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熱波:邁出全國擴張的大步(1)

劉永行劉永好首富長青:希望集團三十年 作者:張小平


“生存,還是毀滅?這是個值得考慮的問題。去忍受那狂暴的命運無情的摧殘,還是挺身去反抗那無邊的煩惱并把它掃一個干凈?這兩種行為,哪一種更高貴?”

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政策就像一把大錘,將一塊大石頭砸碎,而希望集團就如同碎石下面的一粒種子,迎著滲入石縫的雨水成長。劉永行兄弟的創(chuàng)業(yè)歷程,幾乎成為了改革開放后實施的相關重大政策的最好和最鮮活的注腳。而劉永行兄弟從一開始就堅持“只走前門,絕不行賄”的選擇,讓差點夭折于“倒春寒”

突如其來的“倒春寒”

“鐘書記,我們想把廠子捐贈給國家!”

1990年寒冬的某天,劉永行四兄弟手拿著簽好字的捐贈書,一起來到新津縣委找到鐘廣林。

此前的一天晚上,他們經過一個通宵的思考和斟酌,最后做出了一個痛苦的--把自己辛苦創(chuàng)業(yè)8年賺來的總共2000萬資產的企業(yè)無償捐贈國家。這位一直在幕后支持劉永行兄弟企業(yè)發(fā)展的縣委書記,看完他們遞過來的捐贈書,半天說不出話來。

沉思一會后,鐘書記滿臉凝重地對他們說:“飼料廠是你們一手創(chuàng)辦起來的好企業(yè),我看誰也拿不走,國家不會不保護這樣的企業(yè)。至于你們的顧慮和要求,不是我一個人能說了算的,我們要開會,縣委、縣政府會給你們一個明確的答復。”

臨別時,他還叮囑:“你們不要驚慌,搞好廠里的生產要緊。不要聲張,至于現在有什么變化,咱們先看看,但我相信國家會一天天發(fā)展好起來的,我支持你們?!?/p>

“要讓中國沉睡!”拿破侖曾如此告誡道。但《約旦時報》在1986年打趣地評論道:“但是近來的事件表明,中國人不僅醒來了,而且可能得了嚴重的失眠癥?!?/p>

中國改革開放的速度之快確實出乎所有人意料。出生于中國并在中國生活了15年之久的美國學者鮑大可,是一位典型的“中國通”。1988年,鮑大可發(fā)表對中國改革開放的看法。他認為:中國10年的改革的步子之快是始料不及的,但同時也帶來了不少社會問題。

比如老百姓的期望值變得更高,收入差距也越來越大,地區(qū)之間也如此,這都給進一步的改革帶來了困難。日益嚴重的官僚腐敗,也是改革滋生的一個大問題。老百姓不能確信,今后的改革是否還會繼續(xù)給他們帶來好處,因此,假若中國政府不處理好來自底層的情緒騷動,整個社會就可能發(fā)生動亂。

鮑大可的觀察和預測很準確。事實上,僅僅在一年之后,他所擔心的事情就發(fā)生了。

1989年,對中國來說是一個政治緊張、經濟疲軟的年份。通貨膨脹、官員腐敗、民工熱潮等諸多難題都在這一年加速發(fā)酵。因為前蘇聯和東歐等社會主義國家政局的持續(xù)惡化,讓國內一些人開始擔心:如野草般瘋長的私營經濟也會讓社會主義中國“變色”!此種擔憂最終導致了中國經濟出現了“倒春寒”現象。

1990年2月22日,北京一家報紙發(fā)表了一篇有來頭的長文《關于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文章提到一個問題:搞資產階級自由化的人,有沒有經濟上的根源?有沒有一種經濟上的力量支持他們?

文章直接點破:私營企業(yè)和個體戶就是資產階級自由化的經濟根源。文章還厲聲質問:推行資本主義的改革還是推行社會主義的改革?資本主義的改革,說到底,是取消公有制實現私有化,取消計劃經濟實現市場化。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