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率
如果將中國視為一家上市公司,人民幣是它發(fā)行的股票,那么這只股票的股價對美國投資者來說,自2005年開始就明顯呈上漲趨勢。2005年初每股(100元人民幣)的價格是12美元,到了2007年11月份,股價是美元。人民幣這只股票漲了。
如果我們將美國也作為一家上市公司,美元是它發(fā)行的股票,對中國投資者而言,與上面的情況剛好反過來,美元這只股票一直在跌。
現(xiàn)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看好人民幣這只股票,認為其上升空間廣闊(見圖6-1)。
圖6-1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走勢圖
熱錢涌入
人民幣這只股票為什么在美國投資者看來會漲呢?
這主要有兩點原因。首先是與美國這家上市公司相比,中國這家上市公司長時間保持高速增長,營業(yè)額(GDP)連續(xù)幾年保持在10%以上,利潤(外貿順差)年增長率高達20%以上。這樣的上市公司,股價能不漲嗎?
其次,與人民幣這只股票相比,美元這只股票股本擴張的速度太快了,也就是鈔票印得太多了。稍微有些常識的投資者都知道,如果一家上市公司的股本擴張速度太快,超過了其凈利潤的增長速度,其每股的含金量必定下降,股價也自然會下跌。美元就遇到了這一問題。
因此,對持有美元的人來講,將美元換成人民幣不失為一種很好的,將自己的財產保值增值的辦法。因此難怪即使中國方面四處“堵截”,還是有人想方設法將美元換成人民幣進入中國。
這種看中人民幣升值而涌入中國的美元,市場稱其為熱錢。熱錢的一大特點是,在換成人民幣后,為了保持流通性,一般不會投資中國的實業(yè),而是存在銀行,或投向變現(xiàn)能力強且升值空間大的領域。有專家統(tǒng)計過,僅2007年上半年,涌入中國的熱錢,保守估計就有千億美元。
外資拉升股市
什么樣的領域變現(xiàn)能力強且升值空間大呢?分析國內市場,有兩個領域符合此條件:一個是證券市場;一個是房地產市場。
因此,一大批外資開始涌入這兩個市場。股市與房地產這兩年這么火,與這些外資的進入不無關系。
那么,能不能將錢同時投進這兩個市場呢?也可以,那就是買房地產股。這樣,既享受了房地產升值帶來的好處,同時也享受了股市火爆帶來的收益,因此,房地產類上市公司在這輪行情中,成為了最大的亮點之一。
而且國際上的經驗也顯示,當某一國家的貨幣大幅升值,國外熱錢會大量購買以該國貨幣計價的金融資產,其中一個主要流向就是股市。當這些巨額熱錢流入股市,一方面會推高該國股票價格,另一方面會促使該國貨幣進一步升值,而貨幣升值以及股價的上漲,使熱錢獲利更高,從而使熱錢加速流入。
上述過程形成了自我強化的循環(huán),這一現(xiàn)象在過去日元、韓元以及臺幣升值之時,都可以看到。如1997年至2005年年底,韓元兌美元匯率平均每年升值;同期韓國漢城證券綜合指數從376點上升到1379點,平均每年上漲。
更另人吃驚的是我國臺灣地區(qū)。1987年我國臺灣地區(qū)放開了外匯管制,臺幣升值了19%,當年臺灣證券加權指數勁升了125%,次年股指再漲119%,1989年臺幣再次升值,推動股指當年再度上升88%。
升值誰受益
在上市公司中,人民幣升值的最直接受益者,除了被熱錢追逐的房地產公司之外,再有就是航空公司了(見圖6-2)。因為這些公司的飛機很多是用美元買來或租來的,但這些航空公司的收入主要還是人民幣,人民幣兌美元一升值,要兌成美元用以還債的人民幣就減少了,這就使公司的利潤增加。
中國國航的年報上顯示,2006年期間,由于人民幣升值,該公司多產生了10億元的利潤,而南方航空由于人民幣升值創(chuàng)造的利潤更是達到了億元。有專家測算過,人民幣每升值1%,航空公司的毛利率將提高個百分點。
圖6-2 南方航空2006年12月至2007年12月K線圖(周線·復權)
再如造紙類上市公司,由于目前國內70%的造紙紙漿都來自于進口,人民幣升值肯定會降低這些公司的進口成本。
從航空公司和造紙類公司的例子中,可以很好地看出,因人民幣升值而受益的,就是那些原材料主要從國外進口,且支付方式主要是美元,同時,銷售市場又在國內,收入以人民幣體現(xiàn)的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