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鳳仙:愿做長風繞戰(zhàn)旗(1)
山青青,水碧碧
高山流水韻依依
人生難得一知己
千古知音最難覓
將軍拔劍南天起
我愿做長風,繞戰(zhàn)旗
——電影《知音》主題歌
在1916年的北京城,蔡鍔與小鳳仙絕對是當仁不讓的主角。蔡鍔抱病奮斗,舍己為國,在困境中奮起,在勝利中永訣,自然令后人感佩景仰不已。而小鳳仙不過是個淪落風塵的女子,然而因緣際會,化腐朽為神奇,更使這個故事成了不可多得的人間絕唱。
他們的際遇與命運,在國難民危的亂世中,顯得格外深沉悠遠,能夠滿足所有人關于風塵俠義、英雄美人的幻想,以至于百年之后仍有不息的回聲。電影《知音》那高山流水的曲調,簡直要繞梁三日而不絕,將風塵情與烈士義的交融,演繹得如泣如訴,凄美無比。
昔時佳人,早就芳蹤已杳。據(jù)易宗夔的《新世說》所記,小鳳仙原名筱鳳仙,十六歲入京師樂部,“工皮簧,善酬應,豐肌玉貌,笑頰生渦”。但也有資料顯示,小鳳仙本名鳳云,原籍在湖北,父親經(jīng)商,家境富裕,但因被小人算計而家破人亡。光緒年間,這一家流落到湖南,小鳳仙被賣為奴婢,然后一賣再賣,最后淪落風塵,在上海入樂籍,因為北京城南方的清吟小班受到追捧,所以也風飄柳絮一般被送到北京的八大胡同里。還有說她出生于官宦之家,父親是清末的武官,落職后生活潦倒不堪,便將女兒賣給青樓。
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但總歸是一個命運多蹇、身世凄涼的女子?!睹癯跏仿浴芬粫飫t有這樣的描寫:“小鳳仙……相貌乏過中姿,性情甚是孤傲,所過人一籌的本領則粗通翰墨,喜綴歌詞,俾生成一雙慧眼,能辨別狎客才華。都中人士,或稱她為俠妓?!币驗樾郧楣掳晾渚谟龅讲体娭?,她已經(jīng)因為對富貴巨賈不屑求媚取寵而小有名聲了。
而當時的蔡鍔,是手握兵權的大將軍,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fā),蔡鍔發(fā)動昆明重九起義,并擔任起義軍臨時總指揮,民國新成,他被推舉為云南軍政府都督,1913年10月,他被袁世凱召進北京,委以重任。
關于蔡鍔和袁世凱,曾有這樣一個故事:據(jù)說蔡鍔甫到京城,袁世凱便送他一件名貴大氅,親親熱熱地告訴他以后見面不必拘禮,穿便裝就可以。第二次召見蔡鍔時,袁世凱便叫上手下將官,自然全部著嚴整軍服,自己也穿上大元帥服,想著看穿便裝的蔡鍔坐立不安的窘狀。而蔡鍔又豈是輕易受惑之人,他依然是軍服馬靴手套勛章一樣不少。這一回合下來,袁世凱對蔡鍔的為人也有了認識:這樣的人對于自己來說,只可用,不可信;只可相敬,不可與謀;可以共事一時,卻不可能長久同路。
說起來袁世凱與蔡鍔并不是打一開始就水火不容。相反,最早他們之間是互相賞識,惺惺相惜。清末新政時,袁世凱廢科舉、辦新學、修鐵路、練新軍,著實做了不少實事,這些都讓蔡鍔印象深刻,所以他曾明確表示擁護袁世凱。在亂象叢生的新生共和國里,蔡鍔認為袁世凱這樣的能人一定能夠匡扶社稷。而蔡鍔在主政云南時所表現(xiàn)出來的才干和銳氣,自然也令袁世凱心生敬意。蔡鍔奉調入京后,袁世凱便將其封為“始威將軍”,使他成為這一機構中唯一的非北洋派軍人,薪俸高達五千大洋(相當于現(xiàn)在的三十萬元),十分的風光顯赫。袁世凱還叫他的大公子袁克定拜蔡鍔為師,為他講解軍事科學及為將之道,據(jù)說,袁世凱本想讓蔡鍔做參謀總長,以后再進一步升遷為陸軍總長,但因此舉對北洋軍人的利益觸動太大,才暫時作罷。
