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斷案
有個鄉(xiāng)下人談論自己的志向,說:“我要是有一百畝稻田就心滿意足了?!?/p>
鄰居聽了,心生嫉妒,便說:“你要是有一百畝田,我就養(yǎng)一萬只鴨子,吃盡你的稻子。”
于是,兩人就為一些不著邊際的事情爭鬧不休,便扭打著前去衙門告狀。他們不認得衙門,經過一座學堂,見是紅墻大門,就廝扭著走了進去。正好有個秀才在大堂上踱方步。他們以為是縣官老爺,便跪在地上,各訴狀情。
秀才搔搔頭皮,說:“這樣吧,你們一個買起田來,一個養(yǎng)起鴨來,待我做了官,再給你們審理這件案子?!?/p>
心耳在這里
某地來了一位新任巡撫,他是個外鄉(xiāng)人。有一天,他操著家鄉(xiāng)話對差役說:“你給我買根竹竿來!”
差役誤聽為“豬肝”,立即上城買來豬肝,還自作主張買了一個豬心,滿以為巡撫會高興。
誰料巡撫一見,不由大笑,責怪他做事不開動腦筋,責問道:“你的心在哪里?”
差役忙從衣袖里拿出豬心,回答說:“大人,心在這里。”
清代,有個縣太爺,夏天怕熱,想買一張竹床,便對仆人吩咐道:“你到市場給我買一張竹床來,讓老爺涼快涼快!”說著,遞給仆人一塊銀元。
沒有想到的是,仆人將“竹床”聽成了“豬腸”。他徑直跑到肉店,把錢往肉案上一擱,大聲道:“給我稱副豬腸!”
老板見是縣衙門的人,趕忙揀了副豬腸,上秤一稱,還差二兩,便補給兩只豬耳朵。仆人喜笑顏開,暗想:老爺只叫買一副豬腸,現(xiàn)在卻多了兩只耳朵,這小小外快正好供我下酒,于是將豬耳朵塞進了自己的褲腰袋里。
仆人即刻回衙交差??h官見仆人拎著豬腸,不由火冒三丈,斥罵著:“你這個混蛋,叫你去買竹床,偏偏買來豬腸,耳朵到哪里去了?”
仆人嚇得面如土色,慌忙摸出兩只豬耳朵顫抖著呈上,哆哆嗦嗦地說:“老爺……明察,耳朵……在這里?。 ?/p>
庸醫(yī)斷箭
從前有個庸醫(yī),自稱擅長外科。
有一次,一個軍營里的副將在戰(zhàn)場上中了流箭,箭頭深深扎進筋膜內,痛苦不堪,那位外科醫(yī)生被請來施行手術。
醫(yī)生走到床邊,稍一察看,便掏出一把大剪刀,咔嚓一聲,剪去露在外面的半截箭桿,就要辭去。
副將拉住他說,“箭頭還扎在肉里面,怎么不取出來?”
醫(yī)生回答:“這是內科的事情,與外科概無關系?!?/p>
一錢莫救
從前有一個人,性格極為吝嗇,不光對別人吝嗇,對自己也是如此。有一次,在外出的路上,遇上河水忽然上漲,吝嗇人不肯出擺渡錢,寧愿冒著生命危險涉水。
誰知他剛到河中,水勢突然兇猛起來,他被沖倒了,在水中漂流了大概半里路。
他的兒子在岸上,十分著急,卻幫不上忙,只得尋找船只去救助。船夫要價一錢,可是吝嗇人的兒子只同意出價五分,兩人為了價錢爭得面紅耳赤。
這時候,落水人竟不忘對兒子大喊:“我的兒子呀!如果出價五分就來救,一錢就不要來救!”剛叮囑完,一個浪頭打來,他轉眼間就被吞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