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節(jié)(1)

春秋戰(zhàn)國 作者:(日)陳舜臣


“如果說是因為季札出走,所以勢必由下一代承繼,也應該由長兄之長子的我繼位才對呀!”內心不滿的光,仍不得不在堂弟僚的面前稱臣下跪。

現(xiàn)在的上海、蘇州一帶便是當時的吳國。這是長江下游之南方地域,也就是所謂的“江南之地”。吳國國都在太湖之東。

與中原諸國及楚之國都不同的一點是:吳都周圍并沒有城墻。

伍子胥牽著建之遺子勝的手,來到吳都。

江南之地有許多河流,無數大小運河如網一般密布其間。后來的吳都蘇州,甚至有“水都”之稱。

由于街上散布許多河流,所以隨處可見橋梁。后世詩人白居易也有“紅欄三百九十橋”之名句。

做過乞丐的伍子胥自然是一身襤褸。

他在橋旁地面,頹喪地坐下來。自古以來,乞丐都喜歡待在橋邊,這是因為一旦遇到驟雨,就可以立刻躲到橋下。

伍子胥坐在最接近宮殿的一座橋旁邊。其實,他選擇這個地方是有目的的,并不是單純在這里呆坐著。

那是甫出宮殿的達官貴人乘坐馬車的地方。自用馬車來到之前,廷臣都在這里稍作等待。因為駐留的時間短暫,所以他們習慣不和別人談論公事,只是無所事事地站著。

伍子胥連續(xù)在這個地方坐了十天左右,仔細視察從吳王宮殿出來的官員。由于隨從會呼叫主子的名字,所以,廷臣的身份大抵都可判斷出來。歷代出仕于楚國宮廷的伍子胥,對宮中的一切當然知之甚詳。很快的,他對出入宮殿的廷臣的視察已相當透徹了。

耳聞果然沒錯,公子光才是真正的大人物!這是他得到的結論。

公子是太子以外王族所有年輕男性的泛稱,并非僅指國君之子。這位名叫“光”的人是當時吳王僚的堂兄弟。

光負責的主要事務是吳國軍事。

一天,看到光有些焦躁地站在那里時,伍子胥走過去,在他旁邊自言自語地說:“吳國,人也忒多了?!?/p>

利用等馬車的時間發(fā)發(fā)牢騷,是貴族以及廷臣們的習慣。擔任相當于國防部長職務的光,屢次請求增撥兵員,卻未獲準,因而日前對家臣說了一句——我國人口少,所以也沒話可說。因此,雖然對方只是一名乞丐,“人忒多”這句話他實在不能置若罔聞。光大步走上前說:“嘿,叫花子,你剛才說了什么?”

“我說,這個國家大概由于人太多,所以到處都是兵士。”伍子胥回答。

“你是個瞎子,是不?哪里有兵呢?”

“這里看不到,可是我猜想兵士應該很多。”

“你為什么這么想呢?”

“因為國都沒有城墻。萬一外敵攻來時,不是需要無數兵士來防守嗎?”

“我國是絕不會被外敵攻打的?!?/p>

“那你們只知道發(fā)動攻擊啰?”

“沒錯?!?/p>

“攻打別國,國內也需要大批留守部隊。所以我說貴國人忒多嘛!”

伍子胥說著,抬眼望了一下公子光。

他的觀察一點沒錯。

光的任務不單是外征,巡視國內的機會也很多。他這時候掌握的軍隊極其有限,因為國都非部署大批留守部隊不可。

在這以前的吳,常有攻打西方楚國以及被楚攻打之事。他們可以專心對楚作戰(zhàn)??墒?,后來的新興勢力已崛起于南方。

現(xiàn)在的浙江省,文豪魯迅之誕生地紹興一帶叫做會稽,當時以此作為國都的國家是越。越國人民自稱為夏王朝創(chuàng)始者禹之子孫。這是個人民從事開墾荒地、以在杭州灣打魚為業(yè)的國家,甚不起眼。自從現(xiàn)在的國君允常即位后,這個國家突然變得強大起來。這是因為出現(xiàn)一位名叫范蠡的名臣,致力于富國強兵政策的結果。

背后出現(xiàn)這么一個強大勢力,對吳國來說是莫大威脅。與夙敵楚交戰(zhàn)時,就會成為后顧之憂。兵力薄弱的吳國國都,隨時都有被越兵蹂躪之虞。因此,增加留守部隊乃當務之急。

國防部長光心浮氣躁,這是主要原因之一。

對!只要有城墻,留守部隊可以不需要這么多!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