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出聲喝止的是軍師太公望。
太公望——姓呂,名尚,乃東海人。
年邁而貧窮的他,一天于渭水邊垂釣之際,為路過的文王瞥見。
文王是前來狩獵的。當時的人習慣于出外狩獵之前占卜。文王這天的卦象指示:今日獵獲之物非虎狼之類動物,而是輔佐霸王之人物。
“原來卦文指的是這個人!”
看到垂釣老人時,文王立刻有所領悟。
文王祖父古公亶父曾經(jīng)預言:“圣人將來到周,周因此人而盛。”他一直翹首等待這位圣人的出現(xiàn)。由于是“太公(祖父)翹首盼望的人物”,呂尚因而被稱為“太公望”。
后世的人更以“太公望”指“垂釣者”之意。
周進軍至盟津,與八百諸侯舉行會議之際,武王向太公望問道:
“我們的目的在于推翻殷紂,建立周之天下。這件事情成功幾率有多大,希望你毫不保留地說出來。”
“十分之八?!碧卮?。
“立刻退兵!”
武王當場下了命令。
十分之八的成功幾率不可謂不大,然而,卻也有兩成失敗的可能性。倘若紂不改變其暴虐作風,兩三年后,成功幾率很有可能成為百分之百。因此,最好的方法是再等待一段時期。
“為什么呢?現(xiàn)在不正是絕佳機會嗎?”
諸侯以不滿口氣詰問時,武王回答:
“你們不知道什么叫做‘天命’嗎?時機尚未成熟?。 ?/p>
在武王背后的周公,頓時露出會心微笑。“哥哥的想法和我愈來愈一致。這和紂王被妲己牽著走一樣嘛!”
周公有了這樣的感觸。
兩年歲月過去。
紂之暴政愈演愈烈,妲己之虐待狂傾向已把紂王的靈魂蠶食殆盡。每當妲己想出慘無人道的設計時,紂王都會目光炯炯齜牙咧嘴地笑出聲來。
紂之叔父比干前來做最后進諫時,妲己說:“人們說,他是個圣人,不是嗎?”
“據(jù)說是的。”紂冷笑以答。
“聽說,圣人的心有七竅,真有這回事嗎?”
妲己的一雙眼睛露出野獸般令人望而生畏的目光。而紂的目光也逐漸變得和妲己一樣,于是他懶洋洋地說道:
“我們來檢查一下如何?……他的內臟是不是真有七竅?他是不是真正的圣人?”
“要剁要割,悉聽尊便!”比干絕望地說。
比干遂被殺死,并遭解剖。
另一位叔父箕子,由于害怕,所以佯裝發(fā)瘋。紂則將之逮捕入獄。
聽到比干被殺及箕子入獄的消息時,周公和武王面面相覷。結果,兩人同時點頭。
出兵!
四萬五千兵馬于是向東出發(fā)。
接到周國出兵信息,殷商派出七十萬大軍,迎戰(zhàn)于牧野。七十萬殷兵中,大部分是戰(zhàn)爭俘虜。過慣酒池肉林生活的殷商人再也不是戰(zhàn)場勇士,戰(zhàn)爭俘虜更談不上具備戰(zhàn)斗精神。周軍攻打過來時,這批人立刻投降倒戈。
商軍大敗。
紂王從牧野逃回國都后,登上豪華的鹿臺,穿金戴銀后放火燒宮殿,再躍入火焰中身亡。
武王進入商都朝歌后,先以三支箭射擊紂之尸體,再以名劍輕呂補刺一劍,最后用黃色大鉞砍下其首,將首級掛示于大白旗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