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8官方與民間(7)

首席記者 作者:劉國民


  記者啟發(fā)米金花去貸款,并且給她列舉了美國老太太和中國老太太的故事。
  
  米金花不同意記者的觀點,她說,處于半下崗的身份,銀行給不給貸還難說,即便給貸,每月至少要還貸兩百元,她可以不吃不喝,孩子也可以不入托,但短缺的幾十元到哪里去籌措?她說,如果沒有拆遷,她有信心把兩個孩子拉扯大,但是拆遷把她的信心動搖了。為了孩子,她決定躲避拆遷,用她十二指腸里的住房,在老白黨胡同兌換了一套住房。她說,住新房的美夢,留給有一定積蓄的人家去做吧。
  
  老白黨胡同也是棚戶區(qū),但級別上比十二指腸低一等,十二指腸屬于危房棚戶區(qū)。米金花斷定,十二指腸首當其沖要拆遷,而老白黨胡同則要晚些時候。躲過一天算一天吧,她自嘲地說,我這是屎窩挪到尿窩。
  
  美國老太太和中國老太太的故事,米金花知道,她把這個故事做了這樣一個解析:中國老太太在破房里攢了一輩子的錢、美國老太太在新房里還了一輩子的債。拋開美國老太太是否在崗、中國老太太是否半下崗不談,單說心情,攢錢的心情優(yōu)于還債的心情。攢錢可以有一毛攢一毛、有兩毛攢兩毛,沒有錢就不攢;而還債則不同,每月該還多少必須還多少。所以她愿意也只能做中國老太太。
  
  事實上米金花很年輕,容貌上也沒有辱沒金花的稱謂。
  
  采訪的過程中,米金花正在向老白黨胡同搬家,她和她的兩個兒子把家當從產權旁落的舊房中搬出來,裝在一架巨大的冰爬犁上,她和一個兒子在爬犁后面推,另一個兒子在前面拉。十二指腸沒有下水設施,居民傾倒的生活用水早已鋪出了一條冰道,加之剛剛飄過清雪,冰爬犁輕快地滑行,嘰嘰啞啞地出了十二指腸。兩個兒子年幼不知愁滋味,雖沒有力氣但不惜力氣,喘息并且笑鬧著,不明就里的人還以為一家三口在喜遷新居。
  
  這篇報道沒能在午報發(fā)表,原因是輿論導向不明朗。但是,這篇文章很受當時的午報高層重視,由谷向東推薦發(fā)表在新聞內參上。省里一位主要領導對這篇報道作出批示:關注政策負面效應、貼近社會弱勢群體,鞭辟入里、難得一見。這篇報道給黎志堅帶來了好處,他的試用期提前結束了,見習記者只做了六個月,而其他見習記者則見習了一年。然而他仍然十分惋惜,如果這篇報道發(fā)表在午報上,一定會引起讀者對弱勢群體的同情,米金花一家說不定會得到有錢人的資助。
  
  米金花的對未來的展望有問題,棚戶區(qū)一片一片地被拆遷,老白黨胡同也未能幸免,而十二指腸二十年來固若金湯。
  
  十二指腸一不處于交通要沖,二不接近繁華商圈,第三,十二指腸里人口密度高得嚇人。如此之高的拆遷成本,和如此之低的開發(fā)價值,政府和開發(fā)商望而卻步,十二指腸伴隨著日新月異的城市進入新世紀。十二指腸沒有拆遷改造還有一個外部原因,察哈爾街改造了、三十六棚改造了,十二指腸處于兩座新興小區(qū)的屏蔽之中,改造不改造對市容市貌沒有影響。
  
  盡管固若金湯,但拆遷改造的傳言二十年間從未間斷,因此,十二指腸居民中出現(xiàn)了兩種現(xiàn)象,一種是共同現(xiàn)象——不修繕房屋。另一種現(xiàn)象也很普遍,居民搬到其他地區(qū)居住,但戶口不遷走。兩種現(xiàn)象造成了一個結果,十二指腸里留下了大量危房。每當大規(guī)模城建拆遷,租房價格就隨之上揚,十二指腸的租房價格雖然也隨之上揚,但畢竟是危房,畢竟底價低,于是大量經(jīng)濟拮據(jù)的拆遷戶趨之若鶩。十二指腸里除開人口越來越多、危房越來越危之外,只有一個與時俱進的變化——上世紀五十年代建造的合作社變成了大戶室,十二指腸居民可以就近去炒股。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