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9月15日這天,當我到達辦公室,推開門,看見了三張陸軍作為剩余物資處理的桌子上搖搖欲墜地堆放著幾摞及胸高的賬單。我查看銀行存款,發(fā)現(xiàn)一分錢都沒有,塞繆爾把每一筆進款都用來購買原料和必需品了。那天下午3∶30,在打開了所有的信封之后,我計算了一下總共虧空75 000美元,電也快停了。石原農場,一個激情洋溢的家伙曾經編織的一個美麗的夢,在我到來時實際上正在逐漸支離破碎。
于是,我做出了在那個情形下唯一可能做的事:打電話向我的母親借30 000美元。接著又打給其他朋友、家庭成員和石原農場的董事會成員,設法籌齊另外45 000美元以獲得喘息之機。最后,我打電話給我們的房東托尼·布萊爾(Tony Blair),告訴他我們無法支付明年的房租——很糟糕。盡管他對當前的局面一點兒也不開心,但還是接受了我含糊不清的承諾,同意我以某種形式的最終收益替代房租作為償還。雖然這一決定最后可能讓他發(fā)了筆意外之財,然而在當時那個風雨飄搖的時刻,我們誰都不可能預測得到這筆意外之財。
而我對所有這一切的回報就是一個辛苦的新生活,必須做些諸如每天兩次幫助塞繆爾給奶牛擠奶和每個周末生產酸奶等瑣事,而且常常是在冷得刺骨的天氣里。然而我們仍勞碌不停,逐漸意識到我們必須搞清楚為什么要這樣找苦吃,不是只為了肯定自我,而是為了傳播環(huán)保的信念,勸說他人加入我們的事業(yè)。
我們從一桶桶的酸奶和一個模糊的賺錢念頭開始說服世界:我們的產品有助于清潔地球并拯救家庭農場主。然而我們從未明確界定我們的想法。每一個拯救世界(和賺錢)的行動都需要一個指定的使命——一個戰(zhàn)斗口號,能集中力量,有助于分清輕重緩急,給所有員工一個意義和目標。于是,在一天晚上,我拿著一瓶紅葡萄酒坐在桌旁,啜飲著寫下了一個使命宣言,從此以后幾乎沒有改動過。石原農場的成立是:
◆ 為了提供最高質量、最好口味、純天然和經過檢驗的有機酸奶。
◆ 為了教育消費者和生產者有關保護環(huán)境和支持家庭農場主和可持續(xù)性耕作方式的價值觀。
◆ 為了塑造一個榜樣,表明支持環(huán)保和承擔社會責任的企業(yè)同樣也可以盈利。
◆ 為了給所有員工提供一個健康、富有生產力和愉快的工作環(huán)境,并讓員工有機會獲取新技能和提升個人職業(yè)發(fā)展目標。
◆ 為了兌現(xiàn)我們的責任,給股東和債權人帶來高額回報。
第二天早餐的時候,我把昨天寫的使命宣言拿給塞繆爾和路易絲看。畢竟當時,石原農場還是他們的公司,我尊重他們的意見。結果他們只字未改。因此,我們有了一個使命宣言。我們所需要的就是一個切實可行的生意來實現(xiàn)這個使命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