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心是治愈混沌期癥狀的良藥
混沌期的長短不一。沒有“如果我這樣做,就可以早一點獲得解脫!”或“如果我這樣做,就不會落到這般田地!”這樣的假設,只要你內心還沒有完全理清楚,就會一直停留在混沌期。此外,不只是你需要做好準備,另一個人也得做好準備,否則你還是會停留在混沌期。換言之,你可能已經準備好,可是你的伴侶還在努力;你的不安全感可能已經完全愈合,你的伴侶卻還在療傷止痛;你可能已經盡棄前嫌,可是你等待的那個人卻還沒有開始做有關原諒和放棄的工作。因此,你將繼續(xù)停留在混沌期,直到你的“真命天子”也準備好,能夠與你攜手人生。不要失望,這是好事?;煦缙诔俗鲎銣蕚湟灿斜Wo作用。
耐心是治療混沌期憂郁癥狀的良藥。不論你喜歡與否,你必須學習對自己有耐心。不要因為忍不住發(fā)怒、氣惱或難過,而對自己生氣。處于混沌期,你很容易因自己應該或不應該怎么想、怎么做而自責不已。在混沌期,不管有什么感覺都應該泰然處之,讓它過去。不要評判自己的感覺,或因有這種感覺而自責。不要批判感覺的好壞或對錯。放松自己,任由自己隨著出現的感情波濤起伏。一旦你受夠了壞情緒,或是了解了造成這種情緒的癥結,它會自動消失。你之所以有這種情緒,是因為你正準備清理、釋放它。如果你抗拒它,它就會跟你作對,為自己的生死存亡而戰(zhàn)。在混沌期,舊有的感情和習慣會為其生存而與你奮戰(zhàn),你所能采取的做法,就是對自己、對自己的感覺有耐心。
為無條件的愛和被愛耐心地做準備,并不意味著你必須無所事事地坐著玩弄手指。它意味著,即使你正處在混沌期,等待著天賜良緣,你仍然能夠而且也將擁有珍貴的、意義深遠的混沌期經歷和混沌期關系。你在每一次情感關系中的一切作為,都是一種準備,讓你更加接近無條件的自愛和愛人的偉大經歷。許多混沌期的經歷和關系就是為此而來,讓你逐步接近目的地,而并非直接把你帶到終點。你所要做的是避開誘惑和陷阱,不要以為每一段感情都該海枯石爛、此情不渝。切記,你一直在為得到更好的事物而做準備,間接地,你也會受到保護,免于更悲慘的命運。等混沌期這段感情的天命完成后,你會向前邁進,進入你應置身之處。
出生模式決定我們的愛情模式
大部分的人在一生中,很可能會有一段接一段的情感關系,有些愉快,有些則不然??墒俏覀兌紱]有意識到,為何會陷入這種動情之后受傷,受傷之后又想隱藏情感的模式。我們相信自己只是在回應剛剛發(fā)生的事或剛剛說出的話,但很少有人了解到,我們的自我和感受是長久累積而來的。那是我們的“包袱”,這些“包袱”構成了混沌世界。那些你需要知道、感覺、理清和治療的事物,在混沌期都活躍起來,使我們在追尋愛的過程中,表現出過于主動或過于被動的自毀行為。我們主動或被動的行為模式是與生俱來的,是由我們出生的種種模式所決定的,我們稱之為出生模式。我們在生活過程中,總是無意識地重新構筑我們出生之前和出生之時所存在的情況、能量和環(huán)境。我們對出生模式的反應經常是不自覺的,這正是我們?yōu)楹螣o法意識到自己做了什么事情、為什么要這樣做、為什么被動、為什么主動的原因。只要花上一點時間自我反省和檢討,我們便能輕易地將發(fā)生在我們人際關系中的事與我們的出生模式聯(lián)系起來。
我的母親是個酒鬼。在我出生前不久,她被診斷出患有乳腺癌和白血病。當病情得到證實后,只要她不喝酒,就得注射鎮(zhèn)靜劑,因為癌癥很可能奪去她最熱愛的兩件東西:她的乳房和生命。我的父母并沒有正式結婚,我的父親另有妻子,她就住在離我們家兩個街區(qū)遠的地方,而我父母同我祖母住在一起。我的母親是父親的情婦,為他生了三個孩子,可以想見,我出生的環(huán)境有多么復雜。
在母親的子宮里,我們就浸泡在某種能量中,它會成為我們開始成長的基石,奠定我們自我感覺的基礎。有些人浸潤在關愛和愛情的激情里,我卻浸潤在充滿恐懼、困惑、內疚、不誠實和疾病的氛圍中,或許這是我這一生大部分時候都表現出A型性格的原因。我必須承認,我最早的情感關系與我父母表現出的那種不健全關系非常相似。我的初戀只是單相思,我的第一次婚姻是一種飽受辱罵和肉體折磨的經歷。你所愛的人怎么會讓你如此痛苦?你怎能因此放棄如此心愛的人?這或許是母親的困惑,也正是我以一種極具進攻性的態(tài)度對愛和情感關系發(fā)出的最初疑惑。
