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黃、玫瑰油以及松節(jié)油也許對傷口是有害的,這樣的想法,他從未考慮過。(事實上,那種敷料是專門用來確保傷口感染的。在那個沒有殺菌程序的時代,傷口感染流膿是非常普遍的——這似乎不被認為是治療失敗的標志,仿佛不經過這個過程,沒有傷口會好轉——這樣,醫(yī)生認為使傷口感染是治療的基本構成內容)佩爾特意做的一個實驗是,有一個老太太告訴他,洋蔥跟鹽碾碎,可以作為燙傷很好的敷料,他對此試驗了一下:
過了一段時間,大家所說的爵爺?shù)隆っ傻俳芏鳎ǚ▏戃娝玖睿┑囊粋€德國衛(wèi)兵喝多了,他的火藥桶著火了,引起了他的手和臉的大面積燒傷,我被叫來給他包扎。我在他的一半兒臉上用了洋蔥,而在另一半兒臉上用的是普通的藥品。在第二次換敷料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使用了洋蔥的那半邊兒臉上沒有水泡,也沒有疤痕,而另外一邊兒全是水泡。這樣,我計劃就這些洋蔥的效果寫點兒東西。
即便是今天,在佩爾努力地想改進他所能獲得的外科治療手段500年之后,我們的大腦中仍很難清晰地區(qū)分他那不尋常的成功和他那完全平常的失敗。要說他用傷口敷料“做實驗”,這就意味著,他以這樣的方式來做的目的是,能區(qū)分起作用的成分和不起作用的成分的不同。鑒于他的努力還不足以值得信賴,意思就是說,他根本就沒有“做實驗”——他在修補錯誤,在瞎搞,在亂弄,他所做的根本就是草率的舉動,都是拿他人的性命在冒險。作為單一的嘗試,在半邊兒臉上的洋蔥,什么也沒有告訴他。有的傷口愈合得好,有的傷口愈合得不好。感染有的時候發(fā)生在這兒,有的時候發(fā)生在那兒。只有經過更為系統(tǒng)的、反復的論證,才能向佩爾揭示出碾碎的洋蔥是否具有療效。
我們關于科學的理念發(fā)展了,盡管我們用來描述科學理念的很多詞匯還經常包含著500年以前的說法。如果“實驗”這個詞兒開始非常嚴格地意味著區(qū)分真理和錯覺的東西的話,那么,科學理念會變得更好,好得多。
圣徒約翰·范·赫爾蒙特的書——《公平實驗》(Oriatrike, or Physick Refined)1662年在倫敦用英文出版。它宣稱,正如教科書一貫所為的,它把錯誤的東西當成正確的了。那本書溫和的副標題是“那被駁倒的一般錯誤和整個被革新并矯正的技術”。這本書包含著《圣經》式的感情和想象力,既包括它的散文風格,也包括它含義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