奢華糜爛的宮廷里,身邊圍繞著一群諂媚的大臣,日常的社交便是與乖巧阿諛的劇作家本?瓊森(BenJonson)和建筑師伊尼葛?瓊斯(InigoJones)之流會面,伊尼葛會在查理最愛的奢華至極的假面舞會上為貴族們創(chuàng)作面具,王族在舞會上盡情高歌,詠頌自己。意味深長的是,查理最鐘愛扮演的角色是一個令天使和世人景仰的王子。他就在這樣一個自戀的繭中慢慢成長,考慮不到其他階級和人民對生活的渴望。在詹姆斯統(tǒng)治的和平時期,商人、鄉(xiāng)紳地主和律師這一新的階層對社會的發(fā)展起了不容忽視的作用,隨著社會的繁榮,他們認為國家應(yīng)該對其政治經(jīng)濟地位給予肯定。他們大部分是清教徒,辛勤勞動且有抱負。查理卻在他父親那里繼承了對這一宗教階層莫名的厭惡。出生于1599年的奧利弗?克倫威爾,是亨廷頓(Huntingdon)一位富裕且家世較好的貴族清教徒的獨子。諸多才能使他成為任何一個政權(quán)都想籠絡(luò)的不可多得的人才。17世紀30年代,克倫威爾意識到生活在斯圖亞特王朝的統(tǒng)治下,自己的前景不容樂觀,于是萌發(fā)了移民去美洲的念頭。這是兩萬多名清教徒在1629年查理解散議會后的十年間掀起的移民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