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終風(fēng):女人的青春在男人的耽擱中冷掉了

詩經(jīng)是一枚月亮 作者:沈文婷


終風(fēng)且暴,顧我則笑。謔浪笑傲,中心是悼。

終風(fēng)且霾,惠然肯來?莫往莫來,悠悠我思,

終風(fēng)且曀,不日有曀。寤言不寐,愿言則嚏,

曀曀其陰,虺虺其雷。寤言不寐,愿言則懷。

--《邶風(fēng)·終風(fēng)》

=1=

一本詩經(jīng),我每日讀上一首,剩下的時光用來闔眼回味其中滋味。這期間,目光數(shù)次經(jīng)過《終風(fēng)》,真的只是經(jīng)過,不帶絲毫閱讀的欲望,我素來不喜歡這等冷硬的題目。

偶一日,略停留,被一句“惠然肯來”所打動,安了心,讀下去,竟然讀出了幾分柔軟來。也因此明白“寂寞深閨,柔腸一寸愁千縷”,“人何處?連天衰草,望斷歸來路”的惆悵不只宋詞才有。

小時候的我很惜命,手指破了個小口都覺得會整體犧牲。打一個噴嚏自然也是“大事”,一定要跟在奶奶身后不斷地說些頭疼腳疼的話,直到要到一粒藥片為止。這種伎倆用了幾次后,奶奶不

再相信我的供詞,如果不是一次打三五個噴嚏,她是不會認(rèn)為我病了的,只說“打噴嚏,有人想”。

一個人想我想到讓我打噴嚏,這種說法很多年都令我深信不疑,因為那些年里我的父母一直沒有在我身邊,我有足夠的理由來相信我的噴嚏是他們想出來的??勺x書以后,我回到了父母身邊,還是會打沒感冒的噴嚏,這就很有些說不過去,我開始懷疑奶奶在騙我。但是這個時候媽媽說,這是因為奶奶在想我,所以我才會打噴嚏,這個說法至今被我相信,并且我也這樣對很多大朋友、小朋友傳輸過該理念。

直到讀了《終風(fēng)》才算找到了這個說法的出處。

=2=

《終風(fēng)》是一首只可原文閱讀的詩,當(dāng)世再多意境悠遠的詞語也很難押仄押韻地將整詩重現(xiàn),因此縱觀舊人對此詩的譯本,也無不是意大同而字迥異。我不妨就也大膽地由心讀去。

狂風(fēng)夾著疾雨到,見我他總嘻嘻笑。話語放肆多胡鬧,不由心中生懊惱。

狂風(fēng)襲來揚塵埃,是否他還肯再來?倘若從此斷交往,我還真有些傷懷。

狂風(fēng)遮天又蔽地,太陽躲進云層里。長夜漫漫難入睡,猜他一定打噴嚏。

天色陰沉且灰暗,轟隆雷聲開始響。長夜漫漫難入睡,愿他也能將我想。

“寤言不寐,愿言則嚏”,這便是最早的噴嚏與思念的結(jié)緣了。而后世也有不少詩人把噴嚏寫進詩詞,來表達思念之情,如“舉觴遙酌我,發(fā)嚏知見頌”(黃庭堅)、“白發(fā)蒼顏誰肯記,曉來頻嚏為何人”(蘇軾)、“我今齊寢泰壇外,侘傺愿嚏朱顏妻”(梅堯臣)……

=3=

噴嚏說罷,還是讓我們來讀讀詩吧。

狂風(fēng)暴雨的糟糕天氣,又是入夜時分,所有的忙碌都結(jié)束了,還能做什么呢?在那個沒有電視、沒有網(wǎng)絡(luò),甚至點不起油燈的年代,再沒有比思念心上人更好的打發(fā)光陰的法子了。

他的性格多像今日的天氣啊,風(fēng)一陣雨一陣的,只顧自己痛快,而不會為他人收斂。交往至今,單為這個,我也不知惱了多少回

了,他卻總是充耳不聞。可今天卻為何沒有像往常一樣嬉皮笑臉地出現(xiàn)在我面前呢?是因為惡劣的天氣,還是昨日吵架中我的話傷了他?他會從此就不再來找我嗎?風(fēng)緊了,太陽也不見了,黑夜來臨,他在做什么呢?他是在不斷地打噴嚏嗎?--當(dāng)然,我并不是要他感冒,雖然這種壞天氣容易感冒。只是我的思念裝滿了心懷,就應(yīng)該從他的口中噴薄而出,所以他才會不斷地打噴嚏。而如果他也如同我思念他一樣地想念著我,就讓我也打噴嚏吧,只要他還愿意和我在一起,就算真的感冒著涼又算得了什么呢?

