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絕路還擊(2)

當日南京 作者:秋林


  這些戰(zhàn)俘是唯一按照唐生智司令制定的撤退計劃突圍的葉肇的66軍和鄧龍光的83軍的士兵。這兩支來自廣東的地方部隊,很是勇敢頑強,也服從命令。兩個軍其實只有4個師的兵力,其中的第156師由于通訊中斷,未接到突圍命令隨大流向下關撤退,其余的154、159、160這3個師則從正面突圍,沖出太平門奔安徽而去,這是當時唯一的生路。
  
  當時國軍的編制雖然叫師,但人員數(shù)量卻大不相同,有的師其實只是旅的編制,3個團只有數(shù)千人,而日軍的師團雖然也是師級編制,但卻轄兩個旅團,每旅團兩個步兵聯(lián)隊,每個聯(lián)隊足有3800人,還有工、騎、炮、輜各一聯(lián)隊,共8個聯(lián)隊。一般齊裝滿員的日軍常備主力陸軍師團兵力往往可達24000-28000人,擁有戰(zhàn)馬7630匹、步騎槍14900支、擲彈筒144個、輕機槍288挺、重機槍54挺、山炮16門、野炮36門等武器裝備,是具有多兵種配合的有強大戰(zhàn)斗力的作戰(zhàn)單位,這種師團屬于日軍序列中的甲種師團。
  
  突圍中迎頭遇到中島今朝吾的第16師團就是日軍中標準的甲種師團(日軍編制中1-20師團都是甲種師團),雖然國軍有3個師之稱但加在一起才不到30000人,裝備更是相差懸殊,拼了命的國軍士兵和紅了眼的日軍士兵短兵相接。頭一天被炮彈炸傷大腿的中島師團長下令不放走一個中國兵。
  
  雙方在突圍與包圍中傷亡慘重。當時159師代理師長羅策群揮著手槍身先士卒打頭陣,160師參謀長司徒非少將、159師477旅副旅長黃紀福上校、956團團長蔡如柏上校都在突圍中失蹤。這兩支部隊近30000多人的隊伍,守城時傷亡一些,再經(jīng)這次突圍傷亡一些,有1300名士兵在太平門被俘虜,有約7000人在仙鶴門附近被俘,大部被打散,在安徽集結時只剩下了3000多人。葉肇軍長更是歷經(jīng)磨難,在突圍中與部下失去聯(lián)系,一度被日軍俘虜,隱姓埋名當苦力給日軍挑行李,在一村莊宿營時伺機潛伏下來,后來輾轉繞道上海,才返回廣東重新歸隊。
  
  楚紹南此時心里為戰(zhàn)友們暗暗著急,這1000多人要是炸了營,面前的100多日兵應該不是對手,怎么就這樣硬挺被掃射呢。燕京小聲分析著:“你說是中國人怕死嗎?不是,因為他們昨天還在浴血奮戰(zhàn)……這里可能是心理方面的問題。大勢已去,不求茍活,只求速死,是視死如歸吧?”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