你或許不太清楚自己出生時的情況,它們可能不像我所經歷的那么富有戲劇性??墒腔A仍然相同:你在子宮里學習和經歷過的事,離開子宮后,你會在生活中繼續(xù)維持原有的行為模式。我成年后才知道,父親經常辱罵母親,甚至動粗。他試圖讓她戒酒,可她不肯聽。他試圖讓她好好照顧自己,她卻做不到。他對她的愛表現得極具攻擊性,因為他們總是爭吵不休,像貓狗一樣水火不容。暴力是以肢體表現攻擊性,如果回過頭來想,會發(fā)現人類出生時的情景也非常暴力。那是一種攻擊性的行為,逼得你離開身體所知道的唯一舒適安全之地。在許多情感關系中,我們常把攻擊性和暴力與愛混為一談。
當一個有身孕的酒鬼分娩時,她很可能神志不清,迷迷糊糊。我相信母親就是這個樣子。陣痛開始時,她不知是喝酒了,還是吞了什么藥,以致頭昏腦漲。我相信,這就是她一直到最后時刻才讓別人知道我要出生了的原因。等別人知道后,她還得爬下四層樓,到大街上去叫出租車。雖然我們住的地方離醫(yī)院只有短短的四個街區(qū),可是已經來不及了。她等的時間太長了!好不容易等來一輛出租車,她的羊水已經破了。人們都說沒有羊水的分娩會非常痛苦,而且很容易難產。我就是缺乏羊水而干干地出生的。據說我母親拼命忍著不讓我冒出來,可是大大出乎她的意料并讓出租車司機大感晦氣的是,出租車一在醫(yī)院前面停住,我就出來了。這可夠主動的。
現場亂成一團,就像任何情感關系剛開始時常有的那樣。出租車里亂七八糟,一塌糊涂。我的母親被扶了出去,我則獨立奮戰(zhàn),躺在出租車地板上,想弄清究竟發(fā)生了什么事。我可以想象,這情形有點兒像第一次約會后回到家里,思忖自己是否會再次接到約會的邀請。四周都是人,可是我懷疑他們也被嚇得不知如何是好。有個護士把我從出租車里抱出來,看著我說:“你就不能等等嗎,嗯?急性子!看,弄得一塌糊涂!”更糟的是,我那醉醺醺的母親生孩子時,父親并沒有在現場幫忙。母親和我對此都羞于啟齒。從那時起,我有過無數次讓自己感到丟臉的經歷。
這就是我的出生模式,也可能因此使我產生這些感覺:
·不管怎樣都是我的錯。我在情感關系中已不知道說過多少次:“噢,我知道了,又是我的錯!”真希望我每這樣說一次,就有人給我一塊錢。
·我必須為自己做一切事,而且一切都得自己來,因為你需要男人幫忙時,他們總不在身邊。我是否提到過,獨立性常常成為我的情感關系中的一個關鍵問題?
·愛與被愛是丟臉的事情。換言之,我對自己以愛的名義去做的事情感到丟臉。
我的朋友肯·凱澤爾讓我明白了出生模式對人的影響。他告訴我,他是個“產鉗嬰兒”,醫(yī)生必須深入子宮把他硬拖出來——用鉗子緊夾著頭部。當然,這么做是出于關愛,但是他意識到,這件事對他造成非常深遠的影響。他承認在他生命的大部分時間里,他都滿懷激情地投身于各種規(guī)劃和人際關系中,可是每當事情進行到四分之三時,他就會變得精疲力竭,不得不停頓下來。他實在沒有力氣或智慧來完成這些活動。他的出生模式使他對生活采取被動的態(tài)度。有些人的生活經歷和人際關系不就是這個樣子嗎?我確信,我們每個人都認識這樣的人,他進入情感關系時又踢又叫、拼命抗拒,非得別人生拉硬拽才行。進入情感關系之后,就在一切似乎進行得很順利時,這個家伙卻又放棄了。這種行為有時被稱為“害怕承諾”,它本身就是被動行為的表現,是出生模式導致的。
我相信,我的出生模式與我的恐懼感有直接關系,這種恐懼感使我在許多人際關系中產生羞愧心理。我的朋友肯承認他比較被動,而我卻比較好斗。他會在事情發(fā)展得相當如意時,絕望地舉雙手投降。我則一心想完全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得到想要的東西。在生活中,有時你必須被動,有時你必須變得主動。被動或主動行為,本身并沒有什么不妥。但是,你在混沌期學習自愛和無條件愛別人時,就必須打破自己的出生模式。此時,你應該意識到自己原來在情感關系中的作為是行不通的。同時,你還應意識到必須打破舊有模式,摒棄昔日所學,根據新的知識,建立新的愛情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