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毛澤東周恩來與長征 第四部分(6)

毛澤東周恩來與長征 作者:王朝柱


“毛澤東有什么可看的!”

由此可以想見,他們對毛澤東有著何等深的個人成見!既然如此,受到共產國際支持的博古等人——乃至于打著共產國際派來的軍事顧問旗號的李德,為什么誰也不敢把毛澤東打入所謂的“冷宮”呢?這其中還有鮮為人知的原因:

其一,毛澤東與陳毅等人發(fā)生那次路線之爭以后,即大病住院。用他自己的話說:“看起來我這個人命大,總算過了這道‘鬼門關’?!钡?,那時國民黨的報紙卻造謠說:毛已死于肺結核。當共產國際聽了這則謠傳之后,遂發(fā)了一條訃告,對毛做出很高的評價,稱毛是“中國共產黨的奠基者,中國游擊隊的創(chuàng)立者和中國紅軍的締造者……是被稱之為朱毛紅軍的政治領袖。他在其領導的范圍內完全執(zhí)行了共產國際六大和中共六大的決議”。對此,博古等是知道的。他們?yōu)榱恕巴妒蠹善鳌币惨A裘珴蓶|在黨內的一席虛位。

其二,在博古等人的心目中,中央蘇區(qū)的紅軍主力紅一軍團和紅三軍團,都是在毛澤東、朱德等同志的領導下創(chuàng)建起來的,被他們稱為毛澤東的嫡系部隊。他們?yōu)榱私⒆约旱牡障挡筷?,相繼組建了一些新軍團。對此,聶榮臻同志曾憤慨地說道:“那時候,教條宗派集團不注意主力兵團的充實建設,卻成立了一些缺乏基礎的新部隊……新成立的部隊戰(zhàn)斗力不強,我們既要完成主要任務,有時還要掩護他們?!睘榇耍┕诺热瞬荒懿豢吹矫珴蓶|在紅軍中的巨大影響!

對此,周恩來是知情的。但是,由于他自己在六屆四中全會上,遭到共產國際派到上海的欽差大臣米夫以及王明等人的批判,并被迫請辭本兼各職,只能做到“相忍為黨”。面對紅軍戰(zhàn)略轉移的危難,他所能做的依然是“相忍為黨”。所以,當伍修權陪著李德走進屋后,周遂客氣地說道:

“澤東同志,有什么意見請講吧!”

毛澤東與博古、李德為代表的軍事路線的分歧點是:毛澤東根據中國具體情況,認為紅軍作戰(zhàn)應以運動戰(zhàn)為主;而博古、李德則不顧中央蘇區(qū)的實際,主觀地為紅軍確立所謂“正規(guī)戰(zhàn)爭”的戰(zhàn)略方針。他們否認紅軍打仗的流動性,視毛澤東強調的運動戰(zhàn)為“游擊主義”。誠如毛澤東后來所批評的那樣:“反對流動的同志們要裝作一個大國家的統治者來辦事,結果是得到了一個異乎尋常的大流動——二萬五千里的長征?!北魂愒仆舅Q的“湘南爭論”在毛澤東看來,依然是這兩種不同軍事路線爭論的繼續(xù)。但是,他懂得眼下不是“舉綱”相辯的時候,因此,他十分策略地講了他的意見。大意是:面對越來越嚴重的局勢,應在黨和群眾基礎比較好的湘南地區(qū),乘國民黨各路軍隊正在調動,追剿軍主力薛岳、周渾元兩部還沒有靠攏時,調動紅軍,發(fā)揮機動作戰(zhàn)之長,進行反擊,尋殲國民黨軍一部,以扭轉戰(zhàn)局,變被動為主動。

毛澤東這一建議的目的性是清楚的,那就是主動打亂敵人在湘江東岸即將布好的口袋,再視情確定紅軍轉移的路線。即使再強渡湘江西行,也不是在敵人的布袋陣中盲目地沖殺。

博古,尤其是李德聽后,本能地認為這又是毛澤東的“游擊主義”在此時此地的翻版。因此,他們根本不考慮這一建議的合理性,就想當然地給否決了。更為可笑的是,李德又從正規(guī)戰(zhàn)爭的視角答說: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