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現(xiàn)在,父親受到了冒犯,他變得怒不可遏。他也狠狠瞪著保良,彼此劍拔弩張。他指著保良的臥室,惡聲說道:“你馬上讓他們走,我的話你聽見沒有!你不去說我就去說!這么多天我一直給你面子,你別登鼻子上臉跟我犯渾!你要跟我來渾的我比你還渾!”
保良不再與父親對峙,他轉(zhuǎn)過身來的目光,對這個家充滿絕望。他拉開自己的房門,對兩個不知所措的伙伴說了句:“咱們走!”然后用力打開衣柜,從里面未加挑選地隨手拽出幾件衣服,塞進自己的挎包,然后率先走出了他的臥室。他甚至沒有向僵直地站在客廳里的父親看上一眼,就帶著他的兩個兄弟,打開家門,憤而出走。
李臣和劉存亮惶惶然地跟著保良走出了這座小院,一直走到巷外的大街。街上燈光昏黃,人跡稀落。有一些風,吹起他們的頭發(fā)和衣角,劉存亮不由豎起衣領(lǐng),左右看看,氣餒地問道:
“那咱們現(xiàn)在去哪兒?”
半夜兩點,他們找到了一家旅店。旅店的門前停滿了外地牌照的貨運卡車,能看出這是一家專供過往司機投宿的“大車店”。李臣剛到省城時曾在這里住過一夜,知道在這兒可以租到三十元一天的小屋。
他們在這樣一間只有一張床鋪的小屋里,擠著過了一夜。
李臣丟了工作,保良和家里鬧翻,劉存亮也沒了住處,三個人全都郁郁寡歡。不過在這個不眠之夜,兄弟之間的更多安慰,還是一致地投向了保良。大家都是大人了,都懂得父子惡交最需要勸解。
天亮時李臣和劉存亮熬不住困倦,橫躺豎歪地打起了呼嚕。保良跑到旅店公用的洗漱房里洗了把臉,沒有毛巾擦就用手抹了兩下,便出門搭早班的公交車趕去上學。學校在省城的西郊,早操肯定趕不上了,但他必須最遲于八點以前趕上今天的頭一堂課。頭一堂課是學習鄧小平理論,這種政治課對考勤的要求最為嚴格。
這一周每日照常出操、上課、自習、點名,保良別無他念。
和往常不同的是,他就是在上課時也把手機轉(zhuǎn)入振動,置于開機的狀態(tài)。他在等誰的電話呢?盡管他心里不想承認,但偶爾電話響起,他看到來電顯示并不是家里的電話或者父親的手機時,就有一種失望的感覺。
冷靜之后,想想父親那晚趕走他的朋友,一來不是全無理由,二來,也怪他情緒失控把父親激怒。保良發(fā)現(xiàn),很久以來,他和父親之間其實并無溝通思想、處理分岐的有效渠道,平時很少把心里話傾訴給對方,也很少傾聽對方的心情。
保良的脾氣雖然不及父親暴躁,但個性上卻遺傳了父親的死硬,即便后悔,也不愿主動向?qū)κ值皖^認錯。也許父親也在等著保良的電話,也許只要保良向父親認個錯,父親就會立即原諒他了,甚至都不一定讓他再向楊阿姨和嘟嘟賠禮道歉,一切就都和好如初。
但一周過去了,電話二十四小時開著,父親沒有打來電話,保良也沒有打給父親。父子之間好象在進行一場無聲的冷戰(zhàn),試看到底誰贏誰輸。
這一周保良倒是給李臣打了幾個電話,也發(fā)過幾次短信,關(guān)心他和劉存亮的食宿問題。從李臣口中保良得知,劉存亮住到他們餐廳一個服務(wù)生租的地下室去了,李臣還在打油飛,今天這里住住,明天又搬到那里。別看李臣來省城不到一年,結(jié)交的朋友比保良還多。
因為在夜總會掙錢容易,花錢也就比較隨便,如今忽然失業(yè),李臣的手里,還真沒多少積蓄。在電話中李臣表示,他還沒想好下一步要干什么,他在娛樂行中每月三千兩千拿慣了,讓他象劉存亮那樣,到一個餐廳跑一個月菜才掙五六百塊,打死他也不干。無論自己有業(yè)無業(yè),無論身上有錢沒錢,李臣但凡見到劉存亮時,多是嫌棄挖苦的口吻——五百塊錢一個月,干什么勁呀,虧你還是學旅游服務(wù)出身的,也不嫌寒磣! 李臣和劉存亮唯一的共同愛好——也不叫愛好——就是從兜里隨手摸出些零錢去買彩票。體彩福彩不論,兩元三元不等,權(quán)當無望中的一個希望,平庸中的一點野心。
這一周的周末,保良不想回家,他和父親的冷戰(zhàn),進入膠著階段,互相都在堅持。晚上八點,保良再次來到“焰火之都”,在這家夜總會對面的馬路邊上,幽靈般地等著馬老板再度現(xiàn)身。他設(shè)想了許多能讓馬老板開口的方法,軟的硬的都有,連沖馬老板當街下跪這種辦法都在他腦子里閃過一次,也知道這招太過賤皮。
也許因為和父親的冷戰(zhàn)讓保良更加想念母親和姐姐,所以找到姐姐的渴望比過去更加不可控制。他也不知道姐姐現(xiàn)在生活得好不好,想不想他和父母,是不是還愿意回來。母親已經(jīng)不在,但母親的臨終囑托和留給保良的耳環(huán)同在耳邊,無時無刻不在堅定他的信念——一定要找到姐姐,把姐姐帶回家來。找到姐姐并且讓她回家,是保良必須替母親了卻的一個心愿。
于是保良決定,每逢周五周六和周日的晚上,從八點到十二點,他都要守在“焰火之都”的馬路對面。周末和周六,這里都是車水馬龍,但一連三天,那位馬老板并沒在這兒露面。
沒有等到馬老板,保良并不意外,并不氣餒,他早就做了持久戰(zhàn)的心理準備。不僅周末,只要學校晚上沒有必須參加的活動,他都以父親身體有病需要照顧為由,向班長和輔導員請假,跑到“焰火之都”的門前守株待兔。保良的恒心,感動了李臣和劉存亮,劉存亮甚至有兩期彩票沒買,下了夜班跑到“焰火之都”門口,請保良到街角去吃熱騰騰的餛飩。李臣因為馬老板投訴而丟了飯碗,本來有些埋怨保良,但見保良尋姐之心如此堅定,也就閑話少說了。也難怪李臣鄙夷劉存亮,他就是比劉存亮命好,在離開“焰火之都”一個月后,又在一個大型臺球城應(yīng)聘成功,而且一去就當上了領(lǐng)班,每月底薪雖然只有六百,可酒水推銷的提成倒不止兩千。而且不用象過去在“焰火之都”那樣,每夜陪著那幫醉薰薰的男客女客又喝又唱,憔悴得象個酒鬼,所以對李臣來說,離開“焰火之都”也算因禍得福。