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利貸問題的倫理分析

金錢統(tǒng)治 作者:陳雨露


  

高利貸究竟從什么時候開始,同樣無法考證,不過,世界各地都有高利貸,當代有,古代也有。

魏晉南北朝時期,高利貸的名字是“出債”、“出舉”,或者“舉”,放債形式有質(zhì)押和抵押。南朝初期有一筆高利貸記錄,借貸雙方級別非產(chǎn)高:放款人是鎮(zhèn)守東晉歷陽的左府參軍刁逵,擔保人是東晉顧命大臣王謐,而借款人更牛,是南宋王朝創(chuàng)始人劉裕,不過借款的時候他還是個小混混。

劉裕是奴仆出身,年輕時還很窮,估計是抱著今人中彩票頭獎的夢想,經(jīng)常去賭坊廝混,不巧一次賒刁逵三萬錢卻輸?shù)袅?。這下麻煩大了,因為刁逵的三萬錢借款,是高利貸。

劉裕沒有錢,被刁逵綁在馬樁上狠打,幸虧王謐替他還了賬,否則中國就沒南宋這個朝代了。這筆錢,劉裕當時肯定沒還給王謐,不過王謐并不虧,因為劉裕稱帝后沒殺這個故國大臣,還對他照顧有加。至于刁逵就不怎么幸運了,在劉裕發(fā)跡之初就把他殺掉了。

看來放高利貸的風險還是很大的。

至于高利貸利率,確實很黑?!端螘酚涊d,宋文帝期間,富戶春荒時借100錢,秋收借款戶要還1000錢,名義利率1000%,期限半年。借錢是短線,還錢是長線,短線、長線不是股票術(shù)語,而是指穿錢的繩子,短線繩子比較短,大約比正常短30%;長線比較長,大約比正常長20%。

如果沒錢還,也容易,債主會賣掉債務(wù)人的妻女??吹竭@里,提醒大家不要聯(lián)想楊白勞,就算債主都是色鬼,抵債的妻女卻未必都是美女。比被當侍妾更倒霉的是淪為奴婢,命運也更悲慘。南北朝時期,債務(wù)導(dǎo)致的奴婢問題很嚴重,北魏孝莊帝元子攸公布律令(529年),要求廢除他管轄地面上的所有公私債務(wù)(諸有公私債負,悉皆禁斷,不得征)。

元子攸的出發(fā)點是好的,但結(jié)果不用問,不行。

南朝也有官吏看到小農(nóng)為債務(wù)所累,試圖改變這種狀況,方法是詐騙。《宋書》記載,南宋吳郡太守顧覬之的兒子顧綽很富裕,鄉(xiāng)里的人都欠他錢(私財甚豐,鄉(xiāng)里士庶多負其債),顧覬之對此很擔心,深思熟慮后跟兒子說:

“你現(xiàn)在放債能順利收回來,是因為我是地方官,我不當官了,你收債就難了,不如你把債務(wù)合同給我,我來替你收?!?/p>

顧綽大概沒想過父親會忽悠他,就把所有借條都給了父親。顧覬之并沒有替兒子收債,而是把借條全部燒掉了,而且還當眾宣布,所有欠顧綽的債務(wù),一律不需要還了。

顧覬之這么干,至少在歷史上博得清名,至今有人以此教育當代官僚,不能貪財啊,看看人家顧覬之。

然而,無論是皇帝元子攸還是地方官顧覬之,他們的努力都不可能真正改變負債者的生存狀況。從東方到西方,從歷朝歷代統(tǒng)治者到一般平民,對高利貸深惡痛絕之,認為高利貸是一種壓榨,憑什么收這么多利息?

可是當生命受到威脅,雖然知道借債之后結(jié)局會很慘,但為解決當時的燃眉之急,借債人有其他選擇嗎?當然,好心的顧覬之可以一把火燒掉借據(jù),能指望所有債主都燒掉債務(wù)憑據(jù)嗎?高利貸雖然很黑,但畢竟是一種信用,有它自己存在的理由。

不能單靠詔令和同情取消高利貸,因為既然是資本,就一定會尋找最高的回報,雖然這種回報會毀掉人類尊嚴。千百年來,人們不斷以良知抵抗資本的誘惑。這些,都是因為人類是萬物之靈,除了追求利益,還要追求大同理想。

此時,人類生存能力還很有限,高利貸常常逼人為奴,甚至逼人致死。債務(wù)人很可憐,但這種狀況并沒有恐怖到極點,真正可怕的是沒有挑戰(zhàn)的皇權(quán),那時,遭殃的就不僅僅是個把債務(wù)人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