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熱波:邁出全國擴張的大步(5)

劉永行劉永好首富長青:希望集團三十年 作者:張小平


盡管兄弟四個有一定分歧,但他們最終還是達到一致意見:把新津的飼料生意復制到外地去??紤]到當時地方保護主義特別嚴重,他們決定先在四川省境內試試。

先易再難,第一站選擇了重慶。重慶希望公司一共投入1300萬元,占地42畝,設計年生產能力10萬噸的建設工程,從選點、審批、征地、設計到施工建設最后竣工驗收,總共只花了5個月。重慶市的一個領導來看了后,夸獎他們的建設速度是一個奇跡。

重慶希望公司剛成立的時候,總共只有30個人。干部們和僅有的幾個銷售人員一起背起飼料下鄉(xiāng),用原來已經取得成功的那一套銷售方式開始進行推廣,結果在川東一下子形成了“希望飼料”的熱潮,當年就在當地市場取得了銷量第一的成績。第一年重慶希望公司的利潤就達到了1000萬元,基本上收回了投資。

重慶希望公司順利進行的同時,劉永行兄弟又開始在四川境內尋找其他投資的機會,后來確定了綿陽希望項目。重慶和綿陽兩個地方都是希望公司的獨資項目。雖然重慶和綿陽兩個項目的建設速度快得趕上了火車,但仍然跟不上飼料行業(yè)如火箭般的發(fā)展速度。

而當時,在全國各地,國營飼料廠因為在與正大集團之類的外資企業(yè)的競爭中紛紛敗下陣來,不少企業(yè)陷入了困境,這讓劉永行兄弟產生了靠兼并國企來加快自己發(fā)展的想法。但出乎意料的是,這種合資兼并國企的設想卻在剛邁出第一步時便遭遇了重大挫折。

 

時勢造就英雄

“從內心的最深處來說,我對鄧小平充滿了尊敬??梢哉f,我的人生中每一次重大的轉折,都與他所推行的政策有關?!眲⒂佬性浫绱松钋榈馗袊@道。此言不虛,劉永行兄弟的創(chuàng)業(yè)歷程,幾乎成為了改革開放后實施的相關重大政策的最好和最鮮活的注腳。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1992年,中國改革開放在經過短暫的停滯后,又進入一個新的發(fā)展階斷。

在《中國30年--人類社會一次偉大變遷》一書中,作者庫恩如此寫道:“鄧小平始終渴望中國能夠穩(wěn)步走上發(fā)展壯大之路。他對‘天安門事件’后由于保守者影響而放慢改革步伐很不滿意。1992年初,這位88歲高齡的領導人決定把問題擺到臺面上來……他深知為了建成一個與世界強國平起平坐的強大中國,必須迅猛擴大它的經濟基礎,為經濟注入新的活力?!?/p>

1992年1月18日,鄧小平開始了他的第二次“南巡”。與1984年第一次“南巡”的相對謹慎相比,這一次鄧公熱情洋溢地稱贊了特區(qū)經濟發(fā)展所取得的成績,并提出“發(fā)展才是硬道理”、“基本路線要堅持一百年”等旗幟鮮明的觀點。

針對一段時間來姓“社”姓“資”的爭論橫加干擾,造成改革開放難以開拓新的局面的現狀,鄧小平說:“改革開放邁不開步子,不敢闖,說來說去就是怕資本主義的東西多了,走了資本主義的道路。要害是姓‘資’還是姓‘社’的問題,判斷的標準,應該主要看是否有利于發(fā)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實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這“三個有利于”的標準,一下子驅散了姓“社”姓“資”的爭議造成的陰霾。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