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家鎮(zhèn)還是老樣子,一里三分長,兩排破敗的房屋,簇擁著三五座顫巍巍的舊門樓;飯館冷清,蒼蠅亂飛,總有黑皮、黑牙的閑漢呆呆立在路邊,向著街道出神。偶有大車一輾而過,灰塵撲撲而起,說不出的趾高氣揚。包純善沒有蓋新房,只在一個月前以加倍的銀子,買回了自家的三間茅屋,把屋頂換了青瓦,打出了幾扇窗戶,換了新的家具,還壘了一圈院墻。他接了母親回來,母親摸摸這,拍拍那,快活得傷心、落淚。棗花也很滿意,她打得粗,事事都不挑剔,對婆婆也很恭敬,午后伏在窗前讀書,聽后院的風颯颯吹打竹林,就像唐人揮手告別時蕭蕭的馬鳴。丈夫問她,這兒是不是能夠安心?她說:“安心?!闭煞蛴謫査瑫粫奶爝€學紅拂夜奔?她說:“我腿腳不靈便,夜奔也得你陪我吧。”包純善一笑,才算安下心來。他又找鎮(zhèn)上的金字號木匠鋪用青杠檀打了一塊匾,刻了三個字,掛在院門的門楣上。三個字是:兩全莊
第二天,族里的老輩子就差了幾撥人來,叫包純善把匾摘了。包純善不理睬。到了晚上,他聽到外邊人聲如潮,開了院門一看,幾百只燈籠、火把將他的院子團團圍住,火焰囂張,發(fā)出讓人氣悶的焦煳味。幾個白發(fā)蒼髯的老輩子,他應該叫叔祖、叔公的,在眾人的攙扶下,舉起拐杖指著他面門,顫聲問:“是不是非得去祠堂里說話?”
包純善反問:“說什么話?”
“就說說那塊匾。”
“是嫌我寒舍簡陋,不配嗎?”
“非也。是你何德何能!”
棗花不服氣,從丈夫身后鉆出去,要跟他們辯。但包純善一橫手,把老婆攔住了。他說:“好吧,我摘?!彼竵硖葑?,親手把匾摘了下來。人群發(fā)出一陣嘻嘻的笑聲??邕M院門時,他和棗花的背上都挨了扔來的土疙瘩?;厣硪豢矗鸢延痴障?,竟是包十三呲牙咧嘴的臉。
“兩全莊”的匾,摘下后掛在了棗花的書房里。跟匾掛在一面墻上的,是棗花手抄的李頎的詩:四月南風大麥黃,棗花未落桐葉長。
青山朝別暮還見,嘶馬出門思舊鄉(xiāng)。
……棗花敲著匾,青杠檀如金屬錚錚有聲。她恨恨道:“掛了就掛了,看他們怎么樣!”包純善嘆口氣,撫著她的肩膀勸慰說:“何德何能……說得也不是沒道理?!?br>
包純善本來是要買田的,但他遲遲沒下手。還在回包家鎮(zhèn)贖買祖宅時,他一路上看見稻穗灌漿,粒粒豐實飽滿,掐一支穗子送到嘴里嚼嚼,有說不出的嫩嫩清甜;縱目四野,無邊無際,青得發(fā)黑的稻浪鋪盡了天涯。他就在田埂上傻站了半晌,愣愣地想,我怕是趕上了個百載難得的大豐年?就這么一想,他就把買田的心收了一收。全家搬入祖宅后,他更不著急,成天在鎮(zhèn)上閑逛,找熟人聊天,喝酒、吃茶,打聽地價、田價、糧價,也請人估一估今秋的收成,但他并不多說什么。他走得最多的,其實是細而又細、長而又長的田埂,一直走到千萬畝稻田的深處去,走到江漢大平原成了一片的金黃。他拔了一支金黃的稻穗放在掌心里,稻穗沉甸甸的,在他眼里有如一捧黃金,捧在掌心里窸窣地發(fā)抖。他喃喃地說,說給自己聽:“真讓我趕上了。”
但當這種黃金鋪滿了所有的田野,種稻谷的農民、販賣稻谷的糧商,驚喜就轉成了焦灼、恐懼,繼而是災難。好比眼睜睜看著金色蝗蟲遮天蔽日地飛來,你就是哭,在稻田里打滾,都一點沒用。糧價在絕望地下跌,仿佛一個醉漢順著樓梯“咚、咚、咚”地朝下滾,越滾越快,越滾越響亮,兩邊站滿笑嘻嘻看客,卻沒一個人肯伸手去攔他。糧價滾到了百年罕見的底坑,糧商殺農民的價,大糧商殺小糧商的價,褚萬倉殺一切人的價!最后,他做夢想不道,老天爺殺了他的價。當他樂呵呵把低價買入的糧食堆滿他的萬間倉庫后,卻發(fā)現(xiàn)糧價還在飛快地下跌,湖南、安徽、陜西、河南……的糧商跟老狐貍一樣,成群結隊涌來,他們用比褚萬倉低一倍、兩倍的價,把糧食一船一船、一車一車地運走了。這時候,褚萬倉“義結金蘭”的曾帥曾國荃來向他借錢。打太平軍已到最后一刻了,曾國荃要擴軍、添武器、發(fā)兵餉,他不是借糧,是借錢。而褚萬倉已經沒有錢了,只有萬倉糧。他哭了一場,決定折價賣糧。但,沒人來買。糧食已然如火,誰都怕沾了它把自己燒進去。
第二天,族里的老輩子就差了幾撥人來,叫包純善把匾摘了。包純善不理睬。到了晚上,他聽到外邊人聲如潮,開了院門一看,幾百只燈籠、火把將他的院子團團圍住,火焰囂張,發(fā)出讓人氣悶的焦煳味。幾個白發(fā)蒼髯的老輩子,他應該叫叔祖、叔公的,在眾人的攙扶下,舉起拐杖指著他面門,顫聲問:“是不是非得去祠堂里說話?”
