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鴻銘:菊殘猶有傲霜枝(4)
也許正應了那句“墻內(nèi)開花墻外香”的老話,在國人眼里瘋瘋癲癲、稀奇古怪的辜鴻銘,在西方人眼里卻是香餑餑。由于他是第一位致力于向西方介紹中國典籍、中國精神的人,因此,在西方人眼里,尤其在德國人眼里,他是東方文化的兩大代言人之一,另一位就是印度的泰戈爾。他曾與泰戈爾同時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提名,還曾被印度的圣雄甘地稱為“最尊貴的中國人”。
辜鴻銘之“尊貴”,在于他不遺余力地宣揚中國和中國文化,利用他所掌握的語言這門利器,在極短的時間里轟動了整個歐洲,并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他創(chuàng)造性地向西方譯介了“四書”中的三部,即《論語》、《中庸》和《大學》,英文著作有《中國的牛津運動》、《春秋大義》等,這些著作為他贏得了世界性聲譽。尤其在當時的德國,連普通老百姓都知道他的名字。
辜鴻銘的思想和文筆透出一股參透事理的機智和幽默,常常讓那些自命不凡的西方人甘拜下風。有一天,辜鴻銘在北京椿樹胡同的私邸宴請歐美友人,點的是煤油燈,煙氣嗆鼻。有人說,煤油燈不如電燈和汽燈亮,辜鴻銘笑說:“我們東方人,講求明心見性,東方人心明,油燈自亮。東方人不像西方人那樣專門看重表面功夫?!彼倪@一套所謂東方哲學還真能唬住那些洋鬼子。
西人崇信辜鴻銘的學問和智慧,到了癡迷的地步。當年,辜鴻銘在東交民巷使館區(qū)內(nèi)的六國飯店用英文講演“The Spirit of the Chinese People”(《中國人的精神》,他自譯為《春秋大義》)。中國人講演歷來沒有售票的先例,他卻要售票,而且票價高過“四大名旦”之一的梅蘭芳。聽梅蘭芳的京戲只要一元二角,聽辜鴻銘的講演卻要二元,外國人對他的重視由此可見一斑。
辜鴻銘在西方的聲望遠勝于國內(nèi),他在歐洲文化界所得到的贊譽和評價是前所未有的。法國文豪羅曼?羅蘭說:“辜鴻銘在歐洲是很著名的?!钡溤u論家勃蘭兌斯稱他為“現(xiàn)代中國最重要的作家”。就其著作在歐美的閱讀范圍和產(chǎn)生過的轟動效應而言,辜鴻銘稱得上是近代中國第一人,在他之后,也僅有林語堂有此殊榮。更有人把他的言行提到了國家形象的高度,有人這樣說:“庚子賠款以后,若沒有一個辜鴻銘支撐國家門面,西方人會把中國人看成連鼻子都不會有的?!惫鉴欍憽㈥愑讶时晃鞣饺嗽u為近代中國兩位最有洋氣、最有脾氣也最有骨氣的人,辜在思想上,陳在政治外交上,最善大言不慚,為中國爭面子。
就連英國著名作家毛姆也曾領教過辜鴻銘的厲害。1921年,毛姆來華游歷,他久慕辜鴻銘大名,便派人送了張請柬,約其見面。可是,左等不來,右等也不來,毛姆只好親自上門拜訪。毛姆來到府上剛一落座,辜鴻銘就不客氣地說:“在你們看來,你們只需招招手,我們中國人就得來?!彼€質(zhì)問毛姆:“你們的藝術和文字比我們的優(yōu)美嗎?我們的思想家不及你們的深奧嗎?我們的文化不及你們的精巧,不及你們的繁復,不及你們的細微嗎?當你們穴居野處、茹毛飲血的時候,我們已經(jīng)是進化的人類了……”當毛姆對辜鴻銘那條“象征性的發(fā)辮”表現(xiàn)出濃厚興趣時,辜鴻銘一臉得意地對毛姆說:“你看我留著發(fā)辮,那是一個標記,我是老大中華的末了的一個代表?!?br>
這個自詡為“老大中華的末了的一個代表”的辜鴻銘,在北京留下了許多軼聞趣事,出人意表又令人捧腹。不管是自高自大的中華文明論,還是不合時宜的納妾論和杯壺論,都在北京城的文化星空中,留下了一道驚鴻瀲滟的光影。