山青青,水碧碧
高山流水韻依依
人生難得一知己
千古知音最難覓
將軍拔劍南天起
我愿做長風,繞戰(zhàn)旗
——電影《知音》主題歌
在1916年的北京城,蔡鍔與小鳳仙絕對是當仁不讓的主角。蔡鍔抱病奮斗,舍己為國,在困境中奮起,在勝利中永訣,自然令后人感佩景仰不已。而小鳳仙不過是個淪落風塵的女子,然而因緣際會,化腐朽為神奇,更使這個故事成了不可多得的人間絕唱。
他們的際遇與命運,在國難民危的亂世中,顯得格外深沉悠遠,能夠滿足所有人關于風塵俠義、英雄美人的幻想,以至于百年之后仍有不息的回聲。電影《知音》那高山流水的曲調,簡直要繞梁三日而不絕,將風塵情與烈士義的交融,演繹得如泣如訴,凄美無比。
昔時佳人,早就芳蹤已杳。據(jù)易宗夔的《新世說》所記,小鳳仙原名筱鳳仙,十六歲入京師樂部,“工皮簧,善酬應,豐肌玉貌,笑頰生渦”。但也有資料顯示,小鳳仙本名鳳云,原籍在湖北,父親經(jīng)商,家境富裕,但因被小人算計而家破人亡。光緒年間,這一家流落到湖南,小鳳仙被賣為奴婢,然后一賣再賣,最后淪落風塵,在上海入樂籍,因為北京城南方的清吟小班受到追捧,所以也風飄柳絮一般被送到北京的八大胡同里。還有說她出生于官宦之家,父親是清末的武官,落職后生活潦倒不堪,便將女兒賣給青樓。
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但總歸是一個命運多蹇、身世凄涼的女子?!睹癯跏仿浴芬粫飫t有這樣的描寫:“小鳳仙……相貌乏過中姿,性情甚是孤傲,所過人一籌的本領則粗通翰墨,喜綴歌詞,俾生成一雙慧眼,能辨別狎客才華。都中人士,或稱她為俠妓?!币驗樾郧楣掳晾渚谟龅讲体娭?,她已經(jīng)因為對富貴巨賈不屑求媚取寵而小有名聲了。
而當時的蔡鍔,是手握兵權的大將軍,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fā),蔡鍔發(fā)動昆明重九起義,并擔任起義軍臨時總指揮,民國新成,他被推舉為云南軍政府都督,1913年10月,他被袁世凱召進北京,委以重任。
關于蔡鍔和袁世凱,曾有這樣一個故事:據(jù)說蔡鍔甫到京城,袁世凱便送他一件名貴大氅,親親熱熱地告訴他以后見面不必拘禮,穿便裝就可以。第二次召見蔡鍔時,袁世凱便叫上手下將官,自然全部著嚴整軍服,自己也穿上大元帥服,想著看穿便裝的蔡鍔坐立不安的窘狀。而蔡鍔又豈是輕易受惑之人,他依然是軍服馬靴手套勛章一樣不少。這一回合下來,袁世凱對蔡鍔的為人也有了認識:這樣的人對于自己來說,只可用,不可信;只可相敬,不可與謀;可以共事一時,卻不可能長久同路。
說起來袁世凱與蔡鍔并不是打一開始就水火不容。相反,最早他們之間是互相賞識,惺惺相惜。清末新政時,袁世凱廢科舉、辦新學、修鐵路、練新軍,著實做了不少實事,這些都讓蔡鍔印象深刻,所以他曾明確表示擁護袁世凱。在亂象叢生的新生共和國里,蔡鍔認為袁世凱這樣的能人一定能夠匡扶社稷。而蔡鍔在主政云南時所表現(xiàn)出來的才干和銳氣,自然也令袁世凱心生敬意。蔡鍔奉調入京后,袁世凱便將其封為“始威將軍”,使他成為這一機構中唯一的非北洋派軍人,薪俸高達五千大洋(相當于現(xiàn)在的三十萬元),十分的風光顯赫。袁世凱還叫他的大公子袁克定拜蔡鍔為師,為他講解軍事科學及為將之道,據(jù)說,袁世凱本想讓蔡鍔做參謀總長,以后再進一步升遷為陸軍總長,但因此舉對北洋軍人的利益觸動太大,才暫時作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