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講的是作者如何證實“劇院幽靈”確實存在的故事。
劇院幽靈是真實存在的,并非人們一直認為的那樣,僅僅是藝術(shù)家的幻想、劇院經(jīng)理的迷信,或者是芭蕾舞女和她們的媽媽、領(lǐng)座員、衣帽間仆從和門房那些人的捕風捉影。是的,他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只是披著一層幽靈的外衣,或者說,他只是一個活在影子里的人。
翻開國立音樂學院(即巴黎歌劇院)的館藏檔案,我立刻發(fā)現(xiàn),那些傳聞中的“鬧鬼”現(xiàn)象,與巴黎上流社會所津津樂道的一宗離奇悲劇事件存在著驚人的巧合。震驚之余,我不由得猜想,或許所謂的“鬧鬼”,恰恰是引發(fā)那宗悲劇的原因。事件的發(fā)生距今不過三十年,因此在劇院的休息室里,不難找到幾位當年事件的見證者。這些人都是德高望重的長者,他們說的每一句話都確鑿可信,毋庸置疑?;貞浧甬斈甑氖拢先藗?nèi)鐢?shù)家珍,從克里斯蒂娜·戴伊的被劫、夏尼子爵的失蹤,到其兄菲利普伯爵的死亡——尸體后來在劇院的地下湖邊、靠近斯克里布大街的湖岸找到。但是,迄今為止誰也不曾想過,應該把這個可怕的案件與那個有些神秘色彩的“劇院幽靈”聯(lián)系起來。
挖掘真相的過程非常艱難,因為調(diào)查總是伴隨著一些難以解釋的超自然現(xiàn)象。我好幾次走到希望破滅的邊緣,幾乎放棄了追蹤。然而,付出總算有所回報,我最終還是找到切實的證據(jù),證明了劇院幽靈并非一個虛影。
那天,我花了好幾個小時閱讀《劇院經(jīng)理回憶錄》。這本書寫得很草率。作者蒙夏爾曼不信鬼神,在他擔任劇院經(jīng)理期間,對幽靈的詭秘蹤跡視而不見,甚至當他成為“神秘信封”事件的頭號受害者時,仍然對此嗤之以鼻。
就在我心灰意冷地離開圖書館時,遇見了歌劇院的執(zhí)行經(jīng)理。他是個性格開朗的人,當時正在樓梯間跟一個衣著考究的小老頭談笑風生??匆娢易邅?,他愉快地把那個小老頭介紹給我。這位執(zhí)行經(jīng)理對我的調(diào)查知之甚詳,而且曉得我急于找到當年夏尼案件的預審法官福爾先生,但卻一直徒勞無功。我多方打聽,可是誰也不知道這位法官到底是生是死。沒想到得來全不費工夫,他突然出現(xiàn)在我眼前。福爾先生旅居加拿大十五年,回到巴黎之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來到歌劇院行政處,想給自己謀個職位。眼前正在跟執(zhí)行經(jīng)理說話的這個小老頭,正是福爾先生本人。
我和福爾先生聊了大半個晚上,他把自己所了解的夏尼事件和盤托出。由于證據(jù)不足,他只能把事情的起因歸結(jié)為子爵的年少輕浮,并把其兄的死亡歸結(jié)為意外所致。不過,他相信為了克里斯蒂娜·戴伊,兩兄弟間曾發(fā)生過可怕的悲劇。至于克里斯蒂娜和子爵的下落,福爾先生完全說不上來。我提到劇院幽靈時,他只是付之一笑。其實,他也聽說過劇院里發(fā)生的種種怪事,似乎說明在劇院最神秘的角落里隱藏著某個特殊的存在。他甚至還知道“信封”的故事。然而,作為夏尼一案的法官,他認為這些傳聞與案件毫無瓜葛。當年案發(fā)后,曾有一位證人即刻舉證,宣稱遇見過劇院幽靈,可是法官卻認為不值一提。這位證人不是別人,正是全巴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劇院??汀安ㄋ谷恕???上?,法官認為他是胡言亂語。
波斯人的故事,激起了我極大的興趣。如果為時不晚的話,我真希望能找到他,因為他的證詞太寶貴了。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查訪,我果真如愿以償。他一直住在利沃里街的一套小公寓里,就在我到訪五個月之后,他過世了。對于波斯人的故事,起初我也半信半疑,但是,當波斯人像孩子一樣坦誠地說出他所知道的一切,并舉出幽靈存在的種種實證,包括幽靈與克里斯蒂娜·戴伊之間的秘密信函,我腦子里的種種猜想豁然貫通。沒錯,劇院幽靈絕非神話,他是一個真實的存在!