也許正應了那句“墻內(nèi)開花墻外香”的老話,在國人眼里瘋瘋癲癲、稀奇古怪的辜鴻銘,在西方人眼里卻是香餑餑。由于他是第一位致力于向西方介紹中國典籍、中國精神的人,因此,在西方人眼里,尤其在德國人眼里,他是東方文化的兩大代言人之一,另一位就是印度的泰戈爾。他曾與泰戈爾同時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提名,還曾被印度的圣雄甘地稱為“最尊貴的中國人”。
辜鴻銘之“尊貴”,在于他不遺余力地宣揚中國和中國文化,利用他所掌握的語言這門利器,在極短的時間里轟動了整個歐洲,并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他創(chuàng)造性地向西方譯介了“四書”中的三部,即《論語》、《中庸》和《大學》,英文著作有《中國的牛津運動》、《春秋大義》等,這些著作為他贏得了世界性聲譽。尤其在當時的德國,連普通老百姓都知道他的名字。
辜鴻銘的思想和文筆透出一股參透事理的機智和幽默,常常讓那些自命不凡的西方人甘拜下風。有一天,辜鴻銘在北京椿樹胡同的私邸宴請歐美友人,點的是煤油燈,煙氣嗆鼻。有人說,煤油燈不如電燈和汽燈亮,辜鴻銘笑說:“我們東方人,講求明心見性,東方人心明,油燈自亮。東方人不像西方人那樣專門看重表面功夫?!彼倪@一套所謂東方哲學還真能唬住那些洋鬼子。
西人崇信辜鴻銘的學問和智慧,到了癡迷的地步。當年,辜鴻銘在東交民巷使館區(qū)內(nèi)的六國飯店用英文講演“The Spirit of the Chinese People”(《中國人的精神》,他自譯為《春秋大義》)。中國人講演歷來沒有售票的先例,他卻要售票,而且票價高過“四大名旦”之一的梅蘭芳。聽梅蘭芳的京戲只要一元二角,聽辜鴻銘的講演卻要二元,外國人對他的重視由此可見一斑。
辜鴻銘在西方的聲望遠勝于國內(nèi),他在歐洲文化界所得到的贊譽和評價是前所未有的。法國文豪羅曼?羅蘭說:“辜鴻銘在歐洲是很著名的?!钡溤u論家勃蘭兌斯稱他為“現(xiàn)代中國最重要的作家”。就其著作在歐美的閱讀范圍和產(chǎn)生過的轟動效應而言,辜鴻銘稱得上是近代中國第一人,在他之后,也僅有林語堂有此殊榮。更有人把他的言行提到了國家形象的高度,有人這樣說:“庚子賠款以后,若沒有一個辜鴻銘支撐國家門面,西方人會把中國人看成連鼻子都不會有的?!惫鉴欍憽㈥愑讶时晃鞣饺嗽u為近代中國兩位最有洋氣、最有脾氣也最有骨氣的人,辜在思想上,陳在政治外交上,最善大言不慚,為中國爭面子。
就連英國著名作家毛姆也曾領教過辜鴻銘的厲害。1921年,毛姆來華游歷,他久慕辜鴻銘大名,便派人送了張請柬,約其見面。可是,左等不來,右等也不來,毛姆只好親自上門拜訪。毛姆來到府上剛一落座,辜鴻銘就不客氣地說:“在你們看來,你們只需招招手,我們中國人就得來?!彼€質(zhì)問毛姆:“你們的藝術和文字比我們的優(yōu)美嗎?我們的思想家不及你們的深奧嗎?我們的文化不及你們的精巧,不及你們的繁復,不及你們的細微嗎?當你們穴居野處、茹毛飲血的時候,我們已經(jīng)是進化的人類了……”當毛姆對辜鴻銘那條“象征性的發(fā)辮”表現(xiàn)出濃厚興趣時,辜鴻銘一臉得意地對毛姆說:“你看我留著發(fā)辮,那是一個標記,我是老大中華的末了的一個代表?!?br>
這個自詡為“老大中華的末了的一個代表”的辜鴻銘,在北京留下了許多軼聞趣事,出人意表又令人捧腹。不管是自高自大的中華文明論,還是不合時宜的納妾論和杯壺論,都在北京城的文化星空中,留下了一道驚鴻瀲滟的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