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篇 主動出擊孩子的“不合群”
你的孩子是否把網(wǎng)絡(luò)聊天工具當(dāng)成知心伙伴?他們用鍵盤代替語言、手指代替嘴巴,面對現(xiàn)實中的人,他們像沒有輸入語言指令的機器人,或木訥無語,或思維混亂、吞吞吐吐。為什么會這樣?因為他們的語言能力退化了!口才可以成就一個人的事業(yè),它是獲得好人緣的必備“武器”,也是在社交場合如魚得水的基石。大家都知道口才很重要,但是談到怎樣培養(yǎng)孩子的口才,還真是讓眾多父母“傻眼”的話題。
總有孩子顯得“不合群”,不能順利融入集體活動,給人感覺很“另類”??粗鴦e別扭扭?!肮陋殹钡男『⒆樱议L也難免在心里發(fā)出惆悵之聲:怎么辦?
小賀讀小學(xué)四年級,他在學(xué)校是個不合群的孩子。比如下課以后,別的同學(xué)都成群地聚在操場做游戲,他就喜歡一個人坐在教室里發(fā)呆。同學(xué)叫他玩,他也會跟著去,但是去了以后愣愣地站在一邊,根本參與不到集體中。
語文課上老師要求分組討論問題,小賀的不合群又顯現(xiàn)出來了。他只是聽,并不討論參與,惹來組員抱怨連連。好不容易他能參加個集體活動,沒過幾分鐘,他肯定和同學(xué)發(fā)生爭執(zhí)。老師跟小賀的家長反映了好幾次,爸媽雖然著急,但是束手無策。小賀是獨生子,身邊再沒有朋友的話,今后怎么在社會上立足呢?孩子不合群,原因有很多。
原因1:不自信。
“我比別人丑”、“我比別人笨”?.不自信使孩子怯于社交。遇到這種情況,家長和老師平日里要多稱贊孩子,幫他發(fā)現(xiàn)自身優(yōu)點。如果孩子明確感到自己有哪方面能力缺乏,最好幫他提高這方面的能力。
原因2:自命不凡。
與缺少自信相反,自命不凡是一類孩子不合群的原因。你要告訴他欣賞別人的長處,更要以身作則,盡量別在孩子面前發(fā)表評價他人的負面言論。
原因3:父母過度體貼。
事事代勞,往往使孩子失去團體參與的機會。入學(xué)后,被父母過度保護的孩子難以適應(yīng)學(xué)校生活,基本上沒有朋友,和同學(xué)不是爭吵打架,就是畏畏縮縮,最后被群體孤立。
主動出擊,把你的孩子由不合群變?yōu)楹先?。要培養(yǎng)孩子合群的性格,父母應(yīng)該主動教育,而不是等到孩子不合群后才“亡羊補牢”。
出擊行動1:讓孩子知道合作很重要。
蕭霄從小成績NO.1,他總是對別的小朋友頤指氣使,周末爸爸帶他到兒童體驗城,蕭霄到建筑工地體驗,他指揮別的孩子做這個做那個,別的小朋友不配合他就把小朋友推到一邊,到了最后,他們基本沒有完成任務(wù),看到其他組的小朋友高高興興掙到比如幣買禮物或存入銀行,蕭霄很沮喪,工作導(dǎo)師告訴他,試試看和別人合作,大家一起努力完成任務(wù),蕭霄第一次和別的小朋友一起商量計劃,一起協(xié)力完成任務(wù),當(dāng)拿到比如幣時,蕭霄和爸爸說,他終于明白了,原來自己不可以做所有事情,需要和別人一起才可以做得更好。今天的孩子普遍不懂得合作的意義,這是不合群的前兆,也為今后人生成功埋下隱患,對于類似蕭霄的小朋友,家長要找各種機會交給孩子一個人難以完成的任務(wù),鼓勵他與別人合作完成,增加他的交際機會。
出擊行動2:與孩子一起走出家門。
“井底之蛙”要不得,交際需要主動和熱情,沉默寡言、自我封閉的孩子是不具備優(yōu)秀社交力的。創(chuàng)造機會帶孩子旅行,在旅行途中,要買車票、住旅館、進飯店用餐點菜、購門票,有意識地讓孩子去做這些事,他們就可以直接接觸到新的人和事。
出擊行動3:要孩子獨自做客、待客。
讓孩子自己成為主角,與對方的一切接觸都得由自己應(yīng)酬,相當(dāng)于把他們推上“一線”。小雅的父母針對小雅的內(nèi)向不愛說話的問題,讓她為自己的生日召開一個生日會,自己制定計劃邀請朋友,小雅成功舉辦過生日會之后,認識到自己有能力和別人交往,性格開朗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