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可愛的天氣符號
從1994年元旦開始,天氣預報圖上有了動態(tài)的天氣符號,用來表示“晴天”的太陽不再靜止不動,它可以大放光彩了,觀眾看到它都感覺特別溫暖;而表示雨雪的天氣符號同樣也能動起來,調皮地在地圖上尋找自己的位置,看得觀眾都有些無奈。后來這些符號被大家親切地稱為“太陽公公”、“雨雪娃娃”(見圖1-34)。
圖1-34 預報圖上顯示的天氣符號就是“太陽公公”和“雨雪娃娃”
家喻戶曉的《漁舟唱晚》
20年來,《天氣預報》中的人在輪換,畫面在更換,但是那首背景音樂—電子琴版的古曲《漁舟唱晚》卻是每天播放,甚至有些人完全是因為喜歡《漁舟唱晚》而守候著《天氣預報》。
漁舟唱晚,表現(xiàn)的是江南的傍晚時分(幾乎是夏季《天氣預報》播出時刻)漁民收網之后返程中快樂的哼唱。漁舟唱晚,現(xiàn)在所知道的應是出自王勃的《滕王閣序》中:“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再早的出處就不得而知了。
當年負責遴選節(jié)目背景音樂的是節(jié)目組的一位老同志,名叫曲聲浦(他也是《天氣預報》節(jié)目的一個創(chuàng)業(yè)級元老),樂曲的曲,聲斷衡陽之浦的聲,聲斷衡陽之浦的浦(見圖1-35)。他的名字就洋溢著《漁舟唱晚》的意境。他說當初喜歡《漁舟唱晚》,僅僅是因為它歡快而且不鬧騰。(喜歡,還需要理由嗎?)可能他的思想中原本就有《漁舟唱晚》的基因。就這樣,《漁舟唱晚》流傳了下來。
圖1-35 現(xiàn)在的曲聲浦
在那歡快而不鬧騰的旋律中,我們接受著一種平和而積極的心態(tài),而無論天氣如何。
《天氣預報》節(jié)目的簡稱—“報報”
《天氣預報》并沒有正規(guī)的簡稱。所謂的簡稱,其實是孩子們發(fā)明的。
很多家長都發(fā)現(xiàn)家里的一個現(xiàn)象:孩子陪著大人看電視,也不知道從哪天起,新聞聯(lián)播片尾的人名字幕一滾動,孩子就會喊:“BAOBAO!”
大人以為孩子要人抱,就過去抱孩子。誰知道孩子很認真地掙脫大人的懷抱,小手指著電視說:“BAOBAO!”于是《天氣預報》的片頭出現(xiàn)了。
此時家長才恍然大悟:原來孩子說的BAOBAO是“報報”而非“抱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