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艱難的回歸(4)
營長和帶隊的團參謀長召集大家開了一個短會。大家統(tǒng)一了一個思想:不撤,與敵進行血戰(zhàn),把敵人的后方攪亂,為正面部隊進攻創(chuàng)造條件。
于是,大家把所有的筆記本和文件都燒了,包括秦明揚那本由他的第一任營長,也就是表哥送給他的,上面留有郝妹子的味道的筆記本也燒了。然后,大家與在坦克和飛機支援下包圍上來的加拿大軍隊展開了戰(zhàn)斗。
由于彈藥的缺乏,到中午時,部隊已彈盡糧絕。
在敵人又一次進攻時,部隊兵分三路向敵人發(fā)起了反沖鋒,這是一場讓敵人膽寒的肉搏戰(zhàn)。不過,這些人高馬大的加拿大人比美軍還怕死。只一激烈地碰撞,他們立刻就開始后退。秦明揚和戰(zhàn)友們卻死死地拽住他們,開始了突圍。
那是一場似乎永不停歇的戰(zhàn)斗,全營的士兵不死不休地與敵人進行著肉搏廝殺。
營長負傷了,參謀長犧牲了。
秦明揚他們一直打到天黑,終于利用黑夜突出了重圍。
四天后,他們成功與團主力會師。但是,這時團也和師部失去了聯(lián)系。
就在整個團決心繼續(xù)進攻時,師部作戰(zhàn)科副科長穿過敵人封鎖線上來了。他帶來了師部的撤退命令和敵人已從四面把他們團包圍的消息。
他們從俘虜口中得到了讓他們震驚的消息,在他們撤退的路上已經有美軍的三個機械化師穿插了上來。也就是說,美軍又一次利用了他們的“星期攻勢”。或者說,美軍利用“星期攻勢”發(fā)動反擊變得越來越純熟,越來越具有針對性,越來越大膽。
他們是在我軍發(fā)動攻擊之初,一面后退,一面準備了足夠的預備兵團等待著。
當我軍的攻勢一減弱,他們立刻向志愿軍發(fā)起反穿插的反攻擊。
其攻勢,自然比我們的兩條腿來得更加迅速。
在糧彈缺乏、人困馬乏的情況下,要殺透三個師的防線完全不可能了。
現(xiàn)在面臨的形勢是向東是高山,向東南是敵人,后方還有大海。
這次,秦明揚再次被團長委以重任,因為秦明揚主動找到團長說出了他的一個大膽想法。
他建議向敵后繼續(xù)開進,兜一個大圈子從海邊迂回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