這也是個聰明之極的女子啊。整詩粗讀,看似都在抱怨天氣如何的壞,男人的脾氣如何的臭,其實隱下的都是自己的相思。暴風(fēng)、飛塵、烏云、雷電……或許當(dāng)天的氣候真是這樣糟糕,也或許她的心上人也就真是這樣的性格,可我看到的卻是她心里比暴風(fēng)更疾的、比飛塵更多的、比烏云更濃的、比雷電更響的相思。

《毛詩序》解本詩:“《終風(fēng)》,衛(wèi)莊姜傷己也。遭州吁之暴,見侮慢而不能正也?!闭J(rèn)為是因莊姜遭莊公寵妾之子州吁的欺侮而作。朱熹《詩集傳》解本詩:“莊公之為人狂蕩暴疾,莊姜蓋不忍斥言之,故但以終風(fēng)且暴為比?!闭J(rèn)為是因莊姜受丈夫衛(wèi)莊公欺侮而作。我卻是從詩中看不出歷史的牽連來,一代后妃,若為男女之事落得這樣一聲嘆息,未免太小家子氣了。我寧愿把此詩看做是平常百姓家的小戶女子,且就是和情郎鬧了些小別扭,被人家冷落了三兩天,自己有些吃不住勁兒了,開始懷念與惦念了。只是這女子的性格稍微剛硬了一些,一首情詩也寫得這般冷靜與淡漠,不見更多小女子的嬌羞,由此推想,她大概屬于那種心熱口冷的人,自己愛到要死,別人也感受平平,這也就難怪情郎要冷落她了。

=4=

詩經(jīng)中棄婦詩不算少,這篇是少有的冷落詩。

“冷落”和“遺棄”是截然不同的。遺棄是徹底地斷絕關(guān)系,遭遺棄的最初固然心里難過,但事已成定局,沒有回頭的余地,哭過之后,也就可以放下這一段繼續(xù)前行了??v然一時放不下,為了生活,也是要堅強過活的,往往幾年之后,比之前活得還更好一些。而冷落呢,它更像是懸浮在空中的一顆微塵,不能重回天上,也難以落地成埃,就連自己也說不清楚未來在哪里。心里是懷著一絲希望的,但這希望常常因男人的無情而變成絕望,可絕

望又來得不很徹底,因為男人偶爾也會給出一點希望。女人的青春啊,就在男人的反復(fù)中耽擱著冷掉了。

封建社會,男人三妻四妾是平常,幾個女人分享一個男人,偶感冷落就不可避免。但如果仔細(xì)研究什么樣的女人最容易有冷落感,你會發(fā)現(xiàn)多半是那些曾經(jīng)獲得過專寵的女人。因為嘗過了專寵的美味,所以不再接受平淡的滋味,更接受不了的是別人來分享自己的美味。由此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當(dāng)初愛得轟轟烈烈的兩個人,轉(zhuǎn)年卻又分了手,而且分手后不能做朋友,一定要形同陌路才算真的了結(jié)。

我在寫《子衿》里的掛念時曾引用了張愛玲的姑姑張茂淵的感人故事。她為了一個男人五十年的掛念與堅持,守來了十二年的相依。我常常對這個本來集萬貫家財于一身的奇女子張茂淵有著無以言說的震撼與感動,也為那個她深愛的男人有著無以復(fù)加的敵意與嘆息。張茂淵為了他,每天在弄堂里清理垃圾,自己一貧如洗了,仍想盡辦法去救濟他,甚至幫他干各種各樣的粗活。而他,只是因為李鴻章是張茂淵的外祖父,便可以冷落她至五十年。如果,他堅定地遺棄她,與她斷絕一切相守的機會,那么看不到心上人的眼睛,是不是還可能有機會再重新去發(fā)現(xiàn)一片綠洲。當(dāng)然,這永遠是一個解不開的謎了。張茂淵那樣孤傲的女子,若愛上一個人,是真的可以天涯海角的,但作為男人,至少應(yīng)該去嘗試,要不然一味的冷落,只是將一個女人的大好青春冷掉,那是多么讓人觸目驚心。

與張茂淵愛的男人相比,臺灣作家劉墉先生就做得很男子氣概。談起他的婚姻,他總是喜歡這樣開頭:我結(jié)過兩次婚,但,是跟同一個人。這句話不是表明劉墉如何專一,相反,這句話背后的故事,恰恰講的是劉墉如何果斷地決定了一個他深愛的女人的青春。

他和妻子是在大學(xué)一年級相識,兩人毫不避諱旁人眼光,常?!胺虺獘D隨”,好不惹眼。大三時,劉墉決定要娶這個女人,得知這個消息時,她家里鬧起了地震。岳父嚴(yán)聲說不行。劉墉問她你聽誰的,她回答說我聽你的。就這樣,劉墉在同學(xué)的見證下去領(lǐng)了結(jié)婚證。當(dāng)她家人得知后,把他們小兩口或真或假地罵了一頓。隔年兩家才開始商定吉日,置辦了一場盛大的婚禮。

兩個男人的選擇原來是這樣不同。雖然他們各自所處的時代與背景各不相同,但作為旁觀者,我們知道有一樣是相同的,即,這兩個男人都深愛著各自的女人。其實,任何冷落深愛女人的男人都不需找一丁點借口,他的愛本來就是脆弱的,抵不過世俗的阻撓。我想,在大家討論該過哪個結(jié)婚紀(jì)念日時,劉墉先生和妻子一定堅決地說,當(dāng)然是第一次,此時劉墉的回答就能說明一切:因為那是我們自己決定的!

=5=

在最美的時光里遇見你,然后用你的冷落虛度我的光陰,這樣的女人太傻。雖然張茂淵在五十年的空等中不曾有過抱怨和悔意,是個出塵入塵都可以平靜的奇女子,而凡人的你我,大概是做不到這樣的境界。

所以,我們看不到《終風(fēng)》里的女子最終的命運是怎樣的,我們只能讀到他在冷落時的一分嬌嗔的懊惱,二分抑郁的傷懷,九分十分的縱情的思念與被思念的渴盼。

它向我們展現(xiàn)了生命里最平靜卻又最驚心動魄的愛的感染力:最好的,我一生里能給你的,就是這一段無法再被替代的時光。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