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卦的啟示
談起《易經(jīng)》,大家耳熟能詳?shù)膽?yīng)該是乾卦各爻的爻辭,如“潛龍勿用、飛龍在天、亢龍有悔”等語。聽到這幾句話,會以為《易經(jīng)》大概都在討論“龍”這種古生物。事實真相如何呢?乾卦確實專門借用龍來作為象征,但是其他六十三卦,則只有坤卦上六談及“龍戰(zhàn)于野”而已。
龍究竟是什么?它似乎是水陸空三棲的生物,所以可以象征宇宙創(chuàng)生的力量,遍及一切領(lǐng)域。古代確實有龍。春秋時代史墨說:“龍,水物也。水官棄矣,故龍不生得?!舨怀σ?,誰能物之?”(《左傳·公二十九年)水官負責(zé)養(yǎng)龍,后來不知何故而放棄了。如果不是整天可以見到龍,又有誰可以描繪它呢?
從“潛龍勿用”一語,可知龍可以入水;再從“見龍在田”一語,可知龍可以出現(xiàn)在地上;然后“飛龍在天”自然是肯定龍可以飛翔于空中。所謂“云從龍,風(fēng)從虎”,不是把龍與天上飄動的白云聯(lián)系起來了嗎?據(jù)說孔子年輕時曾經(jīng)拜訪老子,受到不少教訓(xùn)與啟發(fā),他回國后,向弟子描述老子像龍一樣(其猶龍也),然后加一句:“乘風(fēng)云而上天。”這更清楚顯示了龍可以遨游于天空。
在《莊子·天運》也提及孔子拜訪老子的故事,在這篇文章中孔子的描述更生動了。他依然以龍比擬老子,然后說:“龍,合而成體,散而成章,乘乎云氣而養(yǎng)乎陰陽?!币馑际牵糊?,合起來成為一個整體,散開來成為錦繡文章,駕著云氣,翱翔于天地之間。由此觀之,龍確實可以代表剛健不已的創(chuàng)造力。
那么,“潛龍勿用”一語只是單純地用來描寫年輕人,或者,成年人也會遇到這樣的處境?從乾卦的《文言傳》看來,孔子對“潛龍”的描述讓人大開眼界。他說:“這是指具有龍的德行而隱遁的人。他不會為了世俗而改變自己,也不會為了名聲而有所作為;避開社會而不覺苦悶,不被社會承認也不覺苦悶。別人樂于接受,他就推行主張;別人有所疑慮,他就自己退避。他的心志是堅定而無法動搖的,這就是潛伏的龍啊。”
換言之,一個德行與能力皆有極高修養(yǎng)的人,依然可能處在“潛龍”的位置。有些專業(yè)人才到了中年才轉(zhuǎn)業(yè),或者想要開創(chuàng)新的事業(yè),這時必須從基礎(chǔ)做起,不正是潛龍嗎?從卦象看來,乾卦初九位居底層,往上是五個陽爻,皆有充實力量,根本不容僥幸。并且,底下的爻想要往上發(fā)展,初九必須依賴九四,奈何同性排斥,毫不相應(yīng),只能稍安毋躁了。到了九二,則因為位居下卦三爻的中間,正如九五位居上卦三爻的中間,等于有人輔佐與左右逢源,因為這兩卦都談及“利見大人”,適宜見到大人。所謂大人,是指德行完備的人。對君子而言,這是得君行道的大好機會,可以放手一搏。
九三與九四,都是“無咎”(沒有災(zāi)難),但是條件是必須不斷“進德修業(yè)”?!白龅街艺\而信實,由此可以增進德行;修飾言辭以確保其誠意,由此可以累積功業(yè)”。由此可見,進德在于自己,修業(yè)則須有事實驗證,亦即要讓別人感受到自己的誠意,才有可能合作成事。到了九五,則是“飛龍在天”,可以充分發(fā)揮乾卦的活力。在人類社會,則象征國君在上,天下安定繁榮。后代以“九五之尊”推崇天子,正是乾卦所昭示的理想。
最后,到了上九,也就是乾卦的最上爻,這時突然變成“亢龍有悔”,意思是:龍飛得太高,已經(jīng)有所懊悔?!兑捉?jīng)》各卦到了最上爻,大都是不理想的,那是因為卦的運作是由下往上,而最上爻注定要被替換,難免覺得前途茫茫。我們在事業(yè)或年齡抵達頂點時,不是也會有蒼涼之感嗎?這時唯有專務(wù)修德,或許可以減少懊悔。如美國富豪巴菲特捐出大筆錢財,從事公益事業(yè)。他在世人心中,從富豪轉(zhuǎn)變?yōu)樯迫?,重新開始“貞下起元”的契機,可謂明智。
2.坤卦
坤。元亨,利牝馬之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
象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①時運:為人厚道,聲名遠傳。
②財運:滿載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