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毛澤東周恩來與長征 第二部分(14)

毛澤東周恩來與長征 作者:王朝柱


“這世界對于我仍然是非常美麗。一切新的,斗爭的,勇敢的都在前進。那么好的花朵,果子,那么清秀的山和水,那么雄偉的工廠的煙囪,月亮的光似乎也比以前更光明了!”

這就是瞿秋白經(jīng)過解剖后的自我。這也是瞿秋白在這個難忘的夜晚所思考的結(jié)論。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也代表了一代人的追求。既是喜劇,又是悲劇!

十月十日,被稱之為“難忘的一天”終于來到了!一夜未眠的瞿秋白很早就從自己的住處走出,抬頭一看湛藍的長空,天高氣爽,他禁不住地暗自說:“啊!天佑紅軍……”接著,他又忙著為就要踏上征程的戰(zhàn)友送行,他握了一雙又一雙不愿松開的手,看了一雙又一雙熱淚盈眶的眼睛……他真不知該說些什么才好!最后,不愿松開的雙手終于分開了,熱淚盈眶的眼睛模糊了,那一個個熟悉的身影漸漸地遠去了!

太陽已經(jīng)轉(zhuǎn)到偏西的方向了,瞿秋白又空著肚子騎馬趕往中央機關附近的一個村頭,為長征中的一個特殊連隊——干部休養(yǎng)連的同志們送別。

這個連隊的成員,不是年老體弱的高級干部,就是剛剛從醫(yī)院中出來參加轉(zhuǎn)移的同志。年紀最大的是徐特立同志,其次是謝覺哉同志,時任中央政府的秘書長,和謝老年齡相仿的還有董必武、林伯渠二老;女同志年長的是蔡暢同志,身懷有孕的賀子珍、坐著擔架的鄧穎超等女同志也分在這個連隊;另外,大文學家成仿吾、馮雪峰等人也編在這個連隊。難怪鄧發(fā)同志做動員報告的時候,他把大家看了一眼,才露出笑容來,操著帶廣東口音的普通話講了如下這段史有所記的話:

“我們這個連很好,各方面的干部全都有,男的、女的,有音樂家,有搞戲劇的,還有文學家,如果演個節(jié)目,不用到別的單位去借用。還有很多做群眾工作的同志,各行各業(yè)都不愁沒人做群眾工作,真是應有盡有。哈哈哈哈……”

瞿秋白趕到之后,這個連隊已經(jīng)按照名冊編成班、排,且各就各位。他再仔細一看,每人帶著一床毯子,一袋干糧,一個掛包,里邊裝著幾件衣服和簡單的日用品。另外,每人在腰帶上掛一個茶缸子或飯碗。但是,當他的視線和這些老戰(zhàn)友的目光相遇的一剎那,他完全感到了他們想說而又無法出口的話……

“老林!老林……”

突然,在通往村里的大道上傳來喊聲。瞿秋白與這特殊連隊的所有成員不約而同地循聲望去,只見一位年近花甲、留著大胡子、手中抱著一件毛衣的長者跑來。大家禁不住地小聲說道:

“何老趕來送行了!”

何老即何叔衡同志。他生于一八七五年,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大革命失敗之后,赴蘇聯(lián)學習,后于一九三零年七月回國,在上海負責全國互濟會工作。顧順章叛變之后,他奉命撤往中央蘇區(qū),先后出任中央政府工農(nóng)檢查部部長、內(nèi)務部代理部長、中央政府臨時法庭主席等職。由于他和毛澤東源遠流長的關系,雖做好了隨紅軍主力轉(zhuǎn)移的準備,仍然被博古等人留了下來。這時,他已經(jīng)五十九歲了,繼續(xù)留在贛南山中打游擊是不合適的??伤裁丛挾紱]說,傾囊所有,買了些花生米和清酒,于九日夜約老戰(zhàn)友林伯渠做竟夕談。今天,當他想到老戰(zhàn)友林伯渠就要突圍遠征了,遂又拿出自己僅有的一件毛衣趕來送給林伯渠。

林伯渠是我黨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他早年留學日本,參加孫中山先生的同盟會,后在日本與李大釗相識,并結(jié)為異姓兄弟。另外,他與何叔衡同為湘人,一種無形的鄉(xiāng)情把這兩位老戰(zhàn)友拴得更緊密了!今天,他雙手接過何老的毛衣,一種難以訴說的情潮打心底涌起,瞬間又化成一首《七律·別梅坑》,當眾含淚低吟: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