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霸王之章(4)

日本戰(zhàn)國史 作者:陳杰


三、激戰(zhàn)三方原

“疾如風,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甲斐的騎兵大軍是戰(zhàn)國時代最令人生畏的武裝力量之一,他們的領(lǐng)導者就是號稱“甲斐之虎”的武田信玄。

《三國演義》中的周瑜在臨死前哀嘆:“既生瑜,何生亮!”在戰(zhàn)國時代,也有不少的武將會有這樣的感覺。甲斐的武田信玄和越后的上杉謙信就是 “一時瑜亮”,兩人在川中島較量了好幾個回合,大家半斤八兩,誰也搞不死誰。據(jù)說兩人甚至在戰(zhàn)場上短兵相接,武田信玄在上杉謙信的刀下逃過一劫。俗話說:“大難不死,必有后福。”這個規(guī)律似乎對武田信玄來說并不適用。即將到來的三方原合戰(zhàn)就說明了這一點。

武田信玄的實力不容置疑,如果沒有上杉謙信,說不定他早已經(jīng)占領(lǐng)了大片地盤,武田軍手下的高坂昌信、武田信繁、馬場信春、真田幸隆等人,個個不是省油的燈。駿河的今川家、相模的北條家和甲斐的武田家這一組三頭同盟給武田家提供了一個堅實的后盾。

歷史是變化的,駿河的今川義元為了自己的上洛夢想,莫名其妙地丟了腦袋,成全了信長的名聲。繼任的今川氏真與其說是一個大名,不如說是一個藝術(shù)家。肥沃的駿河就成為周圍野心家爭奪的目標。武田信玄本著“只有永久的利益,沒有永久的朋友”這一原則,于永祿十年(1567)單方面宣布撕毀同盟條約。第二年,武田信玄聯(lián)合德川家康對今川家進行了夾擊。德川取得三河,遠江一分為二,駿河則歸屬武田家。作為大名的今川家不復存在。

不過,從德川的角度來說,今川的滅亡并不是一件好事情。今川家和德川家是上代恩怨,所以德川家康在打今川的時候全力以赴。但今川是德川和武田之間的戰(zhàn)略緩沖地帶,今川氏真的能力雖然爛,但只要他存在一天,武田就騷擾不到德川頭上?,F(xiàn)在今川氏不存在了,富饒的駿河也落到了武田手里。和老虎共事是很危險的,德川和“甲斐之虎”一起吃掉了今川家,他當然要為這次為虎作倀的行為付出點代價。

駿河和遠江一直是東方大名上洛的通道,武田拿下了這兩塊地方,加上川中島的戰(zhàn)事已經(jīng)平靜下來,雄心勃勃的武田信玄自然不會放過上洛的機會。正好,足利義昭的信長包圍網(wǎng)策劃信送到了武田信玄手里,實力、機會、借口、通道,上洛的四大要素完全齊備。武田信玄于元龜三年(1572)終于開始行動,撕毀與德川的盟約,舉著“風林火山”旗幟的武田大軍浩浩蕩蕩向西殺來。

武田信玄出動了大軍約25000余人。九月二十九日,山縣昌景率領(lǐng)5000人作為先頭部隊首先出發(fā),侵入遠江,十月三日,武田信玄出發(fā),兵力20000多人,另從北條家申請了援軍約有2000人。同時,武田軍的秋山信友攻打美濃以牽制信長。十日,武田軍主力和前鋒在遠江犬居城會師,兵勢浩大。

德川砸鍋賣鐵不過一萬人的兵力,而且可調(diào)動的軍隊至多不過8000人,不過是武田的三分之一,于是,德川家康只好求助于他的盟友--信長。但信長此時也正在焦頭爛額中,要他親自帶上主力大軍去援助德川死拼武田那是不可能的。淺井、本愿寺、三好、朝倉甚至光桿將軍足利義昭的存在都不允許他這樣做。不過德川小兄弟是要給面子的,于是信長派出了佐久間信盛、平手泛秀和水野信元率領(lǐng)3000人前往援助。

三千援軍,對于德川面臨的局勢來說,那是杯水車薪。所以信長也囑咐德川,堅壁清野,不要輕易和武田作戰(zhàn)??上У麓▍s做出了一個錯誤的舉動。

武田最先包圍了二俁城,二俁城是浜松城的門戶,浜松一失陷,遠江國大勢去矣。所以德川在這里屯集重兵嚴防死守。武田信玄是何等人!他雖然占兵力優(yōu)勢,但也不會和德川這個烏龜陣死拼。十二月下旬,武田軍突然繞過浜松直插三河。德川家康聽說這個消息后大驚失色,三河是德川家的根本,沒有了三河,德川家就是俎上之肉。于是,德川匆忙出城,尾追武田軍。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