包純善反問:“說什么話?”
“就說說那塊匾。”
“是嫌我寒舍簡陋,不配嗎?”
“非也。是你何德何能!”
棗花不服氣,從丈夫身后鉆出去,要跟他們辯。但包純善一橫手,把老婆攔住了。他說:“好吧,我摘?!彼竵硖葑?,親手把匾摘了下來。人群發(fā)出一陣嘻嘻的笑聲??邕M院門時,他和棗花的背上都挨了扔來的土疙瘩?;厣硪豢矗鸢延痴障?,竟是包十三呲牙咧嘴的臉。
“兩全莊”的匾,摘下后掛在了棗花的書房里。跟匾掛在一面墻上的,是棗花手抄的李頎的詩:四月南風大麥黃,棗花未落桐葉長。
青山朝別暮還見,嘶馬出門思舊鄉(xiāng)。
……棗花敲著匾,青杠檀如金屬錚錚有聲。她恨恨道:“掛了就掛了,看他們怎么樣!”包純善嘆口氣,撫著她的肩膀勸慰說:“何德何能……說得也不是沒道理?!?br>
包純善本來是要買田的,但他遲遲沒下手。還在回包家鎮(zhèn)贖買祖宅時,他一路上看見稻穗灌漿,粒粒豐實飽滿,掐一支穗子送到嘴里嚼嚼,有說不出的嫩嫩清甜;縱目四野,無邊無際,青得發(fā)黑的稻浪鋪盡了天涯。他就在田埂上傻站了半晌,愣愣地想,我怕是趕上了個百載難得的大豐年?就這么一想,他就把買田的心收了一收。全家搬入祖宅后,他更不著急,成天在鎮(zhèn)上閑逛,找熟人聊天,喝酒、吃茶,打聽地價、田價、糧價,也請人估一估今秋的收成,但他并不多說什么。他走得最多的,其實是細而又細、長而又長的田埂,一直走到千萬畝稻田的深處去,走到江漢大平原成了一片的金黃。他拔了一支金黃的稻穗放在掌心里,稻穗沉甸甸的,在他眼里有如一捧黃金,捧在掌心里窸窣地發(fā)抖。他喃喃地說,說給自己聽:“真讓我趕上了。”
但當這種黃金鋪滿了所有的田野,種稻谷的農民、販賣稻谷的糧商,驚喜就轉成了焦灼、恐懼,繼而是災難。好比眼睜睜看著金色蝗蟲遮天蔽日地飛來,你就是哭,在稻田里打滾,都一點沒用。糧價在絕望地下跌,仿佛一個醉漢順著樓梯“咚、咚、咚”地朝下滾,越滾越快,越滾越響亮,兩邊站滿笑嘻嘻看客,卻沒一個人肯伸手去攔他。糧價滾到了百年罕見的底坑,糧商殺農民的價,大糧商殺小糧商的價,褚萬倉殺一切人的價!最后,他做夢想不道,老天爺殺了他的價。當他樂呵呵把低價買入的糧食堆滿他的萬間倉庫后,卻發(fā)現(xiàn)糧價還在飛快地下跌,湖南、安徽、陜西、河南……的糧商跟老狐貍一樣,成群結隊涌來,他們用比褚萬倉低一倍、兩倍的價,把糧食一船一船、一車一車地運走了。這時候,褚萬倉“義結金蘭”的曾帥曾國荃來向他借錢。打太平軍已到最后一刻了,曾國荃要擴軍、添武器、發(fā)兵餉,他不是借糧,是借錢。而褚萬倉已經沒有錢了,只有萬倉糧。他哭了一場,決定折價賣糧。但,沒人來買。糧食已然如火,誰都怕沾了它把自己燒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