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叔牙見桓公驕形于色,便坦誠相告:“陛下既然直言相告,我也就直話直說了。當(dāng)年陛下的兄長公子糾排行在前,陛下與他爭奪王位,不加謙讓,這是不仁;違背姜太公的遺言,攻打魯國,這是不義;那次在戰(zhàn)場上,你受了傷,這是不武;陛下生活作風(fēng)不夠檢點(diǎn),這是不文。自己做了不好的事卻不知道,只知道掩過飾非,沒有天災(zāi)必有人禍。蒼天高高在上,人們說話它都能聽到,我剛才列舉陛下的過失,蒼天也會(huì)聽到的。”
齊桓公羞愧地說:“幸虧先生記得我的過錯(cuò),并給我指出,這是國家的福氣,若不是先生及時(shí)提醒我,險(xiǎn)些鑄成大錯(cuò),有害社稷?!庇谑牵R桓公取消了鑄鐘的打算,變得比較謙遜了。
艾子斥無理
營丘有一位秀才,總喜歡蠻不講理地和人爭論。有一天,他碰上艾子,便問道:“先生,你坐的大車下面總要掛著鈴鐺,沙漠的駱駝也在頸上掛著鈴鐺,那是什么原因?”
艾子說:“因?yàn)轳橊労蛙囎拥捏w積大,夜間走路時(shí)怕狹路相逢,所以掛上鈴鐺,雙方一聽見鈴鐺響,才好相互讓路?!?/p>
“我常??匆妼毸斏弦矑熘忚K,難道這也是為了夜間走路相互避讓嗎?”
“高塔上系鈴是因?yàn)轼B雀都喜歡在那里筑巢,撒下糞便會(huì)弄臟那些風(fēng)景美麗的地方。而鈴鐺一響會(huì)把鳥雀趕走,你為什么要拿它跟車子和駱駝相比呢?”
“鷹鷂出去捉鳥雀或在林中飛翔時(shí),它們的尾巴上也系著鈴鐺,難道鳥雀會(huì)在他們的尾巴上筑巢嗎?”
“不是啊,鷹鷂出去打獵,主人覺得若在它的腳上拴了繩子容易被樹枝纏住,若系上鈴鐺,只要它一拍翅膀,鈴鐺就會(huì)響起來,主人就可以循聲而去了。怎么可以說是為了防止鳥雀做巢呢?”
營丘秀才并沒有打算就此打住,仍然說道:“先生,我贊同你的觀點(diǎn)。但是有人出殯時(shí),前面的搖著鈴,嘴里哼著歌。從前我一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現(xiàn)在才明白原來是搖鈴的人怕被樹枝絆住,但不知縛在那人腳上的是皮繩呢?還是麻繩?”
他無理的糾纏令艾子頗為反感,他想了一下,靜靜地說:“是給死人開路的。因?yàn)樗勒呱昂湍阋粯酉矚g胡扯,所以搖鈴是要讓他知道有人在想念他。”
如此朋友
西郭子僑和公孫詭隨、涉虛三個(gè)人經(jīng)常改變裝束在夜里翻越鄰居的墻壁。鄰居非常憎厭他們,就在他們來回的路上挖了一個(gè)坑,在坑里放入糞便。
一天晚上,他們又出門了。西郭子僑在翻墻的時(shí)候,首先落入糞坑,但他卻不吭聲,反而招呼公孫詭隨快翻。公孫詭隨跟著也落入糞坑,正想呼叫,西郭子僑掩住他的嘴巴低聲說:“不要出聲?!币粫?huì)兒涉虛也來了,同樣也落入了糞坑。
西郭子僑于是說道:“大家都一樣,我想也就沒有什么可以互相譏笑的了?!?/p>
莊子諷曹商
戰(zhàn)國時(shí)期,宋國有一個(gè)人名叫曹商,奉宋王之命出使秦國。在他動(dòng)身的時(shí)候,宋王給了他幾輛馬車。到了秦國,他把阿諛奉承、溜須拍馬的功夫運(yùn)用到了極至,討得秦王的歡心。回國時(shí),秦王送給了他一百輛馬車,于是他威風(fēng)凜凜、趾高氣揚(yáng)地回到了宋國。
曹商回到宋國后,四處炫耀自己。有一次,他見到了莊子,便嘲笑他說:“像您這樣居住在貧窮的村子里、狹窄的小巷中,靠編麻鞋為生,餓得脖子枯瘦,臉色蠟黃。忍饑挨餓,這是我趕不上您的地方;可是,說服大國的君主,并得到上百輛車子,對我曹商來說,并不是件太難的事情!”
莊子淡然一笑:“有人說秦王得病后請醫(yī)生,給酬勞的原則是:能夠動(dòng)手術(shù)割瘡的,賞一輛車子;能夠給他舔痔瘡的,賞五輛車子。一般所治的病越下作,得到的車子就越多。您可能是為他舔痔瘡了吧?不然,怎么一下子就得到這么多的車子呢?”
曹商聽到這里,臉一下子紅得像豬肝一樣。從此,再也沒聽說過他炫耀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