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者做壽
村里有一位九十九歲高齡的長者做壽,同村人均來祝賀。村中有一位游手好閑之徒,經(jīng)常東家一言、西家一語地胡說八道,信口開河,村里的人都討厭他。這次見老者做壽,他又想借機(jī)會去混頓飯吃。
在所有的來賓還未入席前,這人便站在庭下對老者屈躬作揖道:“祝您老人家長命百歲,希望我明年也能祝賀您百歲大壽?!?/p>
老者一聽,心想我今年就已經(jīng)九十九歲了,你祝我活百歲,這不是咒我明年就死嗎,于是馬上說:“好啊,我看你的身體沒什么大礙,明年一定能來為我祝壽?!?/p>
在場的人頓時哄堂大笑起來,弄得這位平時油嘴滑舌的家伙狼狽不堪,飯也沒吃成就灰頭土臉地跑了。
馬如飛救場
相傳,現(xiàn)代演唱家馬如飛才思敏捷,善于應(yīng)變。某日,他在彈唱《珍珠塔》時,一不留神,把“丫環(huán)移步出了房”誤唱成“丫環(huán)移步出了窗”。聽眾大嘩。
馬如飛發(fā)覺念錯了唱詞,接著補(bǔ)上一句:“到陽臺上晾衣裳?!庇谑瞧鹚阑厣牨婑R上報以掌聲。
唱著唱著,又不慎將“六扇長窗開四扇”誤唱成“六扇長窗開八扇”,這更糟了。可是馬先生并不驚慌,他靈機(jī)一轉(zhuǎn),接唱道:“還有兩扇未曾裝?!甭牨姶蠹雍炔剩_下一片掌聲。
誤唱的戲詞雖都不合邏輯,荒唐可笑,然而經(jīng)演唱家兩句補(bǔ)救,又皆順理成章,化腐朽為神奇了。
蔣子龍解謎
1982年秋天,在美國洛杉磯召開的中美作家會議上,美國詩人艾倫?金斯伯格請中國作家蔣子龍解個怪謎:“把一只五斤重的雞放進(jìn)一個只能裝一斤水的瓶子里,您用什么辦法把它拿出來?”
“您怎么放進(jìn)去,我就怎么拿出來。”蔣子龍微笑道,“您顯然是憑嘴一說就把雞放進(jìn)了瓶子,那么我就用語言這個工具再把雞拿出來。”
金斯伯格贊賞道:“您是第一個猜中這個怪謎的人?!?/p>
要不要試試看
有一天,一個被祖父母嬌縱慣了的孩子和家人一起去逛百貨公司。
當(dāng)他們走到游樂區(qū)時,孩子一看到有旋轉(zhuǎn)木馬,便立刻一躍而上。游戲已經(jīng)結(jié)束時,這孩子卻像腳底粘了膠水一樣,死活不肯下來。
正當(dāng)父母和服務(wù)人員都無可奈何、束手無策的時候,有位游客對另外一位游客說:“你不是兒童心理學(xué)的博士嗎?現(xiàn)在全看你的啦!”
就在眾人的慫恿與期待下,博士走到孩子旁邊,附耳向他說了些悄悄話,孩子二話不說乖乖地下了木馬。
大伙兒在欽佩之余,紛紛向博士請教:“你究竟對那孩子說了些什么呀?怎么這么有效?”
“也沒什么,我只是小聲地對他說:‘如果你還不下來,我就狠狠打你一頓屁股,你要不要試試看?’”博士平心靜氣地說。
眾人一片愕然。
你贏她輸
阿凡提專與巴依作對。有一位自認(rèn)為聰明的巴依為了報復(fù)阿凡提,雇他為長工。一天,巴依和老婆下棋,就把阿凡提叫到跟前說:“阿凡提,聽說你很聰明,那你就來猜猜我們這盤棋的輸贏吧。猜對了,我給你一個元寶,猜錯了,你就要挨我二十皮鞭。”阿凡提同意了,當(dāng)場鋪開一張紙,在上面寫道:“你贏她輸。”
巴依看在眼里,故意把棋輸給了老婆。“你輸了,該打二十皮鞭了!”他得意地對阿凡提說道。
“老爺,我猜對了!”說完,阿凡提念道:“你贏她?輸!”
這句話表達(dá)的意思是巴依輸,老婆贏,巴依一句也說不出來?!安恍校俨乱槐P才算!”狡猾的巴依說道。阿凡提又同意了。這一盤,巴依贏了她老婆。阿凡提打開一念:“你贏,她輸!”
巴依無話可說,他的陰謀又沒有得逞?!安?,還得猜一盤!這次我說話一定算數(shù),你要是猜對了,這元寶就是你的了;猜錯了,就可別怪我對你不客氣了!”“可以,不過這回你說話可得算數(shù)了。”阿凡提說。
這一盤,巴依與老婆故意下了和棋。阿凡提又打開紙念道:“你贏她輸?”
這次阿凡提不肯定誰贏誰輸,所以說他們和了。巴依的陰謀再次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