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蘇丹港 一(2)

蘇丹港 作者:(法)奧利維葉·羅蘭


我去了非洲,搞海岸貨物運輸,一混就是多年。一次,我身體出了毛病,才上了岸,在蘇丹港落下腳來,一連串陰差陽錯又把我擺到了港務長的位置上。后來,蘇丹全國陷入了一場大劫難,蘇丹港也就形同虛設了。這時候,我除了擔任港務長,還兼任馬達加斯加共和國的名譽領事。前一個職位變成了象征性的:偶爾有一兩條船無意間駛進港來,成幫的盜賊也不會尊重我的職權;他們登船劫掠,毫不留情。至于名譽領事,那就更是閑差一個。我的收入不再來自稅收,稅早已不收了;也非來自工資,發(fā)放工資似乎成了遠古時代的回憶。進行一些小宗的交易,成了我糊口的手段。敲詐大戶的人所不屑一干的,就留給我這個小打小鬧的人。

這個國家禁酒,販賣酒類便成了有利可圖的營生。除了少量的酒類,我往平底小駁船上裝的,還有一些餓得瘦骨嶙峋、黑眼睛、深紫色皮膚的活人;小駁船裝滿后,便開到大船的背面把貨物送上去,讓碼頭上那些心毒手狠又假正經(jīng)的家伙無法發(fā)現(xiàn)。此外,還販賣一些卡特①葉子??倲?shù)加到一起并沒有多少,不過已足夠供我糊口了。經(jīng)過多年節(jié)衣縮食,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習慣以素食為生。所以,我才能夠在夾縫里生存下來;換一個人,說不定要求會多一點,從而得不到容忍,無法在這里立足。

書我是讀了不少,可就是對文學一竅不通,至少我自己是這么看的。A的作品我倒是有幾本,然而覺得難懂,缺乏平和之氣。不知為什么,總感覺是季風來臨時遠處地平線上狂風暴雨大作的天空,像大片濃密的樹林,黑壓壓的,不時被紫色及藍色的閃電或黃銅色的亮光劃破。字里行間透著一股厭倦與煩惱之氣,說到底那是在社會上混久了,難以適應那套令人昏頭漲腦的禮儀,心中產(chǎn)生的無奈情緒;那是對一個時代的懷念,懷念當時能敞開門窗,令人看到了廣闊的明天。讀他的書,會不時感到射來一束陽光,像一把焊槍從夜色籠罩下的廢墟中噴出火焰,照亮周圍的東西,晃得值夜班者睜不開眼睛。每逢這種時刻,我就不由得遐想起來:歲月如梭,人一晃已到中年;無論如何,不管別人怎么看待,我們畢竟沒有完全背棄自己的青春歲月;兩人相隔如此遙遠,是什么始終神秘地把我們連接在一起?其實也很簡單,不就是我們膽戰(zhàn)心驚地躲到了一邊,不屑于讓人家隨便指使嗎?他的書,我說不清讀沒讀懂,也說不清他同意不同意我這種讀法。反正我覺得,在所有的書中,不管是他的書,還是別的什么書,都包藏不下比這種令人不安的抗拒更為偉大的內(nèi)容了。

那封信是誰寫的?來信者說:她是在A的家里做小時工的家政服務員,每星期只去不多的幾個鐘頭。她說,我的地址寫在一個信封上面,信封是從一堆亂紙里找出來的,沒有封口,她便自作主張打開來看。里邊只有一張信紙,上面僅僅寫著“親愛的朋友”幾個字。還有日期:A離開人世的前一天。信顯然過于簡潔,說明不了什么。然而,在那種情況下想到要寫這封信,接著又停了下來,這一前因后果,在某種意義上,豈不能補償了此信不足的分量?來信人告訴我:“您的朋友是星期一故去的?!彼乇堋八馈弊?,這是普通老百姓的習慣,殯儀館的工作人員也有這么一種禁忌。更有甚者,來信中“故去”一詞是用縮略形式代替,就像在鄉(xiāng)村墳地的某些墓碑上可以看到的那樣。女小時工接著說:“有一陣子了,情況就不怎么好?!彼年P注令人敬佩,叫人心里熱乎乎的。我揣摩,她至少是同情A的。她給我留下了地址:家住美人倉。讀了這封信,我終于拿定主意,回法國一趟,把朋友信里的空缺一一補上。正好我現(xiàn)在無所事事,在懶散中打發(fā)日子,有時間回去了解情況。再說,事關一位老朋友,自己不盡盡義務,實在過意不去。趕得很巧,這時正好有一條船要離開蘇丹港,前往亞歷山大、的黎波里和馬賽。事不宜遲,我打點行裝,登上航船。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