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掛上了林梢。小分隊六個鐘頭的酣睡,已恢復了疲勞。少劍波、楊子榮、劉勛蒼、欒超家、高波、李鴻義、白茹,一起來到了蘑菇老人的小房子里。老人滿心喜悅,用濃濃的還童茶迎接著他尊貴的客人。他從墻壁窩里拿出了用破布卷著的一捧東西,遞給楊子榮,楊子榮咧嘴一笑,“嘿!爺爺給孫女送禮啦!”說著展開布皮,露出一個象牙色的檀香木小匣。劉勛蒼圍上去,用粗大的手指頭拉開匣蓋。大家一看,小匣里放著兩種東西,一種是黑呼呼的一塊,表面有些茸毛;另一種是些小豆粒大的什么植物的種子。
欒超家拿起那塊黑東西嗅了嗅,噗哧笑了,拍了白茹一下,“小白鴿!你這爺爺可真想的周到?!闭f著拿起那塊黑東西,學著跑江湖賣藥的聲調,耍開了貧嘴:“這種藥,不治頭痛腦熱,也不治傷風感冒。也不治跌打損傷,更不治睡懶覺。
專治婦女的經(jīng)血不調。這是咱們關東山的一寶--鹿胎膏?!?/p>
逗的大家哈哈大笑。
他又拿起那些種子,“這叫人參子,不能種,不能吃,專治一種難產(chǎn)癥,這叫催生籽?!?/p>
大家又一起大笑,向著小白鴿看去。老人站在那里,也格格笑出聲來。白茹卻有點害臊了,抿著小嘴低下了頭。
接著,白茹把她和小分隊事先準備好的禮物,送給老爺爺。一是楊子榮和劉勛蒼兩人湊了一套白襯衣,一是白茹拆下的襪子線繡著“壽似古松”的煙荷包。
老人接過這兩件禮物,緊握劍波和楊子榮的手,他笑著笑著,竟哭起來了。
白茹用她那雪白的小手帕給爺爺擦著淚,“爺爺!你不是說你六十八歲向來沒哭過嗎?為什么今天倒哭起來了?”
蘑菇老人雙手捧著白茹的臉,“姑娘,我六十八歲,第一次……”他說不下去了。
大家坐在炕沿和地下的小木墩上,喝著老人自己采的老爺嶺上的名產(chǎn)還童茶,閑話一陣,劍波目視白茹,白茹會意,搖一下老人的膝蓋,問道:“爺爺!你不是說老爺嶺的小兔都認識你嗎?你還說土匪一定在奶頭山。是真的嗎?和我們說說,咱好消滅他們。”
蘑菇老人吐了口唾沫,磕了磕煙袋,喜笑顏開地喝了一大口還童茶,說道:“我蘑菇老人,生在老爺嶺,長在老爺嶺,吃著老爺嶺,穿著老爺嶺,我的兩只腳踏遍了老爺嶺。說句開心話,真是老爺嶺的小兔都認識我。”
“那,你就說說奶頭山吧!”大家異口同聲地要求道。
蘑菇老人理著他那銀絲胡子,一字一板地念起了一段山歌:
奶頭山,奶頭山,座落西北天。
山腰一個洞,洞里住神仙,山頂有個泉,泉有九個眼。
喝了泉里水,變老把童還。
接著他又講道:
“此山是神山寶地,地勢險要,俗話說得好:
上了奶頭山,魔法能翻天。
入了仙姑洞,氣死孫大圣。
“在四十多年前,我和你們這大年紀,十月中間,還沒下雪,天刮著大風,我拿著獵槍,背上裝蘑菇的口袋,帶一把雙刃匕首,獨自一人去往奶頭山。
“走過牛犢峰,邁過圈馬崮,翻過分水嶺,蹚過蛤蟆塘,爬上蠟燭臺,又翻幾個從沒人到也沒名的山林,往前一看,前面沒了森林,全是一片狼牙巨石。太陽一照,金光萬道。
