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finityCircles稱自己為“互聯網上首家純個人化,絕對安全的網絡社交平臺。”其核心價值主張是,用戶對其社區(qū)擁有完全的控制權,可以自行決定哪些人能加入并自定義其交往權限。該網站正迅速躋身于世界知名大型開放式社交網站之列,以至于有些評論家認為過高的關注度反而會對其造成不利影響。在首席執(zhí)行官史迪夫·洛夫林看來,高度的排他性正是該網站成功的關鍵。他說:“AffinityCircles是一個值得信賴的社交網絡,我們的軟件平臺允許用戶充分了解對方的資料和社交圈子,然后在此基礎上進行搜索并和他人實現溝通?!?/p>
未來主義者保羅·薩弗對此深感認同,他認為:社會網絡的價值在于,你不僅需要知道哪些人在網絡中,還必須有權進行選擇和排除。
薩弗認為,由于規(guī)模龐大,大型開放式社會網絡的效益將逐漸出現遞減的趨勢,呈現出與梅特卡夫定律Metcalfe sLaw,該定律指出,網絡的價值等于網絡用戶數的平方,即網絡價值隨著網絡用戶數量的增加而呈指數增長。完全相反的結果,也就是說當達到一定規(guī)模后,社會網絡的價值會隨著每個新成員的加入而下降。
腦科學家和互聯網企業(yè)家杰弗里·斯蒂伯的觀點似乎和薩弗不謀而合。他認為:“當網絡達到可以開發(fā)高級功能的規(guī)模時,其真正威力并不在于用戶的增長速度,而在于穩(wěn)定性?!边@句話要表達的是,穩(wěn)定性、持續(xù)性和相對靜止性才是高級功能性社區(qū)成功的關鍵。當網絡發(fā)展到這種程度時,真正重要的是合理的構成而非規(guī)模,它應更多關注的是其存在意義而非用戶數量。
148人定律
現存的雅諾馬馬人如今主要生活在巴西中部,集中在亞馬遜河和穆卡雅伊河之間的地帶。
作為一支從石器時代延續(xù)至今的部落,雅諾馬馬人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原始,文化保存得最為完好的部落,他們的生活至今仍和8000多年前一樣。雅諾馬馬人使用弓箭和蘆稈制成的“吹鏢”進行漁獵,在濃密的雨林中種植香蕉、芭蕉和木薯。
和他們的先人一樣,整個雅諾馬馬村寨的人都居住在一個圓形的公共草棚中。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人口的增加,整個部落很快就意識到這種集體生活在環(huán)境和利益方面的優(yōu)勢,當然也有一些缺點。在他們的生活中有三件最為神圣的儀式需要由部落薩滿來執(zhí)行,它們分別是出生、死亡和部落重組。
在這三種儀式中,最為重要的當屬部落重組。由于完全依賴大自然生活,因此雅諾馬馬人最理想的方式是形成多個小型群體生活。因此,為了照顧到所有人,當他們的部落達到200人時就會進行一次重新組合,拆分成兩個部落。這種情況并不罕見,在人類歷史的發(fā)展過程中,我們總是傾向于生活在一個相對較小的群體中。
于是,我們便有了“鄧巴數字”RobinDunbar,牛津大學人類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