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頭表示王位傳承之順序。
光內(nèi)心不滿是理所當然的事情。王位由幾個兄弟輪流繼承是祖父壽夢的愿望。倘若王位由季札承繼,光就無話可說。
——應(yīng)該往橫的方向傳承的王位,怎么可以轉(zhuǎn)彎呢???如果說是因為季札出走,所以勢必由下一代承繼,也應(yīng)該由長兄之長子的我繼位才對呀!
內(nèi)心不滿的光,仍不得不在堂弟僚的面前稱臣下跪。
王位本來是該我坐的,這個位置我非奪回不可!每次在王座前下跪時,他都在心里重復這個誓言。
——大城堡以后再建造。
光對伍子胥說的這句話,暗示的是——總有一天,我要篡奪王位!
追入楚都郢后,伍子胥做的第一件事——挖開死去十年的平王之墓,從棺木中拖出平王的尸體,拋在地上。復仇者手持皮鞭站立。他的手微微顫抖。
“筑城工作耗盡我的精神和體力。我希望能有一段假期?!?/p>
小城筑造工程完成后,伍子胥向公子光提出請求。
“你要離開我是嗎?”光問道。
“不,不是這個意思。我推薦一位對您更有用的人,您就起用他吧!”伍子胥說。
“是個什么樣的人?”
“這個人名叫專諸,是劍術(shù)頂尖高手。他的勇敢實在令人佩服,是個視生死如鴻毛的人?!?/p>
“是嗎?”
光思考片刻后說:“好,在我筑造大城前,你好好培養(yǎng)英氣吧!”
得到主子核準的伍子胥,到鄉(xiāng)下過著晴耕雨讀的生活。
還不是輪到我登場的時候。這是他的想法。
對楚平王報仇——這要等到光成為吳王后才有可能著手。
一切要看光是否能如愿以償推倒堂弟僚。而伍子胥對這項奪取政權(quán)之事,不能有所貢獻。因為他是外國人,對吳國國內(nèi)人脈關(guān)系所知有限。而且,想要發(fā)動政變,他也沒有足夠的武藝和膽量。
公子光目前需要的是能成為政變武器的人物。
伍子胥推薦的專諸,是吳國堂邑(南京市北邊的六合縣)人。
吳王僚十一年(公元前516年),楚平王去世。
“哦……”伍子胥仰天嘆息。
他的人生目的在于對殺了他父親和哥哥的楚平王報仇。在還沒有達到目的之前,對方卻已死去——伍子胥頓時感到悵然若失。
楚國本身就是我的仇敵!平王死后,楚國還是存在。我應(yīng)該打倒楚國!
他立刻以此激勵自己。
為報仇而活的人,失去目標就無法活下去。他于是企圖以權(quán)勢欲望代替報仇念頭。
我能做什么大事?他很想試圖證明這一點。
打倒楚國——這是當前的目標。
達成這個目標后該如何?
幸虧平王死去,所以才有機會想到這個問題。雖然談這個尚言之過早。
試驗一個人的能力,最好的方法是投入互爭權(quán)勢的世界。為主子光出力,幫他完成霸業(yè)——這個霸業(yè)多大,就顯示自己的能力有多大。
因平王之死而頹喪的伍子胥,很快就振作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