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 中國的"敦刻爾克大撤退"

萬家?guī)X大捷 作者:葉紹榮


薛岳的南潯線,就像是一塊深不可測的泥沼,這泥沼外表平靜,看不出有什么特別之處,實則深不可測,深藏殺機。驕狂的日軍進入南潯線,就像是一頭陷入泥沼的野牛,憤怒地揚起四蹄,怒吼著、掙扎著,竭盡全力,千方百計地想爬出泥沼,然而,徒費了諸多的時日,卻在泥沼內(nèi)越陷越深……

蔣介石要的正是這種效果,此時此刻,時間對他來說,是異常的金貴。

隨著南京的陷落和武漢會戰(zhàn)的爆發(fā),國民政府的立國方略已經(jīng)改變,此時已由東部立國變?yōu)槲髂狭?,國民政府的政治、?jīng)濟、軍事、文化重心,正在緊鑼密鼓地向西南轉移之中。

早在武漢會戰(zhàn)序幕拉開之初,蔣介石就已下令:駐武漢三鎮(zhèn)的各機關團體、廠礦、企業(yè)、學校,一律撤至重慶、昆明、宜昌、湖南、西安等地,這其中包括大量的兵工和日用品生產(chǎn)企業(yè)。同時,為了防止南京大屠殺的悲劇在武漢重演,蔣介石還令武漢居民和從東部逃亡過來的大批難民也一律撤出。只留下他的軍事指揮機關—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在武漢指揮作戰(zhàn)。

要將這么一大攤子家當在日軍攻占武漢前撤出,顯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是經(jīng)歷了淞滬會戰(zhàn)、南京保衛(wèi)戰(zhàn)、徐州會戰(zhàn)之后僅剩的一點家當。如今,外援已斷,武器和日用品的生產(chǎn)就全指望這點家當了,這是國民政府賴以生存和繼續(xù)抗日的根基和命脈。

這次大撤退的壯舉空前絕后,大量的機器需要搶拆、搶裝、搶運,“冷冰冰的機器涂上了熱騰騰的血”。后世學者評價這次大撤退是中國工業(yè)史上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敦刻爾克大撤退”。

“敦刻爾克大撤退”發(fā)生于法國北部,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一次極其悲壯的事件。

1940年,希特勒率領的德國軍隊進攻英吉利海峽,將40萬英、法軍隊包圍在法國北部一塊狹小逼仄的地方,當時的情況萬分危急,其他的地方都已被包圍得水泄不通,只有一個叫“敦刻爾克”的小港勉強可作海上退路。敦刻爾克港口很容易遭到敵機和敵人炮火的攻擊,40萬大軍如果都從這里撤退,后果不堪設想。

在這千鈞一發(fā)之際,英國政府和海軍動員人民起來緊急營救這些陷入敵人重圍的部隊。在當時的情況下,若想全部救出幾乎希望渺茫,但他們沒有放棄,能救一個是一個。

英國民眾盡管對政府的無能極為不滿,但他們還是毅然決然地投入到了這場史無前例的大營救之中,一支由1000多艘大小不一的船只組成的船隊出發(fā)了,這些船只五花八門,有游艇、漁船、拖船、小舢板等,這支船隊冒著隨時被炸沉的危險,終于在九天的時間里,將30多萬大軍搶運到了英國。

“敦刻爾克大撤退”的壯舉,驚天地,泣鬼神,博得了世人的交口稱贊。

后世學者都將1938年武漢會戰(zhàn)期間,發(fā)生在武漢三鎮(zhèn)的這場大轉移,稱之為中國的“敦刻爾克大撤退”。

經(jīng)過這次大遷移,一個以重慶為中心的遍及川、黔、滇西南三省門類齊全的中國戰(zhàn)時工業(yè)基地由此建立起來了,有力地保證了前方戰(zhàn)場武器彈藥和物資的供應,從而為中國抗日戰(zhàn)爭深入持久地進行下去,提供了強有力的物質(zhì)保障。

蔣介石要保住這點家當,保住這些壇壇罐罐,最需要的就是時間!

此時此刻,時間,對蔣介石來說,夢寐以求,一刻千金?。▍⒁娊鸸鹛m等著《中國抗日戰(zhàn)爭60件大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