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次晉見公公之前,鈕祜魯氏從來沒有引人注目過。生了這個孩子也沒能幫助她完全扭轉(zhuǎn)命運。直到雍正登上皇位前的十多年時間,她仍然被人們習慣地稱為“格格”,即滿語中的“姐姐”。
然而康熙卻發(fā)現(xiàn)了這個媳婦的“異相”,這個普普通通的格格,日后確實如康熙所說,成為中國歷史上最有福氣的太后之一,長壽而且境遇順遂,享盡尊榮富貴。
四
乾隆皇帝的基因,得自他父親的那一半非常優(yōu)秀自不待言。愛新覺羅家族的出色素質(zhì)在此前歷代皇帝身上已經(jīng)體現(xiàn)無余。極高的智商、強大的自制力、無窮的精力、無比精明的頭腦、難以扼制的進取精神,乾隆身上這些素質(zhì)主要應該都是得自父系。
從母親身上得到的,是支撐這些精神因素的強大身體基礎。乾隆皇帝體格之健壯,壽元之高厚,在中國歷代皇帝中絕無僅有。在乾隆以前,五位皇帝平均壽命為五十四歲,而乾隆活到八十九歲,比其祖先的平均年齡高三十五歲。在兄弟當中,乾隆也最為長壽。他兄弟九人,均與他異母。其中夭折者五,活下來的最長壽者也不過六十歲,獨乾隆皇帝一枝獨秀,這不能不說與其母的遺傳因素有關。
出身平民家庭的鈕祜魯氏身上完整地保存了滿洲人在白山黑水中陶鑄起來的強壯和“皮實”。傳世的清宮“慈寧燕喜圖”中有老年鈕祜魯氏的畫像,畫面上的老太太方面大耳,心寬體胖。與那些出生富貴人家的后妃比起來,鈕祜魯氏身體強健,生性好玩好動。乾隆皇帝登基后,每次出巡,都要帶老太太一起走:她生前趕上的四次南巡,一次也沒落下。老太太一生還曾經(jīng)三游五臺,三登泰山,還到過嵩山。至于避暑山莊,那更是去了無數(shù)次。去世前一年,以八十五歲高齡,仍然跟著乾隆登上了泰山,步履甚健。
雍正弓馬平常,中年后經(jīng)常鬧病。而乾隆天生擅長運動,敏捷性和平衡性極佳,各種兵器,上手很快,武功騎射,在清代諸帝中首屈一指。他終生好動,不樂安居,四處巡游,以至有“馬上皇帝”之稱?;畹桨耸艢q,一生沒有生過大病。在位六十四年,天天處理奏章,日理萬機,很少感覺疲倦。這應該是得自母親一系的遺傳。
五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皇帝從避暑山莊回京后兩個月,猝然崩逝于暢春園。
《清高宗實錄》卷一說:乾隆繼承皇位是“圣祖深愛神知,默定于前;世宗垂裕谷詒,周注于后”。乾隆也說,康熙當時之所以叫出他的生母來相相面,也是因為起了托付之意:“即今仰窺皇祖恩意,似已知予異日可以付托,因欲豫觀圣母福相也?!保ā肚∮圃姵跫罚?/p>
這個說法也許有所夸大,不過在傳位于胤禛的決定中,弘歷肯定起了作用。對于這個兒子,雍正心底有一種特殊的感念之情。
當年十二月,朝鮮國大臣金演在與清王朝的外事交往中聽到了這樣的消息:
康熙皇帝病劇,知其不能起,召來閣老馬齊,對他說:“我的第四子最賢,我死后立為嗣皇。胤禛第二子弘歷有英雄氣象,必封為太子。”乃以為君臣不易之道,平治天下之要,訓誡胤禛。解脫其頭項所掛念珠,對胤禛說:“此乃順治皇帝臨終時賜朕之物,今我贈爾,有意存焉,爾其知之……”言訖而逝。(《朝鮮李朝實錄》)
有人說這個記載不盡可靠。不過,已經(jīng)遠傳到朝鮮,可見這個傳聞傳播之廣,也可見在雍正剛剛繼位之際,未來的乾隆皇帝的大名以及其與祖父的特殊關系就已經(jīng)廣為全國所知。從雍正登基之時,弘歷就已經(jīng)成為太子的第一人選,已經(jīng)是不爭的事實。雍正元年正月十一,雍正皇帝即位后首次前往天壇,舉行祈谷大典。還宮后,雍正把弘歷召到養(yǎng)心殿,賜給他一塊肉,讓他吃掉,此外沒再說一句話。弘歷默默吃掉這塊肉,味道十分鮮美,不過分辨不出是什么肉。乖巧的他吃完肉后,也沒有多說話,就退了出來。不過此事給了他極深的印象。因為在此之前,不論什么事,父親對他和弟弟弘晝同是同等對待。而這次只獨獨召見他一人,并且是在剛剛從天壇回來之后,顯然是有深意的。從那時起,聰明的弘歷就已經(jīng)知道自己被父親默定為太子。(《乾隆御制詩五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