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最奇怪的會議”和“閘門”的關閉(4)

朝鮮戰(zhàn)爭 作者:王樹增


德川一役,第三十八軍繳獲的輕武器很多,中國士兵很多人都換上了美式的湯姆槍和機槍。

十三名會開汽車的俘虜,包括八個南朝鮮人和五個美國人被挑選出來,在中國士兵的押解下,開著十三臺滿載繳獲彈藥的汽車,跟隨著一一三師前進。

朦朧的月色中,一一三師的隊伍不顧一切地向預定目標奔去。長長的隊伍穿越山林河流,盡量保持肅靜,但還是不斷有人跌倒,發(fā)出很大的聲響。極度疲勞的士兵走起路來搖搖晃晃,倒在山澗里時清醒了,然后再爬上來。只要隊伍一停下,哪怕是一瞬間,就有人睡著了,鼾聲一下子連成一片。有的士兵怕自己睡不醒掉隊,休息的時候干脆躺在道路中間,這樣即使是睡著了,隊伍再前進時也會把他踩醒。炮兵更加艱難,他們扛著炮件和炮彈跟著步兵一步不落,氣喘之聲大得嚇人。一一三師副師長劉海清率領的先頭部隊三三八團,于安山洞消滅了南朝鮮軍的一個排,又于沙屯擊垮了南朝鮮軍的一個連。之后在翻越一千二百五十多米高的長安山時,為了防止極度疲勞的士兵由于打瞌睡掉下深淵,這個團的所有干部走在前面開路,后面的士兵抓住前面士兵的子彈帶,一個拽著一個地向前移動。

在距離三所里還有十幾公里的時候,天亮了。

幾十架美軍飛機沿大同江飛來,在一一三師數(shù)里長的行軍隊伍上盤旋。士兵們想,自從入朝以來照例白天是不行軍的,只要一聽到隱蔽的命令就趕快藏起來,然后可以好好地睡上一會兒。結(jié)果,命令在隊伍中傳達下來了:“繼續(xù)全速前進!”

一一四師穿插的目標是戛日嶺。戛日嶺是自德川向西南二十公里處的一個天然屏障,在高山密林中,有一道僅十多米寬的險峻埡口,它是穿插部隊向軍隅里方向前進的必經(jīng)之路。但是,根據(jù)可靠情報,為恢復破碎的右翼,沃克已經(jīng)命令位于價川的土耳其旅先頭部隊向戛日嶺奔來。從價川到戛日嶺三十公里,乘坐汽車用不了兩個小時,而一一四師距離戛日嶺還有十八公里,疲勞的士兵靠步行先敵占領戛日嶺的埡口已經(jīng)來不及了。

土耳其旅的五千官兵是幾天前才到達朝鮮的。沃克在右翼崩潰的時候讓這支部隊去堵缺口,這一調(diào)遣被美國軍史學家形容為“用一個阿司匹林藥瓶的軟木塞去堵一個啤酒桶的桶口”。土耳其旅既沒有得到應該得到的戰(zhàn)場情報,也沒有像他們想象的那樣會由美軍顧問來參加他們的行動。此時,西線上的美軍都在向清川江以南撤退,而他們卻受命向著北面的前沿開進。土耳其旅出發(fā)幾個小時之后,便傳來了他們“大獲全勝”的消息。根據(jù)他們自己說,他們“與蜂擁而至的中國軍隊進行了激烈的戰(zhàn)斗”,經(jīng)過“浴血奮戰(zhàn)”不但守住了陣地,而且還抓獲了“幾百名俘虜”。美第二師的軍官們聽了喜出望外,立即派出情報官和翻譯前去審問俘虜,結(jié)果沒問幾句就明白了,土耳其人打垮的是一群潰敗下來的南朝鮮第七師的士兵。這些南朝鮮士兵從德川逃出來,逃進了土耳其旅布防的陣地,剛上戰(zhàn)場的土耳其人既不懂朝語又不懂英語,被他們打死在陣地上的“中國士兵”全是南朝鮮士兵。

第三十八軍軍長梁興初和政委劉西元趕到距戛日嶺只有兩公里的一一四師指揮所,已在這里的副軍長江擁輝向梁興初軍長報告說:土耳其旅的一個加強連先我占領了戛日嶺主峰。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