誠然,有人會說他們之間的關(guān)系可能純屬無稽之談,從頭到尾都是某個想象力豐富的人編造出來的。所幸,除了波斯人收藏的那些信函之外,我還在別處找到了克里斯蒂娜的筆跡。兩下比對之后,我徹底打消了之前的疑慮。此外,我也對波斯人做過一番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他為人正派,根本不可能編造謊話來妨礙司法工作。
此外,我把手頭的資料和我自己的推斷講給夏尼家族那些親歷當年疑案的親朋好友聽,他們對我的分析深表贊同。其中有一位D將軍,給我寫了這樣一封信:
先生:
我沒有權(quán)利催促您把調(diào)查結(jié)果公之于眾。但是,我清楚地記得,在著名歌唱家克里斯蒂娜·戴伊失蹤之前,在那件震驚了整個圣日耳曼區(qū)的慘劇發(fā)生之前,歌劇院的休息室里一度充斥著有關(guān)幽靈的傳言。直到慘劇發(fā)生之后,大家的注意力才從幽靈轉(zhuǎn)向了慘劇??墒?,在聽完您的推斷后,我一直在想,如果真的能用幽靈來解釋這樁慘劇的話,那么請您把幽靈的事情說出來,請告訴我們它的真相吧。
夏尼家的兩兄弟一貫相親相愛,可是有些居心不良的人總說他們倆是兄弟鬩墻,以致兩敗俱傷。相比之下,幽靈的說法雖然聽起來不可思議,但仍是更合理的解釋。
請相信我……
于是,我參照手上的資料,再次深入幽靈生活過的那個廣闊的地下王國。在這里,我的一切所見所感與波斯人的說法無不吻合。最后,一個驚人的發(fā)現(xiàn)為我的調(diào)查工作畫上了完美的句號。
大家可能還記得,前一陣子為了挖掘埋藏的藝術(shù)家的唱片資料,劇院地下室曾再次動工。挖掘過程中,工人們意外地發(fā)現(xiàn)了一具無名尸體。我立刻斷言那就是劇院幽靈的遺骸,并請執(zhí)行經(jīng)理先生親自核實我的證據(jù)。即使報紙信誓旦旦地說這具尸體是巴黎公社時期的一名受害人,我也決不動搖。
沒錯,巴黎公社時期的確有受害者在劇院的地下室被屠殺,但尸骨并未埋在這里。實際上,我知道那些尸骨在哪里。當年巴黎被圍困的時候,劇院下面有一個巨大的地窖曾用來儲藏各種供給品,而受難者的遺骸就被埋在離那里不遠的地方。我是在尋找劇院幽靈的尸體時發(fā)現(xiàn)這些殘骸的。至于劇院幽靈的尸體,若不是工人們的誤打誤撞,還不知要在地下沉寂多久。
不過,讓我們先把尸體的事情放一放。在結(jié)束這篇不可或缺的序言之前,我必須對下列人士表示誠摯的謝意:密伏瓦警官(當年克里斯蒂娜失蹤案的首席調(diào)查官)、前任劇院秘書雷米先生、前任劇院執(zhí)行經(jīng)理麥爾西先生、前任合唱團團長加布里埃爾先生。特別要感謝卡斯特羅·巴爾布查克男爵夫人,也就是故事里提到的“小梅格”(男爵夫人對自己的過去并不避諱),她是當年芭蕾舞團的當紅名角,而她的母親——已故的吉瑞太太——曾是劇院幽靈私人包廂的領(lǐng)座員。上述各位先生和女士給我提供了極大的幫助,多虧有他們的回憶,我才能把當年那段愛恨交織的往事細致入微地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
在開始講述這個神秘詭異的故事之前,請允許我向另外一些人士致謝,否則就愧對他們給我的協(xié)助。首先是劇院的現(xiàn)任管理者,他們對我的調(diào)查一直給予大力支持,特別是梅塞爾先生,以及現(xiàn)任執(zhí)行經(jīng)理加比昂先生。還有一個最最可敬的人,就是負責劇院維護的建筑師先生,他明知道可能有借無還,還是毫不猶豫地把查爾斯·加尼埃(劇院設計師)的有關(guān)著作借給我。最后,我必須感謝我的摯友兼前任合伙人勒克羅斯先生,他慷慨地讓我瀏覽他的歌劇藏書,并翻閱他珍藏的一些絕版書籍。
加斯通·勒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