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羅家倫信件披露的隱秘(2)

陳寅恪與傅斯年 作者:岳南


1924年,可能因傅、羅皆在柏林大學研究院就讀,而見面機會較多的緣故,這一時期沒有信函往來。第三封通信的時間已是1925年,羅家倫已轉(zhuǎn)入巴黎大學就讀,這一時期的通信幾乎全部圍繞一個“錢”字與一個“愁”字,但事情又往往不是一個“愁”字就了得的。

隨著國內(nèi)軍閥混戰(zhàn)不息,形勢混亂不堪,山東政府方面的官費籌措已極困難,無法及時向海外留學生匯寄。這個時候國內(nèi)的紡織大王穆氏企業(yè)因經(jīng)營不善而倒閉,羅家倫的經(jīng)濟來源中斷。為了繼續(xù)在英、法兩國收集近代史資料,以便完成最后一年的研究計劃,羅氏除了譯書寫稿掙點小錢補貼外,通過老校長蔡元培介紹,向商務印書館監(jiān)理張元濟借得國幣1500元。這筆款項于1925年下半年分兩次匯至倫敦及巴黎,羅家倫得此巨款,除償還債務外,手頭還有部分余額。此事被傅斯年偵知,借這年秋到巴黎短期訪學之機,向羅氏借了一筆小款以為急用。到了秋后算賬時,手頭已不寬裕的羅家倫致快信向傅“討債”。已是窮困潦倒的傅斯年大窘,立即修書一封,敘述自己“挖東墻補西墻”的艱難處境,其中一段寫道:“弟在巴黎最后接到朱寄之二十,換了后,還債等已精光,末日只剩了三十佛朗,其手中之二十馬克尚是從吾(按:姚從吾)寄我者也。到了此地,幸員外尚有幾文,故用到11月,過了初十,朱寄來二十鎊,交了2月房錢去其過半,所余的月底還完了員外怎么辦呢?幸與老陳(按:陳寅恪)定了一約,他先把二十鎊之馬克給我,我交了學費及他種零費,借給一位更窮的朋友三十馬克,交了這月房錢,今天只剩了四個半馬克,愁得這兩天無以為繼也?!庇终f:“上星期初已即向朱要二十鎊,大約此星期可寄來。但此是老陳的了,有約在。他即日走,先赴英國,故更無從通融起。那么怎么辦呢?上星期一向朱寫信時,說有二十方可過年節(jié),當時尚未計算得清楚,信發(fā)覺‘斯言之玷,不可為也’。始意覺得這月總可勉強到底,但陳走甚急,姚錢不來。前昨兩日,整日思法子。昨天開了一個書單子,擇其或有人要者于Hirschwaid,未知下文如何?此時滿想向朱再要,但如何措辭,且甚無效耳要是老陳不走尚有法,而他即走。他的錢為郭才子陳津藻二位借了上路,故他也著急無對。此時柏林的環(huán)境中,比先更窄,故通融之國,更窮。幾乎等于不能借分文之局面。這兩月,子水、從吾、大維都是賴老陳維持。老陳大苦,老陳走后,更不了矣?!?/p>

因傅信均無日期,故無法判斷確切時日,但從信的內(nèi)容推斷,此信大約寫于1925年秋冬時分。信中提及的“老朱”或朱某,乃中國駐英公使朱兆莘,歐洲留學生的經(jīng)費一直由朱氏作為代理人具體操辦。但此時國內(nèi)政局混亂,經(jīng)費匯不出,朱氏無能為力。為了應付不斷前來“討債”的書呆子,朱氏迫不得已,只好從公使館的其他款項中轉(zhuǎn)借幾個小錢予以應付救急,傅斯年所得二十鎊即是此例。

信中涉及有債務關(guān)系者多達八人,那個神秘的“員外”不知是指何人,但提及的老陳,是指即將歸國的陳寅恪。言語中可以看出,這批留學生們的錢財除了相互借來借去外,作為老大哥的“老陳”,于此間顯示了舉足輕重的分量,同時也透出他對眾位難兄難弟的關(guān)切之情。

到了1926年初,傅斯年終于從朱氏處領(lǐng)到了十英鎊的匯票,于是致信羅家倫說:“本想就此寄你四鎊,寄仙槎(南按:何思源字)二鎊。但換現(xiàn)鎊待了三天,此三天中又為人借去了幾文,自己實沒辦法了?,F(xiàn)只寄你二鎊,仙槎一鎊。朱既許我下月設(shè)法,到時弟必再寄。月中窮不可言,特別糟者是今后全無辦法,山東學費已全無望矣?!备邓鼓陮懶艜r,國內(nèi)軍閥混戰(zhàn)加劇,整個中國大地彈片橫飛,血流遍野,大小官吏爭相茍全性命,已無人再去管這批海外學子是死還是活的事了。傅氏與何思源屬山東同鄉(xiāng),何思源來自水泊梁山的發(fā)源地菏澤,著名的鄆城縣、曹縣等皆從屬菏澤地區(qū),當?shù)亓鱾饔小傲荷揭话賳伟藢?,七十二名出鄆城”之語;傅來自梁山腳下的聊城,武松打虎的陽谷縣屬其轄地,因而二人既是北大同窗,又有小同鄉(xiāng)之誼。眼看山東方面的官費沒有希望,其他款項又無從進取,面臨斷炊的何思源,能得到傅斯年借予的一個英鎊也算是不幸之中的萬幸。此等情形很能令人想起當年劉備在販賣草鞋的途中,饑餓難耐又無錢購買一個燒餅那“一文錢難倒英雄漢”的故事。十幾年之后,當歸國的何思源在相繼登上國民黨山東省主席與北平市市長寶座之后,不知對這一文大錢的艱難來歷還記得否。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