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追尋真相(15)

重返1976 作者:袁敏


那時侯,兵團團部的墻報才是大家真正能展示和比拚自己才華的唯一舞臺,寫小評論是這些剛剛跨出校門的年輕書生們僅存的尚能舞文弄墨的機會。她和蛐蛐兒就是在寫小評論辦墻報的過程中漸漸走近的。她注意到蛐蛐兒總是穿一件米色的粗礪的帆布衣服,那樣式一看就是父輩們傳代的舊褂子,補丁疊補丁,比誰都更顯樸素。他的個子很高,像一根細長的青竹竿,褲子總似乎短一截,露出瘦瘦的腳脖子。那時候,大家又給他取了另外一個綽號叫“麻稈”。他的文采是在寫小評論時一下子讓大家刮目相看的,她也是在寫一篇評“偷黃瓜現(xiàn)象”的小評論時被人口口相傳的。他倆當之無愧地當上了人人羨慕的小評論員。那時候男生和女生的宿舍前后排挨得很近,女生在前排,男生在后排。每天清晨太陽升起之前,她都會悄悄地拉開窗簾朝后排的男生宿舍張望,每次都會看到蛐蛐兒站在窗前微笑著看她。只要看到蛐蛐兒在看她,她的心一天都是甜的。她有個收音機,心情好或者不好的時候她都會將聲音開得很大,而心情一般的時候就會將聲音開得很小。時間一長,蛐蛐兒就掌握了她的規(guī)律,只要收音機聲音一響,他就會伺機跑過來問她,今天心情好還是不好。

有一天,她宿舍里的收音機聲音開得震天價響,蛐蛐兒心神不寧地朝那扇熟悉的窗戶張望,但窗簾緊閉,他繞到門前,門也關得死死的。他想敲門,但又不敢。好不容易挨到傍晚,蛐蛐兒看到她眼圈紅紅的從宿舍里出來,蛐蛐兒左右一看沒人,趕緊上去問她發(fā)生了什么事。原來,部隊到兵團來招女兵,連部推薦了她和另外一個女生,她滿心以為論政治表現(xiàn)和文化水平一定非自己莫屬。沒想到,部隊最后挑中了那個女孩。她內(nèi)心遭受的重創(chuàng)是巨大的,她把收音機的聲音開得那么響是想掩蓋自己壓抑不住的哭聲。蛐蛐兒沒有安慰她,只淡淡地說了一句: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就這一句話,蛐蛐兒就讓心境灰暗到極點的她破啼為笑。

她的嗓子很好,在團里素有“金嗓子”之稱。有一次,連里舉辦文藝活動,她和一位男生上臺表演二重唱,她唱得聲情并茂:高不過喜馬拉雅山,長不過雅魯藏布江……當熱烈的掌聲響起來時,沒想到蛐蛐兒竟然臉有慍色,拂袖而去。她哪里會想到,蛐蛐兒這是在吃醋呢!

星期天,別人有的回家,有的上街,因為她不上街也不回家,蛐蛐兒就買來菜和肉,拉上她一起到食堂包餃子。她是山東人,會搟薄皮會包大餡,蛐蛐兒什么也不會,卻津津樂道地在一旁看著她忙活,兩人都很開心。蛐蛐兒就是在這時候講給她聽一個又一個愛情故事的,蛐蛐兒從小學開始就是講故事的高手,而那些愛情故事又都那么纏綿悱惻,她吃著香噴噴的餃子,聽著蛐蛐兒低低的卻充滿磁性的講關于愛情的故事的聲音,她覺得這樣的星期天美好無比,但她此時卻并沒有意識到這樣的美好有什么更深的含義。

直到有一天,很偶然的,她在蛐蛐兒的一個筆記本上看到了他寫了很多很多自己的名字,她才像觸電一樣突然領悟到某種柔軟的藏匿在心靈深處的東西。這是每一個女孩子在自己生命的旅途中或早或晚都會撞上的一種人世間最美麗的情感。

那張寫有“遠在彼兮,旦夕以待”的照片,是有一次她回杭州探親時蛐蛐兒到半路上來接她時送給她的。在那個年代,這樣的表露應該說是非常大膽和直接了,她雖然沒有回答他什么,但她卻收下照片,將照片藏在自己那本紅封皮日記本的勒口夾層里。每天夜深人靜時,她都會拿出照片默默地看上一會兒,那種甜蜜和幸福是無法言喻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