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入太極門
太極拳這個世界對我來說就像迷迷糊糊地摸到了一本書,然后我就迷迷糊糊地把這本書就讀得差不多了,迷迷糊糊地就練出了一些體會。所以我常說我是半路出家,卻念了一本真經(jīng)。
“砰”的一聲——我被撞飛在墻上
七下陳家溝
初見陳照奎
明師
二、太極師承
如果把陳氏太極拳的發(fā)展分作四個發(fā)展階段應該是這樣的,陳王廷是陳氏太極拳的創(chuàng)始人,陳長興是整理為頭套、二套拳的奠基人,也是傳向外姓人的一代宗師,陳發(fā)科是走向溝外,把家傳正宗拳架傳至北京的一代宗師,而我的師父陳照奎則是將家傳正宗拳架傳向全國、推向世界的一代宗師。
陳王廷創(chuàng)拳
絕不外傳的“功夫架”
楊露禪學拳
師爺陳發(fā)科
恩師陳照奎
五大流派
三、悟拳
從師父那里回來以后,再和那個練楊氏的人推手,甚至包括和任何人推手,我就開始反客為主了,所有人再也跟不上我的速度,幾乎沒有一個人能跟上我的速度,只要跟我走,我只要一下變速,對方就得垮掉。
順逆纏
論松
“閃哪”
“凌波微步”
四、過招
從1975年第一次和人交手,一直到1983年打敗日本空手道代表團,在正式場合以及非正式場合下,與各類武術高手交手上百場,從無敗績。
狂妄歲月
技擊意識
“挨打時要抱緊”
全民武術熱的八十年代
大敗日本空手道代表團
五、行家一出手
這個驚心動魄的瞬間是怎么回事呢?就是用聽勁去感知對方來力的方向、大小、時間,用手上長年練就的高速傳感反應,以自己的作用力去感知對方的反作用力。這也是為下一步做火力偵察,因為要進攻的話,給對方多少力他才跟上來呢?不同的人,不同的拳,你給多少它才來,就是說要恰到好處地引誘它必反撲。還有,用什么速度?速度快了,對方就跟不上,慢了,又拿不住??傊@是個拿捏勁,妙不可言,絕對沒法重復。
高手含義
手指一勾人就倒
我就是專門賣打藥的
“大身法”
成為高手的條件
六、一招制敵
真正的功夫就是這樣的,口說一個字的功夫,勝負立判了。太極拳的靈魂就是技擊,講究的就是快如閃電,一招制敵。所以,真要把太極拳搬上擂臺去,觀眾怎么看呢?看什么呢?一招就沒了。
簡單點說,太極拳防守的時候是“四兩撥千斤”,但攻擊的時候就立刻變成了“千斤打四兩”。
對太極拳來說,這是0與100的戰(zhàn)斗,沾上了,對手一次機會都沒有。
以真亂假
打法與擒拿
拳操之別
武術就是要以小搏大
0與100的戰(zhàn)斗
七、陰陽
渾圓力就是六個方向的力,上下前后左右,前后是本能,左右是技巧,上下是奧妙,好好去體會它,把它們全都加上去,如果你畫一個圈,它是六個方向的圓,隨著你功力的增長,你出的力就叫渾圓力了。
真正的太極拳,就應該是六個方向的力,不是六個方向的力,它就會失靈了,不好使了,不管用了。
矛盾之道
平衡魔術師
“一指纏”
“渾圓力”
第五大發(fā)明
八、再悟太極
我總結的陳式太極拳理論簡稱兩句話:“梢節(jié)領勁入妙境,兩頭卷曲定乾坤”。這些要求提綱挈領,明白易行,能使太極拳的訓練方法更加直觀化、科學化,去曲取直,事半功倍。除了強身健體的效果之外,還大大縮短了“功夫”獲得的周期,這是我最為自豪的。
“閉關”苦思
師伯田秀臣
兩頭卷曲
武德
不信玄學
九、授徒
在今年的“五一”培訓班,我讓去年新收的弟子給50多名學員挨著試了一下太極勁,所有人都震驚了,因為這個弟子其實平時不怎么練拳,而且總共也不過練了半年多時間,但是,他手上發(fā)出的太極勁,他對太極勁的體會讓很多入門很久的師兄都驚呆了!這就是以科學的術語講解明晰、訓練得法,短期就能看得到的奇跡。
沒有毛病你就沒有對手
挖掘多重潛力
最次也要賺一個好身體
修心
三大基地
鄭州拆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