“順著一條石壁山溝,往正北下去,溝兩旁的石頭,全是吊懸,望上去眼暈頭昏,風刮來石頭喀喀響,好像要掉將下來把人砸爛。仰面看天,天只有一條河那么寬,天上的白云,包著山峰,搭在溝兩面的大石頭上,齊齊刷刷的,像刀裁的一樣,恰似一座云橋。我父親曾向我說過:‘踏著云橋能登天?!稽c不假,真是上了云橋一抬頭能頂著天,一伸手能摸著天。
“過了石壁溝,一片亂石灘,彎了一個圓圓的圈子,正當央圍著一座奶頭山。亂石灘是四外全是陡立的大石山,把個奶頭山圍在核心。奶頭山的樣子,真像個女人的奶頭。山根底座像奶盤,座上豎起一塊極大的黑石,也有百丈高下,就像奶子頭。奶頭的上面厚厚的一層黑土,長著高高的大樹。
“奶頭山的西面,隔著亂石灘是噴水山,離奶頭山五六里路,一條亂石溝相隔。噴水山真的能噴水。全山都是亂亂的大青石,從各個大石縫間往外噴水。亂石又高又大,噴出的水又洶又激,遠看去像一條條撐山支石的大水柱,也有幾千條。還有橫石縫泄出寬寬的一些大水簾,掛在大山上,也不下幾百面。每個水柱,每幅水簾,激沖下來,撞到山根的石頭,碰得亂碎,像千千萬萬的珠子,四外散花,陽光照射下,五顏六色,美得不得了!
“奶頭山北面五六里,是石林山。也是一條亂石谷相隔,和噴水山緊緊相連。石林山的每柱石頭,和一棵大黃花松一模一樣,就像是一棵棵黃花松變的。樹皮呀,樹枝呀,活像活像,一點也不差。所差的就是,一個是石頭樹,一個是木頭樹;石頭樹只有樹干沒有樹枝,要是有樹枝那就更神了!
“東面是鷹嘴峰,峰上有一塊大石頭,活像鷹嘴。這山離奶頭山最近,山腳下也不過百多步??墒橇⒍噶⒍福厦娴鯌夷菈K鷹嘴巨石,伸向奶頭山,好像一個老鷹探過腦袋要去吃奶,嘴尖差不多就要銜上奶頭山頂?shù)臉渖?。到了鷹嘴石的下面,仰頭一看,天哪!真嚇死人!那吊懸的大黑石頭,罩在頭上,看不見天,遮得天昏地暗,眼看著就要壓頭蓋腦地塌下來。冷風颼颼,寒氣刺骨,石上長滿了青苔。
“再看看奶頭山,只有一條道能上山頂,是在奶頭山的西壁,這條道還有一步步的梯磴,好像人鑿的一樣,共有十八節(jié),每節(jié)又有幾十級,人稱十八臺。這十八臺僅有一腳之路,兩面全是萬丈陡壁,上下奶頭山,如不經(jīng)過十八臺,是上也上不去,下也下不來。
“順道上去,山半腰,有一個大石縫,石縫旁有一個石頭洞。洞口朝正面,正對噴水山,洞里能擺二十桌的酒席,足有十間房子大。洞里邊又有兩個小洞。一個通往山上,叫通天洞,一直通向山頂?shù)臉淞?。一個向下,叫入地穴,沒底地深,里面黑洞洞,陰風颯颯,嗚嗚地響,從來沒有人敢下這個地穴。
“我曾在洞里住了一夜,真暖極了。第二天順著光溜溜的通天洞上了山頂。洞口有一間房子那么寬,一溜斜坡,是光溜溜的大黑石鋪成的洞道。
“山頂上是一片老林子,有幾百年前的老木頭,東倒西歪。
又有些樹參天地高。地下全是一片像地毯一樣的草,鵝茸茸地鋪在地上。這奶頭山頂東西寬有三里,南北長有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