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鵝,鵝,曲項向天歌?!毙『⒆訍弁娴奶煨员贿@只可愛的嘎鵝激發(fā)了,劉相宇興高采烈地抱著它跑到屋外的池塘邊玩耍。一時興起,他松掉了捆著鵝腿的繩子,想一睹它“白毛浮綠水”的風采,誰知道轉(zhuǎn)眼之間,這只鵝便“紅掌拔清波”而去了。
到了嘴邊的肉竟然飛了!顧不上詩情畫意的劉永行夫妻,心急如焚地趕忙四處去尋找那只丟失的鵝。但奇怪的是,他們找遍了整個縣城也不見它的蹤影。這只鵝,就這樣馱著兒子過年吃肉的夢想羽化而去,讓劉永行心痛不已。
1980年的中國最流行的是一首《妹妹找哥淚花流》的歌曲,而在那個下午,劉永行的沮喪心情完全可以譜寫成一首《哥哥找鵝淚花流》。
望著哭鬧的小家伙,心痛心酸的劉永行只得把心一橫--從大年初一到初七,別人都在熱熱鬧鬧地竄門訪親時,他卻哪兒也不去,而是利用自己會修理電視、收音機的本事,在縣城幼兒園門口的墻邊擺了一個專門修理家電的攤位,并用白紙寫了一幅大廣告--“修理無線電,又快又好”。
在中國問題專家約翰·羅德里克的眼里,1980年是“中國近代史上最令人興奮的時代之一”。農(nóng)民有了自留地,城市職工也開始漲工資并有了獎金,隨著收入的提高,人民壓抑已久的對物質(zhì)生活水平的需求一下子迸發(fā)出來。
這一年,全國城鄉(xiāng)市場商品銷售激增,無論是農(nóng)副產(chǎn)品還是家電產(chǎn)品的銷量都在急劇提升,光電視機的銷量,1980年上半年就比1979年上半年增加了1.8倍。尤其是廣大的農(nóng)村煥發(fā)勃勃生機,在縣以下的消費品市場零售額的增長甚至超過了城市。
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兼國家計委主任的姚依林在五屆人大第三次會議上的報告中說:“整個經(jīng)濟活起來了?!?br>
對死板的和無效的計劃經(jīng)濟的放寬,在整個社會的最細微處體現(xiàn)出來的,是全國大大小小城鎮(zhèn)上市容的變化。這些地方開始出現(xiàn)自由市場、流動攤販及少量的貨攤,比如磨刀匠、鞋匠、茶攤、飲食攤、家電修理攤等。1980年是個體戶大量涌現(xiàn)的一年,劉永行因為丟了一只鵝,也被迫成為了其中的一員。
也許是春節(jié)期間可供選擇的對象太少,財神爺只好找到了孤注一擲的劉永行,讓他發(fā)了一筆多達300元的橫財。這讓劉永行有點目瞪口呆--在短短的7天時間里,竟然賺到了相當于他當時10個月的工資!這不但解決了兒子過年吃肉的問題,也解決了他自己明年學費的問題,甚至還解決了全家人一年的生活費。
但讓劉永行更意想不到的是,這300元雖然安慰好了嘴饞的兒子,卻吊起了另外四個人的胃口--那就是大哥劉永言、三弟陳育新、四弟劉永好和自己。大家覺得,既然財神爺如此平易近人,何不索性再和他多走動走動!
其實早在此之前的1978年,老大劉永言就進行過一次市場試水活動。當年,他成功研制出了《BCD數(shù)控編程軟件》,軟件在成都電機廠的試驗成功,極大地提高了生產(chǎn)率。
難得可貴的是,劉永言不僅僅是一個科技研究人員,更敢于邁出家門做一個技術推廣者。為了把軟件推向市場,劉永言咬咬牙扛上他自己研制的設備踏上了到全國各地推銷軟件之旅。
到了嘴邊的肉竟然飛了!顧不上詩情畫意的劉永行夫妻,心急如焚地趕忙四處去尋找那只丟失的鵝。但奇怪的是,他們找遍了整個縣城也不見它的蹤影。這只鵝,就這樣馱著兒子過年吃肉的夢想羽化而去,讓劉永行心痛不已。
1980年的中國最流行的是一首《妹妹找哥淚花流》的歌曲,而在那個下午,劉永行的沮喪心情完全可以譜寫成一首《哥哥找鵝淚花流》。
望著哭鬧的小家伙,心痛心酸的劉永行只得把心一橫--從大年初一到初七,別人都在熱熱鬧鬧地竄門訪親時,他卻哪兒也不去,而是利用自己會修理電視、收音機的本事,在縣城幼兒園門口的墻邊擺了一個專門修理家電的攤位,并用白紙寫了一幅大廣告--“修理無線電,又快又好”。
在中國問題專家約翰·羅德里克的眼里,1980年是“中國近代史上最令人興奮的時代之一”。農(nóng)民有了自留地,城市職工也開始漲工資并有了獎金,隨著收入的提高,人民壓抑已久的對物質(zhì)生活水平的需求一下子迸發(fā)出來。
這一年,全國城鄉(xiāng)市場商品銷售激增,無論是農(nóng)副產(chǎn)品還是家電產(chǎn)品的銷量都在急劇提升,光電視機的銷量,1980年上半年就比1979年上半年增加了1.8倍。尤其是廣大的農(nóng)村煥發(fā)勃勃生機,在縣以下的消費品市場零售額的增長甚至超過了城市。
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兼國家計委主任的姚依林在五屆人大第三次會議上的報告中說:“整個經(jīng)濟活起來了?!?br>
對死板的和無效的計劃經(jīng)濟的放寬,在整個社會的最細微處體現(xiàn)出來的,是全國大大小小城鎮(zhèn)上市容的變化。這些地方開始出現(xiàn)自由市場、流動攤販及少量的貨攤,比如磨刀匠、鞋匠、茶攤、飲食攤、家電修理攤等。1980年是個體戶大量涌現(xiàn)的一年,劉永行因為丟了一只鵝,也被迫成為了其中的一員。
也許是春節(jié)期間可供選擇的對象太少,財神爺只好找到了孤注一擲的劉永行,讓他發(fā)了一筆多達300元的橫財。這讓劉永行有點目瞪口呆--在短短的7天時間里,竟然賺到了相當于他當時10個月的工資!這不但解決了兒子過年吃肉的問題,也解決了他自己明年學費的問題,甚至還解決了全家人一年的生活費。
但讓劉永行更意想不到的是,這300元雖然安慰好了嘴饞的兒子,卻吊起了另外四個人的胃口--那就是大哥劉永言、三弟陳育新、四弟劉永好和自己。大家覺得,既然財神爺如此平易近人,何不索性再和他多走動走動!
其實早在此之前的1978年,老大劉永言就進行過一次市場試水活動。當年,他成功研制出了《BCD數(shù)控編程軟件》,軟件在成都電機廠的試驗成功,極大地提高了生產(chǎn)率。
難得可貴的是,劉永言不僅僅是一個科技研究人員,更敢于邁出家門做一個技術推廣者。為了把軟件推向市場,劉永言咬咬牙扛上他自己研制的設備踏上了到全國各地推銷軟件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